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吳忻穎/解決提出問題的人?警界「醬缸式團結」下的意見整肅
近日引發警界議論紛紛的時事,當屬本月上旬警政署所召開的某次主管會議。參與該會議者為警政署高層,他們聚在一起商討的事件,不是如何認真改革當前警政體系不當的績效與獎懲引發的問題,而是檢討起警方體系內的反對意見。
鳴人堂
May 30, 2020


天下大亂,形勢大好,習近平走向毛派路線
2020年伊始,任誰也沒想到一隻100奈米大小的病毒,竟改變了人類世界。而這場瘟疫尚未落幕,中國全國人大迫不及待在5月22日召開年度會議,正式把「港版國安法」(官方名稱《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搬上檯面。
結果28日以
李福鐘
May 29, 2020


你以飄撇演繹一生,卻不等觀眾鼓掌 ── 懷念吳朋奉
到了現在,我還不知道自己該說什麼。
因為武漢肺炎的疫情,推遲了《雨中戲臺》四月底的演出。五月初,我們還在八里的劇團開了Yuka的歡送派對。一如我們過去無數次一樣的大聲喧嘩,一樣的喝醉。現在,人生派對還沒結束,你卻把酒杯打破,說了一句,我醉了,不喝了。起身離去。留下其他的人面面相
王榮裕
May 28, 2020

文化治理:哲學部長留下的課題
漢文化傳統只有教育而無文化!因此,台灣第一個主管文化的中央機關,是1968年於教育部內設立的文化局。不過,這個機構只存在了七年,於1975年就裁撤掉,業務打散分到教育部和新聞局,直到1981年成立文建會後,才又有管理文化事務的中央機關。
一開始,文建會主要工作只是提供藝文團體與
黎時潮
May 26, 2020


蔡英文口中的「建立確保關鍵物資供應的民生與戰備產業」是什麼?
在武漢疫情發生前,各國間頻繁的進行國際貿易對單邊或多邊合作,甚至是區域整合,雖然各國都有反對區域整合的聲音,激烈者如英國脫歐,但由於區域整合可使各國間可以互通有無、各取所需,因此仍對區域整合抱持著熱情。
但自武漢肺炎疫情發生後,各國為抑制病毒傳播,禁止群眾集會、停止營業、封鎖城
賤民筆記
May 25, 2020


在香港直接插入「國安法」── 美中脫鉤波及東亞的第一衝突點
北京政權在「兩會」期間公佈,會將「國安法」直接插入《基本法》附件,在香港和世界政局投下震撼彈。
現時這個關於「香港特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和執行制度」的「人大決定」,仍是「草案」階段。跟2003年的「23條國安法」不一樣,當時「23條」要通過本地立法,最終失敗;現在的國安法,是北
盧斯達
May 25, 2020


防疫到中場,新局的開端
到520當天,台灣已經連續13天零確診了(521當天新增一移入確診案例),相較於許多國家出現醫療體系難以負荷的大量重症病患、數以萬計的死亡人數,以及醫護人員因為缺乏足夠的個人防護裝備而感染甚至死亡的慘烈畫面,尤其考量兩岸人流往返之密切,台灣的防疫成果確實難能可貴。
關於台灣的防
李尚仁
May 24, 2020


媒體的「假平衡」,也是一種精算
將兩件毫不相干的事情相提並論或混為一談,一直是喜劇、脫口秀常見的技巧。表演者常藉由兩件平常不太可能被拿來類比的事物,故意找出其間的某種「關聯性」,以製造一種荒謬的「笑果」。例如,把「碳里程」和「歹徒在住家附近犯罪」這兩件事扯在一起。某脫口秀演員可能會說:在自家附近公園作姦犯科的人
洪浩唐
May 24, 2020


吳介聲/慈善或偽善?比爾蓋茲研發疫苗與護航中共之爭議
肺炎疫情延燒全球,美國等多國主張調查病毒源頭,並向中國咎責索償。然而,微軟公司共同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4月26日在《CNN》專訪中表示,美國當局將砲火對準中國隱匿病毒來源,是共和黨故意轉移焦點,並不公平。
鳴人堂
May 23, 2020


張宇韶/韓國瑜透過「兩手策略」,挑戰罷韓群眾的底線
韓國瑜在祭出韓粉「以監票取代投票」的主張後,其背後的政治算計已經昭然若揭,就是在「非友即敵」的二元對立邏輯下,初步造成區別對待、和戰兩手與軟硬兼施的操作基礎。這種複製中共統戰的策略,其實就是挑戰人性的恐懼與軟弱面。
鳴人堂
May 23, 2020


內閣微調,穩定之外還能突破嗎?
蔡英文總統在520後展開了府院會黨完全整合的第二任期。蘇貞昌院長在防疫繳出漂亮成績單之後,續任蔡總統第二任期的首任閣揆,大多數的部會首長也都獲得留任,內閣改組的幅度相當小,透露出疫情當下,尋求穩定地將疫情落底的企圖,也透露出蔡總統力求將這一波民意高檔的士氣,延續到2022年的基層
沈有忠
May 21, 2020


解讀蔡總統的就職演說
台灣總統的就職演說,就如同美國總統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及中共領導人的「當前的形勢與任務/政治報告」一樣,有其固定的結構,一般可區分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是談民主勝選的意義與台灣的成就;第二部分是談現今的國內外形勢與挑戰;第三部分是談願景,意即在蔡總統的領導下,未來要把台灣帶去何
董立文
May 21, 2020


蔡英文的台灣理想國
蔡英文將就職第二任總統。在只能連任一次的總統制國家,第二任總統的政績通常乏善可陳,因為第一任不敢放手除弊,第二任再要興利已欲振乏力。蔡英文剛好相反,上任後開啟多個改革戰場,導致期中選舉潰不成軍,但最後仍然高票連任。這個「置之死地而後生」的連任過程,讓蔡英文的第二任值得期待。
蔡
翁達瑞
May 20, 2020


蔡總統該做改善世界的意見領袖
蔡總統在一月大選中獲得台灣史上最高票當選連任,其後因為台灣防疫的成果,台灣和蔡總統的國際聲望和影響力也高漲。將台灣的聲望和影響力再往上提升以確保台灣的安全,是蔡總統可繼續努力的重要方向。
由於中國的打壓,台灣在國際上長期被忽視,因而更有利於中國對台灣的孤立和打壓。在這次由武漢擴
陳博志
May 20, 2020


台鐵阻絕移工,然後…
猶記得,2012年的台北車站,也曾經因為旅客投訴,拉起紅龍縮減半數活動區域,並立牌「禁止組織性的集會活動」。印象很深,新聞寫到當時的站長古時彥說,移工大多是三兩一群,喝喝可樂、聊聊天,相較台灣旅客,「他們還比較守規矩」,請他們移動,都會遵守。身為車站管理者,既要尊重多元文化,又要
油鴨
May 19, 2020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