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監院提名如下棋,不是只看一子而已
監察院正副院長及監察委員提名案,因副院長人選黃健庭引發爭議,黃健庭主動退出提名,而委員提名人選陳伸賢及陳景峻等人資格也部分遭到質疑,故陳伸賢也主動退出。此一政治風波可大可小,小的部分可以說只是溝通及權力分配問題,但長遠來看,卻是凸顯了民進黨「部落聯盟」本質上的困境,若提名案...
江昺崙
Jun 28, 2020


韓戰七十年紀念:和解到破局一瞬間
1895年的清日甲午戰爭以及1953年韓戰停戰之後,這兩次事件對現在的台灣仍然是寶貴的教訓。台灣問題其實並不只是「兩岸關係」而已,它更是東亞的共同安全問題。今天台灣的國際戰略地位比一百二十六年前更重要,台灣人獨立自主意識也比一百二十六年前、七十年前更加清晰。對外尋求國際支持,對內
朱立熙
Jun 25, 2020


一對崩壞的政客夫婦
如果現在拿出一副望遠鏡望向2024總統大選,雖然還有四年,已經有一個人獨自站在遙遠的起跑線上了。他順著風向搖晃一支顏色不時變換的旗幟,一面寫著朕,另一面寫著總統。他自以為聰明,時而笨拙地刻意表演他凡事毫不在意,時而蹩腳地故作瀟灑口出自以為的金句,他相信全世界都看不出他的意圖。
孟買春秋
Jun 23, 2020


振興三倍券有三種效果
我國以貿易出口來賺取外國的資本,這是台灣經濟的一大特徵,換言之,對世界局勢的發展,會影響台灣人對未來景氣的預期,這當然就會影響潛在的消費型態。消費的預期效果,白話來說,如果你預期未來公司業務會擴張,而你會升官加薪,那這種預期可能會導致你換掉多年的車子,或者開始看比較大的房子。反過
魏水秀
Jun 22, 2020


後亡國感的治理難題
如果前述的分析屬實,那麼正式進入後亡國感時期的蔡英文政權,將會重新面臨第一任的諸多挑戰。至少從健保醫材案以及黃健庭任命案來說,蔡政府顯然沒有完全記取第一任的教訓。
醫材差額價格上限管制是否合理,可以有很多討論空間,但由健保署單向以行政管制方式單向推動的結果,造成被管制對象,也就
鄭力軒
Jun 22, 2020


本土第二政黨的分工
本土的第二政黨,養成不易,稍一不小心可能成為非傳統藍綠勢力爭相寄戶,只為了參選、奪權而入黨的選舉型政黨;但也不能不甚理解國民黨在台灣的歷史脈絡,在黨國被革除之前,就打著藍綠一樣爛的大旗,進行「你看他們都一樣爛,這票應該投給我」的道德性監督;更不能雙重標準都不監督,讓人有大綠小綠的
張博洋
Jun 21, 2020

吳介聲/多國政界組「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抗中,台灣宜爭取合作
為聯手制衡中共在國際社會日益專橫、威脅民主自由,來自8個民主國家以及歐盟的近20位國會議員及政界人士,於6月4日成立「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nter-Parliamentary Alliance on China, IPAC),成立之後短短一週,已有13個國家的百餘位人士參與
鳴人堂
Jun 20, 2020


張宇韶/請神容易送神難?後韓國瑜時期國民黨的三大變數
過去我曾指出韓流必然消退,卻必然在泡沫化後遺留嚴重的問題:國民黨高層已經發現自己將成為這齣「請神容易送神難」的冤大頭,然而死忠信徒猶未發覺箇中的奧妙與問題,有天猛驚醒之後才會陷入宿醉後的空虛。
鳴人堂
Jun 20, 2020

台灣「香港人道救援行動方案」的考量與影響
隨著北京欲透過全國人大將《港區國安法》直接在香港實施,客觀上不僅延續了長達一年的「反送中」抗爭,更在國際社會引發許多關注與爭議。台灣各政黨罕見的對此發表共同聲明,抨擊北京嚴重破壞「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承諾,立法院成立跨黨派的「台灣國會香港友好連線」,蔡英文政府甚至宣稱將公布具體的
葉國豪
Jun 19, 2020

我有一個惡夢:藥商、醫材商棄台灣市場,台灣醫師遠走他鄉
在下持台灣醫師執照,拿的專科是家醫科,證號0005758,目前執照仍有效。自去年十月起停止執業,全職照顧父母,一如花旗前董事長管國霖為了照顧父親提早從職場退下。
針對醫材政策的變革,我的處境就是一個百姓,而每個百姓都有可能生病,A科醫師掛了B科的號就成了病人,以後台灣的醫療環境
楊斯棓
Jun 17, 2020


紀念《大憲章》誕生的最佳方法
首先,我們應該關切人權受到威脅侵害的人。《大憲章》呼籲,每個人都應自許為憲章精神的護衛者。台灣雖非聯合國的會員,但台灣人身為世界公民的一員,對於任何地區與國家內的受壓迫者有一份責任。除了防疫外交,應敦促政府積極進行人道和平外交。讓台灣與奉行《大憲章》的所有國家站在一起,共同守護法
姚孟昌
Jun 15, 2020


高雄人的「氣口」
2020 年 6 月 6 日,台灣人宣告兩波積極防疫行動告一段落,開始進入「防疫新生活」階段:一是已在全世界造成 700 萬人感染、40 萬人死亡、難以計算的經濟損失的武漢肺炎,另一則是 2018 年夏末起,橫掃島嶼南北的「韓流」。高雄人以跌破所有人眼鏡的近 94 萬超高票數,通
劉燕玉
Jun 15, 2020


從五福四路的起落看高雄未來的產業發展方向
高雄市民剛用選票告訴所有人,只在嘴巴上說愛高雄是不夠的,高雄人願意傾心託付的對象,絕對必須是真心愛高雄、真心想為這塊土地付出的人。因此接下來不論是誰擔任新任市長與市府團隊,都絕對必須以更謙卑、更悲憫的誠意與態度,一方面發展核心產業工業,為所有市民的就業與生計謀出路,另一方面更要解
李明軒
Jun 14, 2020


王宏恩/罷韓93萬票通過:韓陣營冷處理仍失利?促罷免成功的三大因素
高雄市長韓國瑜罷免案最終以42.14%的投票率、939,090票同意通過罷免,成為台灣史上首位被罷免的直轄市首長。確定罷免通過後,韓國瑜支持者之間也開始檢討這次應對罷免的策略。
鳴人堂
Jun 13, 2020


吳介聲/中國是掠食者,歐洲是獵物?歐洲的「中國夢」何時能醒?
英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資深顧問海斯堡(Francois Heisbourg)近日警告,趁著肺炎疫情大流行,中國可能走上區域擴張甚至世界擴張之偏執路線,鄭重提醒歐洲警惕中共,強調「中國是掠食者,歐洲是它的獵物。」
鳴人堂
Jun 13, 2020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