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每片新潮都流向知識的大海
志文比遠景好的地方在於,每本書都有很好的導讀,以及作者照片、年譜與相關資料,用心製作,引領讀者入門。
說到入門,「新潮文庫」中我翻閱最多的不是很多人喜愛的小說或哲學,而是威爾.杜蘭《西洋哲學故事》、山室靜《聖經的故事》等引領入門的幾本書。至今我仍不時閱讀。
也有早已絕版,或不
果子離
Oct 29, 2018


航向啟蒙的海圖—我與「新潮文庫」
但在這個時期,發生了一件讓我重新反省甚至改觀的事。為了學好外語順便省錢,我主動選修了學校的第二外文課程。某天上課老師語重心長地訓誡我們:「外語學好又怎樣,你們還不是往國外跑,對這塊土地會負擔起任何責任嗎?這樣的台大學生我看多了」。這一句話如同扎在心裡的刺一樣,令我輾轉難眠、坐立難
陳信仲
Oct 28, 2018


日本人怎麼看安藤百福?
至於台灣的報導,則有另一種說法,認為安藤是盜用了旅日同鄉張國文的發明,安藤不過是花錢買專利來生產。不管如何,安藤百福是第一位大量生產泡麵的企業家,還成立了日清食品。但開始為他名利雙收的同時,也遭遇了同業的競爭。1960年代,日本的市面上出現了大量的各式雞汁泡麵,有的甚至於包裝類似
陳威臣
Oct 27, 2018


因志文而豐富而深刻
我早就知道泰戈爾是東方第一個拿到諾貝爾文學獎的。而國小我就聽過,托爾斯泰、海明威這樣的世界大文學家。跟愛迪生、愛因斯坦一樣是世界在科學與文化上的偉人。可是,我尚未接觸過那些大文學的作品。也不知道為什麼沒有機會。
我從來沒這麼感動過。瞭解這才是文學啊。
錢鴻鈞
Oct 25, 2018


古代文青養成術
當時錄影機才剛問世,就算有影帶也是以好萊塢娛樂片及日本摔角、卡通、志村健為主,要看世界各國電影難,看電影教科書提到的經典電影更難,若是禁片更是難上加難,所以當時文青只能囫圇吞下「新潮」這幾本書,從中想像世界名片的風華。像是《卡里加利博士的小屋》、《大國民》、《四百擊》、《愛情神話
苦茶
Oct 24, 2018


新潮.鈴木.我
和「新潮」的再次邂逅要到大三了。在物理系遇上撞牆期的我,放下了系上課程,在文學院流浪。因為難得的機緣,我聽了一堂錢新祖教授短期來訪開設的中國思想史。
名為中國思想史,但似乎是因應學長的犀利要求,錢老師只講了佛學史,特別是集中在禪宗。從馬鳴、龍樹開始講述,讓我感覺到以前和母親一起
梁國淦
Oct 22, 2018


「新潮文庫」日本文學與我
說到志文出版社「新潮文庫」的日本文學譯本,我認為它們發揮著很大的啟迪作用。據張清吉先生於生前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新潮文庫」編號至五十幾號的時候,便開始著手日本文學和哲學書籍的翻譯,曹永洋老師也加入了翻譯的工作。以當時出版資源和條件來看,儘管起初只是精選集似的翻譯,而非系統性的全
邱振瑞
Oct 21, 2018


緬懷那樣的人和那樣的時代
不像現今繁忙的生活和每天淹沒在透過螢幕接收海量的資訊,學生時代的我,在房間裡點著淡淡的香精,播著《聖鬥士星矢》的〈SOLDIER DREAM〉、〈Blue Dream〉,喝著冰涼的啤酒,讀著《意志與表象的世界》和《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聆聽叔本華和尼采對於世間種種苦難、幻滅的預告
書海衝浪手
Oct 18, 2018


李永熾憶張清吉
老孟需要找個人幫忙寫序,張清吉給了他一些與這本書相關的日文資料,他知道我的日文不錯,就拎著這堆資料來找我,我把資料讀完、融會整理後,改寫出一篇序。老孟把這篇序拿給張清吉,張清吉的日文很好,他把日文資料和我寫的序對起來看,覺得「這個人整理得真的非常好呀!」這個緣就這樣結了下來。
李永熾
Oct 17, 2018


我的「新潮文庫」書誌蒐藏史
人的生活終究離不開吃,包括各種物質與精神上的食糧。
在那早昔物資環境匱乏、年輕人紛紛尋求精神寄託的時代,志文出版社「新潮文庫」之於台灣讀者以及書店眾多愛書人的心中,就好像各地大街小巷隨處可見的平民美食─台灣小吃:道地的古早味、用料飽滿、菜色多樣且又價格實惠。
如今我似乎已然記
李志銘
Oct 16, 2018


知識沙漠中綻放的仙人掌
坦白說,我初讀《異鄉人》時,雖感震撼,心中卻十分煎熬與不適,主因那與我自小在「黨國教育」下所接受的道德、奮發意識完全牴觸。我承認自己當時並不完全理解小說的精義,但對書中主角莫梭那種對母喪的冷漠、對殺人指控毫不在乎的態度一時難以接受。唯隨著一次又一次的複閱,加上陸續按圖索驥地讀了卡
許又方
Oct 15, 2018


「新潮文庫」領我們走進世界文學花園
「新潮文庫」出版的翻譯文學到底有多少?沒有去仔細盤點,但我讀過的至少有兩百種吧?大學時代把圖書館能夠借到的「新潮文庫」,特別是小說、散文類,囫圇吞棗閱讀著,純粹當成娛樂。暢快自由讀了很多之後,發現自己彷彿置身一座廣大的花園,有那麼多珍奇的花卉是從來沒看過、沒聽過的,一步一步逛著,
王昭文
Oct 14, 2018


出版家張清吉先生二三事
電影學者劉森堯英雄出少年。大家原以為「新潮文庫」不碰電影,劉森堯卻讓張清吉願意把「新潮文庫」拓展到電影藝術/論述的領域。其實,張清吉並非不理會電影,早先已有曹永洋、鍾玉澄或譯或寫,關於黑澤明,關於卓別林。
李幼鸚鵡鵪鶉
Oct 11, 2018


遨遊「新潮」的吉光片羽
假使要我推薦什麼書給台下的學子們閱讀,我毫不猶豫會告訴他們,「新潮文庫」是你們應該要去讀的,儘管它在圖書館架上並不起眼,小開本,很少人注意它們的存在,但卻是思想的巨人。同樣,我也會一直閱讀新潮,從中汲取創作靈感,讓靈魂得到洗滌,這是經典的魅力所在,千變萬化。
劉韋廷
Oct 10, 2018

詩與學術:紀念 James March
March 學術著作等身,比較罕為人知的是, March 同時也是位詩人,從1974年的 Academic Notes 到2008年的 Quite Corners ,共出版了八本詩集。 March 說詩是心靈之美中超然人性的瞬間閃光。
沈榮欽
Oct 10, 2018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