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菲利普親王之死:喚起大不列顛的過往記憶
一個高齡99歲的老人家過世對任何人來說都不足為奇,但菲利普親王之死,卻為英國提供了一個機會把國旗披上陷入熟悉的往事,懷念起過去大英帝國的軍事榮耀。 英國菲利普親王。圖片來源:美聯社/達志影像 親王作為光榮過往的代言人 對大多數英國人而言,「悲痛」並不是因為女王古怪年老的丈夫...
Phil Smith
Apr 18, 2021

當你不能夠再擁有的殘酷預言──追悼張國榮的電影和他的香港
2003年4月1日下午6點43分以後的每一分每一秒,我們少了一個朋友。 我們都記得聽見2003年4月1日下午6點43分發生了什麼事的那個時刻。我們都記得那一瞬間,世界停了下來;以重力加速度,撞擊你的臉頰,那樣地停了下來。只有那些長在1990年代青年的眼淚,還在墜落,墜落。直...
石牧民
Apr 8, 2021


張宇韶/炮製「習凡是」?為何中共在兩會前夕高調紀念華國鋒?
對於不熟悉中共黨史及其政治發展的人來說,華國鋒對他們而言的確是一個陌生無感的名字,因為他註定只是一個過渡性的政治人物。即便他曾經擔任過黨內最高領導人、最高軍事指揮者與國務院總理的角色,在未來肯定是空前絕後的紀錄了。
鳴人堂
Mar 6, 2021


平行的悲劇,交錯的結局──崔鍾吉VS.陳文成
歷經約10年各界和學生組織的努力爭取,我也有幸在台大就學期間參與到2012年由陳文成博士紀念基金會、人本教育基金會和陳文成同學發起在「臺灣大學研究生圖書館草坪設立陳文成事件紀念碑」之連署活動。直到2021年2月2日,早晨的陽光終究也照耀台大校園圖資系館旁,總被樹叢籠罩著的一...
洪嘉翎
Feb 25, 2021

田野間的知者──你所不知的崑濱伯
崑濱伯過世了。 這位原本在南台灣再平凡不過的老者,因為2005年的紀錄片《無米樂》而為人所知。而我也在十多年前和崑濱伯當了快三年的鄰居,這位生活於田野間的總統府國策顧問,也因此成為我結婚時主桌上的貴賓之一。也因為與其為鄰的三年間受到的啟示和指導,崑濱伯也成為了我在日本的博士...
蔡亦竹
Feb 23, 2021


張宇韶/罷捷未過,狼煙未熄:「失控的罷免案」已是國民黨的不歸路
2月6日「罷捷」不通過後,對國民黨來說有幾個非常關鍵的訊號,只可惜黨中央似乎已經失去了理性政治判斷能力,無法思考箇中玄機。會有這樣的狀況,也是國民黨這三年來所有政治問題的寫照,只是江啟臣的不作為,讓黨內的「韓國瑜現象」持續發酵而已。
鳴人堂
Feb 20, 2021


70歲的趙少康與永遠31歲的陳文成
2021年2月2號,是一個值得被記得的日子,陳文成博士紀念碑終於落成,在歷經許多風波甚至怪力亂神的荒謬言語以後,終於堂堂地座落在他應該在的位置,而方方正正的黑色表面,映照著則是當年案發現場的投影。 圖片來源:作者藍士博提供...
藍士博
Feb 2, 2021


從歷史脈絡看李登輝總統的改革
去年剛過世的李登輝前總統在台灣政治改革的貢獻,是有目共睹的。
雖然蔣經國過世前一年解除戒嚴,1988年初李登輝繼任總統時,台灣還是一個部分自由國家,強人威權體制的遺緒猶存。他在總統任內,領導台灣歷經自由化、民主化改革,在1996年總統直選後,台灣成為美國「自由之家」評比中的自由
薛化元
Jan 15, 2021


剌蔣五十周年民族誌
今年碰巧是四二四刺蔣的五十周年。1970年是讓蔣家獨裁政權震驚連連的一年。一月彭明敏先生在國際人士的協助下逃出台灣。彭先生因為〈台灣人民自救運動宣言〉而被判八年,但蔣介石在國際壓力下不得不特赦他。在嚴密的監視下,他居然成功出逃。接著在二月,牽涉台獨人士、警衛連連長士兵和原住民青年
黃文雄
Dec 13, 2020


三十多年來與莊永明老師的合作因緣
莊永明老師過世那天,我回到家,從書櫃中找出他的著作。
自傳《活!該如此》的扉頁上題著「惠玲雅賞,莊永明」,暈開的麥克筆漬,讓我感受到一種老友贈書的隨興不拘。又逐次翻著《台灣第一》、《台北老街》……然後在久未翻閱的《台灣紀事》扉頁上,看見客氣生疏得讓我訝異的題字:「周惠玲主編,多
周惠玲
Aug 27, 2020


日系哲人總統李登輝
如果某個國家的前總統過世了,你只聽到一片讚美之聲而沒有任何辱罵嘲諷甚至沒水準的言論,那這就不是一個真正的民主化國家。
是的,民主化國家。李登輝打造的,就是台灣這個民主化國家。
由於他完成的工作太過巨大,所以有些人叫他「民主先生」,但也許多人稱他「黑金教父」。許多人說他是民主化
蔡亦竹
Aug 4, 2020


使徒.哲人.英豪兼具的大人物──紀念李登輝先生
1999年9月21日,台灣發生了空前的大地震,我不免有一種不祥感覺。就好像1976年7月唐山大地震之後不到三個月,毛澤東就過世一樣,很難沒有人不覺得那個地震是不是預表什麽大事要發生一樣?我當然也從内心萌生相似的擔心。 李登輝被讚譽為「民主先生」。圖片來源:蔡英文臉書...
李弘祺
Jul 30, 2020


陳菊──政壇長青樹是怎養成的?
如果說陳菊真的有弊案當監察院長大逆不道,那不在立法院審議時公告天下,或是在網路這麼方便的時代立刻把所有證據公諸於世來給萬惡民進黨洗臉洗到虛脫,反而是破壞主席台兼大鬧會場然後陳菊到了也不讓她上台,這種邏輯我也是百思不解。
某些人說陳菊到場不備詢是「權力的傲慢」,那更是讓我懷疑講話
蔡亦竹
Jul 20, 2020


韋伯的慧眼能否看穿時局迷霧?──韋伯百年祭
1920年,一次世界大戰剛結束沒多久,隨著戰事爆發的西班牙流感仍在歐洲大陸肆虐,而在1864年出生的德國社會學家馬克思‧韋伯(Max Weber)也在這場流感中感染了肺炎,於當年6月14日溘然長逝,留下的著作即使有不少尚未完成,卻深深恪印在後世對於「社會學」這門學問的理解和傳述中
顧忠華
Jun 14, 2020


不是「死者為大」的談議長角色
只要對台灣目前地方政治有一點了解的人,就知道議長這個位子不是好坐的。因為他不只是議會開會時的主席,也是負責幫各方勢力「搓圓捏扁」的重要人物。所以各地的議長通常不是地方派系的要角,就是「為人四海」的社會賢達。
大家也知道那個「為人四海」大概是什麼意思啦。畢竟議會裡生毛帶角的一堆,
蔡亦竹
Jun 12, 2020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