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台鐵「民營化」是萬靈丹嗎?
每天有七八十萬人次搭乘的台鐵,滿足許多人的通勤移動需求,不過,2018年才在蘇澳發生造成18人死亡的普悠瑪脫軌翻車事故,又在2021年4月2日在花蓮清水隧道北口發生了太魯閣號因撞擊掉落鐵軌的工程車,造成49人死亡的重大事故。...
張烽益
Apr 19, 2021


吳介聲/中國「債務陷阱」損人害己?疫情與抗中意識下的一帶一路困境
圖片來源:pixabay 中共藉由「一帶一路」計畫提供鉅額貸款給發展中國家進行基礎建設,多年來債務陷阱弊端叢生,而且合作內容隱晦保密,外界難以得知貸款條件。美國與德國學者研究大量合約發現,中共藉此深入影響舉債國,多國恐怕已經淪為中國附庸。 美德研究指證中共手法...
_鳴人堂
Apr 17, 2021


國民黨趁亂搞政治鬥爭
四月初,台鐵太魯閣號在花蓮出軌並造成49人死亡、百餘人受傷的重大事故。事發後,除了針對事故本身的釐清之外,在政治上也引發政務官是否該為此事件下台負責的討論。 圖片來源:美聯社/達志影像 政治責任、刑事責任與行政責任 儘管交通部長林佳龍已經表態,將在事件善後處理告一段落之後辭...
陳子瑜
Apr 13, 2021


張賢龢/國家如何「系統性」思考救災?——寫在台鐵太魯閣號事故後
台鐵太魯閣號4月2日在花蓮清水隧道疑遭工程車砸中出軌,造成50人罹難。圖片來源:聯合報系資料照 寫這篇文章之前,祈願天佑台灣,祝福所有救災相關人員平安,受困人員都能順利救出。 愚人節過後一天,上天在太魯閣號列車上開了全台灣一個大玩笑。雖然沒有清明時節的紛紛細雨,但守候在電視...
_鳴人堂
Apr 12, 2021

台灣真的沒囤房問題?韓國打房真的失敗嗎?
論囤房稅修法前,我們應該先釐清的兩個問題。 「囤房稅」、「房地合一稅」兩部關於落實居住正義的修法,從去年四萬社宅議題延燒開始,受到高度關注與討論。但這個月初,行政院僅通過房地合一稅修法版本,另一部同樣受到期待的囤房稅修法,卻以台灣沒有囤房問題、韓國打房失敗為以理由暫緩。...
黃仲綸
Mar 28, 2021


楊潔篪或許自欺,但他們已深信不已!
2021年3月18日,美中兩國外交事務的主管者,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中國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在美國阿拉斯加首府安克拉治進行會談。在開場致詞中,雙方互嗆、火藥味十足,特別是楊潔篪開場的二十幾分鐘(含翻譯時間...
陳瑞麟
Mar 28, 2021


當「美國回來了」遇上「平視世界」的中國
1971年美國國安顧問季辛吉秘密訪問中國以降,未曾有一次美中高階外交官員在公開場合中,以幾近對罵、違背外交禮節的火爆姿態,針鋒相對。直到2021年3月18日。 在美中阿拉斯加會談的開幕式上,中國高階外交官楊潔篪火力全開,以超出規定發言的時間,指著美國痛批,對中國「居高臨下」...
林琮盛
Mar 23, 2021

公投戰:中國國民黨回魂,玩殘第三勢力
全國廢核行動平台日前表示將在今年六月號召反核大遊行。幾乎與此同時,馬英九公開呼籲,唯有重啟核四得以解決電力缺口問題。再觀察二月底至今,社交介面虛擬公共論壇上關於藻礁的言論交鋒,不難察覺對決前夕的戰雲密布。 圖片來源:翻攝自華視新聞Youtube頻道 八月公投就是藍綠對決...
石牧民
Mar 21, 2021

燕子強烈反核四,漢子為何不出聲?
台灣能源轉型的最後一哩路,正在面臨國民黨惡意阻撓! 國民黨不顧人民安全及台灣能源穩定,發動重啟核四公投提案、惡意綁架環保團體,將能源轉型當作謀求政治利益的工具。而朱立倫和侯友宜作為前任及現任新北市長,明知核四重啟的安全風險,不是拒絕表態,就是推給專家學者人民。為了人民的最大...
戴瑋姍
Mar 19, 2021


右傾!其實是台灣的現實主義轉向
適值318太陽花運動七周年,但最近因為藻礁公投連署的事件,臉書動態上支持與反對公投的朋友各執己見,難以對話,彷彿大選提前來到,台灣社會又進入了政黨政治的喧嘩時刻。 但本文不是要討論藻礁公投,而是要討論背後的社會現象。林雨蒼有一篇〈臉書演算法如何撕裂這個社會〉,他認為兩方對立...
江昺崙
Mar 18, 2021

習帝登基路上的石頭──香港必須碾平
每年三月在北京召開的人大、政協「兩會」,全稱分別是中國人民代表大會(簡稱「全國人大」)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簡稱「全國政協」),前者的法律地位是中國的國會,而後者則是遺留自1949年中共建國前夕的一項政治擺設品。 說全國人大是中國國會,千萬不要誤以為它代表中國民意。因為按...
李福鐘
Mar 17, 2021

南部空汙不應成為拙劣的政治提款機
日前,南部反空汙聯盟一行人至高雄市政府前抗議,姑且不論與會成員提出之「PM2.5零檢出」等過於荒誕不經的訴求,更值得社會靜下心來思考的是,近年來屢屢成為環境與政治議題的空污問題,究竟是能夠完全解決,還是只能減緩。 圖片來源:華視新聞頻道Youtube頻道...
大港子弟
Mar 16, 2021

不要一缺水,就想停止農業灌溉!
近期因為水庫存量告急,導致新竹科學園區各廠商需要派水車載水,或是部分地區實施時段減壓、停供措施以舒緩供水壓力。其實從去年七月開始,水利署就已經因應水庫缺水,趕緊啟動旱災應變措施,經濟部長王美花也表示,目前新竹地區已盤點17口水井可用,未來廠商可提出鑿井需求計畫。此外,農委會...
黃仲綸
Mar 15, 2021

勞保年金改革傷腦筋,新舊切割或是個方向
今(2021)年勞動部又委託精算團隊進行勞工保險財務評估。根據《勞工保險條例施行細則》的規定,政府必須每三年辦理一次財務評估,每次精算五十年。隨著勞工保險財務狀況的日益惡化,此種財務評估之意義已經越來越模糊。勞保老年年金制度實施之後,首度於民國101年進行財務評估,結果發現...
傅從喜
Mar 14, 2021


吳介聲/大哉問?華春瑩「中國人為何不能用推特臉書」暴露什麼窘境?
圖片來源:pixabay 日前一場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中,發言人華春瑩回答記者提問時反問了句「為什麼中國人就不可以使用推特和臉書呢?」彷彿「說溜嘴」,為「牆國」之內千萬網民道出心聲,也凸顯中共在網路管制上自相矛盾的窘態。...
_鳴人堂
Mar 13, 2021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