top of page


母親不想把孩子的未來交給任何人!——從養孩子的過程覺醒的參政之路
自從生了小孩後,我一直都是一位全職媽媽。原因無他,我是讀教育畢業的,我知道幼小的孩子需要父母。待在親子共學團五個年頭,從小孩三個月開始,每周有兩個整天會待在公園長達七個小時。這七個小時,我與街坊們從餵養小孩的技巧,聊到親子車廂的倡議。因為養了一個小孩,我開始思考著台灣的未來。
劉欣宜
Jan 15, 2019


對蘇邁新內閣的期許與展望
一如預期,前行政院長賴清德擔負起政治責任,於次年度總預算案三讀通過後,宣布內閣總辭。接任的蘇貞昌與其副手陳其邁,則要在距離2020年的總統大選,不到十二個月的時間內,一方面維持蔡英文總統就任以來所保持的經濟成長,二方面則是要讓基層人民確實感受到經濟成長紅利,而非如前幾屆政府所標榜
陳子瑜
Jan 14, 2019


懸崖邊的民主──從出版書業看民主退潮現象
說到這裡,我們不得不感到遺憾的是,環顧你我身旁,一般會花時間去閱讀這些書籍、主動思考這些問題的人畢竟只是少數,這社會上大多數人每天主要仍是觀看中天、TVBS電視新聞,或是用Line群組傳送長輩圖來「吸收新知」。
話雖如此,儘管嚴峻的現實不容樂觀,但隨著中國近兩年經濟下滑、人民幣
李志銘
Jan 10, 2019


「一中各表」、「一國兩制」與「帝國意識形態」
此外,也有天朝主義團體,馬上打出了「兩岸和統,才是王道」的旗號。「大一統即王道」——這點,對天朝主義文人,如同「兩岸一家親」這些眾所周知的「通關密語」,似乎是絕對「天經地義」的「道理」;宛如不如此表述,儒教的「王道政治論」,就不能恢復其作為「帝國意識形態」——或者說,「帝國神學」
曾昭明
Jan 9, 2019


我,張之豪,民進黨籍的獨立參選人
民進黨是個派系共治的黨,有派系,等於有了人脈、金援、各種有形與無形的支撐。
而沒有派系,你就是一切要靠自己。
因此,我感覺,自己更像個獨立參選人。
在我剛辭職,投入選舉時,連要跑行程,都不知道要從何跑起。因為,沒有人會告訴你,哪個協會團體,哪天在哪裡會有活動。相對於一投入,
張之豪
Jan 8, 2019

選後公投怎麼辦?
公投是為了催生公民社會;不是為了決定國家的大方針。尤其在現階段,台灣才剛擧步,從「前現代的社會」走出來,開始要過渡到理性成熟的社會。台灣人民對公共性的認識,還在萌芽階段。大量涉及國家大計的公投,沒有充分的公開討論,又不經過長時間的沈澱,會造成社會國家的大動盪。
去年10月間,我
黃武雄
Jan 7, 2019


小政治、政治消費主義、前法西斯?一個選舉的觀察
選舉應談政見,不該是純粹意識形態爭戰舞台,口口聲聲稱「牛肉在哪裡?」,在1124選舉中,卻弔詭的成為奇特「假面」:表面上談政見,實則推銷虛妄小政治,背後可能潛藏真正意識形態,或至少將由意識形態掛帥的小政治。這是個小政治(small politic)時代,雖然其實有著大政治身影,但
林佳和
Jan 6, 2019


當政客背叛人民,我們的武器在哪裡
誰說雲林一無所有?鄉村的文化就是我們的特產;不可取代的風土民情就是我們的資本,無論是高鐵還是火車進入雲林時,窗外充滿大片翠綠的心動,完整的綠油油徜徉在斜陽撒落的閃閃金光裡,這樣的風景並不是處處可得。農作物的多樣性是我們的寶藏,民以食為天,全台灣的糧食有超過百分之七十五來自雲林,更
廖郁賢
Jan 1, 2019


讓我們面對現實,讓我們忠於理想
九合一選戰結束一個多月,整個民進黨、府、院、黨團氣氛依然低迷,失敗主義不斷蔓延,幾乎是從中央到地方,從都市到鄉村;許多民進黨人自嘆,真想不到民進黨會落到這樣的地步,明明掌握中央執政權,在國會擁有絕對過半席次,但創黨至今,就算在野,根本沒見過整個民進黨的氣勢如此羸弱。
原本以為是
鄭任汶
Dec 31, 2018


高雄市長選後一個月之觀察
引發全國震撼的2018年高雄市長選舉結果至今已月餘,確定政黨輪替之後的這段期間,入主高雄市府的韓國瑜一舉一動依舊是全國媒體的關注焦點;相較於在選舉期間的各項吸睛舉動,如今輿論的觀察更側重於韓國瑜是否能夠實現「貨出去、人進來,高雄發大財」的「全台首富」願景。
本文擬從「市府團隊」
陳子瑜
Dec 30, 2018


舉起劍來,與惡龍戰鬥—給本土政權的建言
儘管從世界局勢而言,台灣貌似處在清朗的春暖花開,九合一大選與公投的結果卻無不預示著台灣正面臨著極北的寒凍冬夜。全球普遍停滯的經濟現況,促成執政當局顢頇體制的形象,給保守勢力帶來煽動民粹的火苗;從不設法制定民主防衛機制的言論環境,促使中國藉助島內的協力者、買辦,扶植代理人的策略大獲
陳信仲
Dec 27, 2018


第一個竹科市議員:青年工程師的參政挑戰
「咦?你之前在竹科上班呀?好好的工程師不當怎麼會想要出來選舉呢?」
這是我在選舉過程中接觸選民時,最常遇到的問題。在許多人的心目中,「竹科工程師」是個社經地位相對穩定、薪資優渥的舒適圈,所以我很可以理解大家為何有這個疑問。而透過這次參選,我想表達的是「民意代表」並非遙不可及的一
劉崇顯
Dec 26, 2018


進退失據的教育部
依據此規定,凡為候選人配偶、三親等內之血親或姻親或曾有此關係者以及有學位論文指導關係者必須要辦理迴避。但在上述的關係外,沒有直接寫清楚還有哪些人要迴避,哪些人不用。我們回去看《行政程序法》,也會發現其規範不會比這裡好到哪裡去。但是行政程序有概括條款,要求有偏頗之虞者都該迴避,只是
胡博硯
Dec 25, 2018


你可以不投票給楊華美--如何成功翻轉2018年花蓮縣議員的地方選舉
而時間回推半天,夾報第一天的中午,一位從事縫紉工作的阿姨,氣急敗壞的打電話給團隊的志工,激動地說:「我那麼辛苦的跟每個人說一定要選楊華美,我女兒都要從台北回來投她,你們怎麼可以自己說你可以不投票給楊華美」。團隊的志工輪番上陣,跟阿姨解釋,文宣的意思不是叫大家不要投楊華美,但完全無
楊華美
Dec 24, 2018

孝子與超跑的劇情
許多人把這種狀況簡單歸為「仇富心態」所致,但卻未深入去思考這樣的歸因是否正確,或者,即便真的是「仇富」,這種心態又是如何形成的?
老子曾說:「六親不和有孝慈」,充分說明形塑某種刻板印象的相對性──反差愈大,效果愈顯著。送貨年輕人失怙、休學協助家計,這個背景既符合「弱勢」的形象,
許又方
Dec 23, 2018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