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東京醫大的女性入學障礙:歧視與背後叢生的荊棘
對女性的壓抑 8月2日的《讀賣新聞》踢爆東京醫科大學的醫學系入學考試爭議,2011年以後,相比男學生,女學生成績會遭受不公正的調整,由此控制女性通過率。在更早之前,該校才爆發針對個別考生的放水弊案,校長鈴木衛、理事長臼井正彥與政府官員佐野太達成利益交換,讓佐野太的公子走後門...
白黴菌、蕭凡鈞
Aug 13, 2018


自媒體的未來方向探索
台灣近幾年YouTuber崛起,內容創作者數量大增,而隨著Facebook平台演算法、新功能的開發,媒體絞盡腦汁開創新型的宣傳手法。但是,無論在文字或者是影音創作方面,侷限於台灣使用者數量與閱聽習慣,再成功的創作者都可能面臨粉絲人數發展成長率持平或下降的天花板困境,或者是必...
九號球
Aug 6, 2018


酸民與他們的苦悶身體
這兩天同溫層熱議的話題,大概就是從「學姊」、「物化」所延伸出來的——台灣阿童的一篇對「女權自助餐」的抨擊。我讀研究所時有機會修習女性主義的課,談過第一波與第二波女性主義的爭取平等序列之異;也談英美與法國女性主義在文學作品裡的流派之別,但鮮少聽過「女權主義」一詞,當時也尚無「...
祁立峰
Aug 5, 2018

潮間石滬故事集
悄然無聲,除了趨光小魚造成的波紋外,海洋平坦如鏡;看向遠方,市郊的微光,連成島嶼的輪廓,這就是我記憶中家鄉的模樣。「水teh翻啊!」阿爸說,他繼續走在前方,領著我漫步漆黑冰涼的海洋。 阿爸照海講古 照海(tshiō-hái),是在夜裡行走潮間、抓取漁獲的島民日常。水深及腰,...
歐宸源
Jul 28, 2018


讓你的孩子活得像你的孩子
孩子不是父母的資產,他只是透過你的身體來到這個世界,父母做的不是佔有跟支配,而是發掘和支持,發掘孩子的潛能與天賦。圖片來源: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FB 我國民法第一千零八十四條規定:「父母對於未成年子女,有保護教養之權利義務」,未成年人係指未滿二十歲之子女而言。孩子在成長過程...
皮諾丘
Jul 26, 2018


一起歡喜當奶爸
照顧新生兒,真的沒有男人們想像的那麼複雜。不過就是每天無止盡的餵奶拍嗝換尿布洗屁屁哄睡覺。在這個循環之中,還會穿插吐奶炸屎跟哭哭討抱抱,及隨之而來大量的清潔工作跟精細的肢體勞動。圖片來源:黃佳平提供 2017年七月,我離開了工作五年多的單位,全職照顧初生的孩子。根據行政院統...
黃佳平
Jul 24, 2018


改革派再起,政大能否脫離黨校幽靈的轉骨期?
此次政大校長遴選甚無風雨,最重要主因是遴委會尚能代表各方勢力,不若有「老人干政」陋習的台大,較能審慎客觀充分發揮遴選功能。 圖片來源:政治大學首頁 7月22日政大校長遴委會以第一輪投票就過半同意,確認下屆校長由法律系教授郭明政出任。他曾擔任政大法學院長,對行政體系有所了解,...
高學銓
Jul 23, 2018


必須把文化教養當飯吃—以德國為例
十九世紀初,由哲學家威廉.洪堡所組織的大學(現今的柏林洪堡大學, HU Berlin),吸納了德國境內三種學術傳統:理性科學、觀念論哲學、基督新教神學。也就因此,德國中產階級成了文化中產階級(cultural middle class)。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陳智豪
Jul 15, 2018


移民文學的可能:從德國Chamisso文學獎談起
Chamisso文學獎創辦之初主要作為一個平台,使第一代客工對移工生活的描寫得以讓文化之國看看,有人無需歌德亦能在此地度日。圖片來源:Chamisso文學獎官網 日前指考落幕,「移民工文學獎」首次入國文科試題,令我想到2017年德國文學圈的一件要事:Chamisso文學獎(...
玉馨
Jul 7, 2018


成大清潔工告別剝削了嗎?
近年來,「外包爭議」的幽靈遊蕩於全台各地。其中在2016年10月17日,成大學生社團「零貳社」發表「致校長公開信」試圖打破校園清潔工的艱難——長期打掃成大、卻受僱於外包公司的清潔工被迫連續出勤逾30天、無例假日、國定假日、特休、加班費,除過年、颱風天外全年無休。而經數月倡議...
陳宗欣
Jun 28, 2018


法國國中小禁用手機,台灣呢?
法國國會下禁令,為避免手機成癮,自今年9月開學後,法國全國的國小、國中,都將禁止15歲以下學童,在上學時間於「校園內」使用手機。圖片來源:Pixabay 法國國會下禁令,為避免手機成癮,自今年9月開學後,法國全國的國小、國中,都將禁止15歲以下學童,在上學時間於「校園內」使...
皮諾丘
Jun 20, 2018


台韓兩國,不同的大創商場風情
台灣民眾普遍對日製產品頗具信心,日常生活也經常接觸到日製商品,儘管有些商品產地並非是日本,但只要在包裝上印上日文字,往往會讓人耳目一新,「高貴」不少,不管是日本商品品質有保證,抑或台灣人普遍的「好日情結」,台灣人對於日本製商品接受度極高。如同許多人所愛逛的大創(だいそう)百...
陳慶德
Jun 20, 2018


升學制度豈能走聯考回頭路?
近年來,多元入學終結了「成績至上」的聯考制度,然也許是教改主事者升學政策的不完美(當然世界上沒有百分百完美的教育政策)加上社會對考試分數單一價值的傳統觀念之執著仍未消,「恢復聯考」的呼聲始終不曾停歇,然在民粹當道的年代我們冷靜三思後不禁要問:難道現在不完美就回到更不好的過去...
賴彥丞
Jun 19, 2018


先有「厭女」,才有「妓女」:我們怪怪的世界
「現在的女生為什麼好像很嚮往當妓女了?」知名男性作家在社交媒體上等閒的一句話,輿論譁然。 一名年輕女性遭到男友殺害、分屍,因而有了知名男性作家的評論。致死的肢體暴力施加於一名女性,實際上隱喻所有的女性都是潛在的受害者;一句影射全體「現在的女生」的侮辱,使每一位女性切身感到被...
石牧民(Tsio̍h Bo̍k-bîn)
Jun 18, 2018


中國對台打壓與台生赴中留學
中方在上月初斷我邦交國多明尼加共和國 ,520又由官媒節目「海峽兩岸」推出台獨名單撲克牌,WHA再由中國主導下對台灣全面封殺,接著再斷我另一個邦交國—布吉納法索。值此時刻,才有許多媒體配合中國演出,大力宣傳台灣有許多高中生打算赴中念書。試問,中國此際對台外交火力全開,意圖減...
林子堯
Jun 17, 2018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