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隨著知識經濟、新創產業風潮興起,政府與民間企業都大力提倡成人再進修,以求精進專業能力,應付新時代的需求。各大專院校爭相成立博碩士在職專班等新型教育管道,提供專業人士進修的機會,以達活化教育體系與促進社會發展的目標,可謂立意良善。然而,這些進修管道卻有被主事者變成僵硬單一的文憑主義之虞,令人憂心。
不少 研究所近年招生漸趨困難,需要學位的在職生儼然成為系所存續的重要支柱,教師即使不滿學生素質,也只能「相忍為系」。圖片來源:PIXABAY
其中最明顯者當屬公務機關與中小學教師,其升遷考核難以透過實績判斷,學歷與年資遂成為替代標準,導致大量不適合從事學術研究的社會人士為了升職和加薪,半強迫地將時間、金錢投入研究所。
除了政府機關,若干民間企業也有相同的弊端,筆者曾經實際訪問一位服務於高雄某大型醫院的護士,她平時除了夜間輪班,為符合新的升職規定,白天尚須就讀碩士專班,導致休息時間驟減,上班更為疲勞,言談間充滿無奈。
至於學術端,以筆者身處的國立中段文科研究所來說,第一線的教師時常抱怨學生素質每況愈下,在職博士生除了上課,平日忙於工作,不在學校,甚少參與系所的學術活動,與教授的互動稀少,碩士生也缺少能夠請益的對象。但少子化與經費逐年縮減的衝擊,卻讓這些教授不敢提高對在職生的學術要求,深怕嚇跑這些「金雞母」。
據教育部推估,106至121學年度的高中職畢業人數,將由25.4萬下降至19.5萬,勢必衝擊未來大專招生。另外,教育部統計,1998年全國開辦在職專班時,在職者僅225人,佔全體研究生之0.4%;至2015年人數已成長為52,986人,佔比達26.5%。其中,「人文及藝術」在職生佔全體研究生比率達24.1%,「社會科學、商業及法律」、「服務」等更達40%以上,接近半數。
筆者所在研究所近年招生漸趨困難,需要學位的在職生儼然成為系所存續的重要支柱,教師即使不滿學生素質,也只能「相忍為系」,大學與在職學生之間於焉形成一條由政府與社會強行建立的互利產業鏈。
理想而論,接受高等學術訓練的國民越多,確有助於整體國力的提升,但目前碩博士生趨於在職化的成長方式並不健康,容易形成只求文憑、無心學術的弊病,此種風氣養成的碩博士,其所生產的學術著作,是否有助於社會進步,值得懷疑。
政府應當制定長期的經濟升級政策,協助現有企業轉型、發展新型產業,提供青年更多就業選擇,改善勞動環境,取代短視而無效的生育補助,方有可能緩解少子化。改革並非一蹴可幾,短期內,政府與企業也應嘗試建立更為靈活的評估標準,使就讀研究所成為真切的生涯選項,而非汲取名利的入場券。
參考資料➤
教育部統計處,〈大專校院研究所在職專班之開設及兩性就讀概況〉,《教育統計簡訊》,第46號,2016年3月2日,http://stats.moe.gov.tw/files/brief/大專校院研究所在職專班之開設及兩性就讀概況.pdf。
教育部統計處,〈未來 16 年(106~121 學年度)國民基本教育學生人數推估結果〉,《教育統計簡訊》,第69號,2017年6月3日,http://stats.moe.gov.tw/files/brief/未來16年(106~121學年度)國民基本教育學生人數推估結果.pdf。
作者身處命運多舛的南國,追尋人生價值的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