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進退失據的教育部
依據此規定,凡為候選人配偶、三親等內之血親或姻親或曾有此關係者以及有學位論文指導關係者必須要辦理迴避。但在上述的關係外,沒有直接寫清楚還有哪些人要迴避,哪些人不用。我們回去看《行政程序法》,也會發現其規範不會比這裡好到哪裡去。但是行政程序有概括條款,要求有偏頗之虞者都該迴避,只是
胡博硯
Dec 25, 2018


高教美名幌子下的變相「流浪」
兼職講師惡劣的勞動環境已有不少媒體文章探討,筆者親身經驗的和朋友的經驗,幾乎可以集結成書。兼職講師所面臨的問題主要有:勞動健康保險的欠缺、沒有固定的辦公空間、極少量的教學軟硬件支援、極其不穩定的工作機會、嚴重超過給付薪水的工作時間、不透明的薪酬等級等等。在香港,擔任兼任講師的時薪
王潔瑩
Dec 6, 2018


大學實驗室的安全衛生管理不容忽視
對於改善大專院校的職業安全衛生管理,或許可以從建立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作起。目前法規上只有要求第二類事業單位僱用人數在五百人以上才需建置職業安全衛生管理系統,但一如前文所述,筆者認為大專院校應該拉高自己的管理水平,二來,實際上五百人的限制在解釋上應該是指進出實驗室並獲取工資之人,
曾翔
Nov 12, 2018


學生自治──個人與集體的社會參與
學生政治參與率的提升並非一蹴可幾,社會結構亦需要世代間的努力,然而筆者有兩項拙見,多少能緩解以上問題,進而提升學生會在社會、在人們心中的影響力。
最簡單的,更加任務性的活動流程。在表態前,視事務的嚴謹程度去調整意見收集的方式,如須以學生會名義參加民間正式連署,可能就需要非常嚴謹
朱震
Nov 4, 2018


奪回勞動與教學的尊嚴
十年前,「兼任講師」很多時候是業界上的資深人士。他們有非學術的業界工作,然後以「兼任」的身分來到高等院校教授業界第一線的專業知識。而研究助理在過往通常是大學生或大學畢業生,他們期望報讀研究所課程,而研究助理的工作正好提供了了解學術研究操作的平台。但是放眼今天的港台兩地,「兼任講師
王潔瑩
Oct 21, 2018


京都大學的榮光經得起世變嗎?
然而,不過幾年,在京大卻越難感受到人們的意氣風發。京大指導教授批評:日本政府的大學改革政策顢頇、京大不再是個以教授治校自豪的學校、以及學校經費不足等等問題。才幾年的光景,日本究竟發生了什麼事?這一切要從日本的國立大學法人化談起。
羅慧雯
Oct 11, 2018


高教崩壞,功德中興
從打壓學權到0元講師,校方高層總是樂於讓基層師生「做功德」,那麼興大何不把校訓由「誠樸精勤」改成「功德無量」?
賴彥丞
Oct 7, 2018


京大之道在於篤學──本庶佑教授得諾貝爾獎有感
自1949年湯川秀樹成為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日本人以來,至今已有27位日本人獲獎,是歐美以外人數最多的國家,這樣的學術成就,無法速成。
陳威臣
Oct 3, 2018


縮限博士後年限,根本是鋸箭法
報載科技部以博士後研究僅是研究生涯的過程,而不是職業為由,為了鼓勵博士後研究人員「勇於承擔進入業界或學界」的責任,決定將調降博後的聘任期限為最長六年,並限制一個研究計畫以聘任一位博後為原則。 確實,由於博士後研究人員的聘任受限於研究計畫或獎助的期限,本就不是穩定的工作。圖片...
黃厚銘
Aug 13, 2018


東京醫大的女性入學障礙:歧視與背後叢生的荊棘
對女性的壓抑 8月2日的《讀賣新聞》踢爆東京醫科大學的醫學系入學考試爭議,2011年以後,相比男學生,女學生成績會遭受不公正的調整,由此控制女性通過率。在更早之前,該校才爆發針對個別考生的放水弊案,校長鈴木衛、理事長臼井正彥與政府官員佐野太達成利益交換,讓佐野太的公子走後門...
白黴菌、蕭凡鈞
Aug 13, 2018


改革派再起,政大能否脫離黨校幽靈的轉骨期?
此次政大校長遴選甚無風雨,最重要主因是遴委會尚能代表各方勢力,不若有「老人干政」陋習的台大,較能審慎客觀充分發揮遴選功能。 圖片來源:政治大學首頁 7月22日政大校長遴委會以第一輪投票就過半同意,確認下屆校長由法律系教授郭明政出任。他曾擔任政大法學院長,對行政體系有所了解,...
高學銓
Jul 23, 2018


中國對台打壓與台生赴中留學
中方在上月初斷我邦交國多明尼加共和國 ,520又由官媒節目「海峽兩岸」推出台獨名單撲克牌,WHA再由中國主導下對台灣全面封殺,接著再斷我另一個邦交國—布吉納法索。值此時刻,才有許多媒體配合中國演出,大力宣傳台灣有許多高中生打算赴中念書。試問,中國此際對台外交火力全開,意圖減...
林子堯
Jun 17, 2018


碩博在職進修成為趨勢?
近年,隨著知識經濟、新創產業風潮興起,政府與民間企業都大力提倡成人再進修,以求精進專業能力,應付新時代的需求。各大專院校爭相成立博碩士在職專班等新型教育管道,提供專業人士進修的機會,以達活化教育體系與促進社會發展的目標,可謂立意良善。然而,這些進修管道卻有被主事者變成僵硬單...
餘人
Jun 10, 2018


中山大學銅像爭議公投延伸談
長期以來,中山大學內部蔣孫銅像的去留,一直是中山師生共同關注的議題,終至一個月前,中山校方舉辦了開放給教授、學生、行政職員皆有投票權的全校性公投,最終投票結果是孫中山銅像留在原地,蔣介石銅像則移至校內他處。(註1)在投票期間,反對移除銅像的校內勢力以干擾選舉之方式,質疑投票...
柯汎禧
May 28, 2018


既不是1,也不是0
圖說:Yale耶魯大學設立美國第一個大學董事會。圖片來源:Yale's Instagram。 在台大最近召開的臨時校務會議中,有人對教育部因為管中閔擔任台灣大哥大獨董,而副董事長蔡明興為遴選委員,而認定彼此有利益衝突感到不解,因為在公司治理中,獨董是用來代替小股東監督董事的...
沈榮欽
May 17, 2018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