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台積電赴美投資之剖析與觀察
日前台積電發布消息,將赴美國亞利桑那州設廠,預計2021年動工,2024年開始量產。消息傳出後業界分析師馬上開始計算美國的人力素質與勞工成本、產業的聚落區位與供應鏈的完整性、美國的所得稅與會計制度等因素,將之與台灣的環境比較,結論出此舉並非是一個能夠增加利潤的投資計劃。
依照生
麥明晴
May 18, 2020


吳介聲/少一點,多很多:台灣宜務實看待荷蘭正名「在台辦事處」
荷蘭駐台代表紀維德(Guy Wittich)於4月27日宣布,將「荷蘭貿易暨投資辦事處」(Netherlands Trade & Investment Office)改名簡化為「荷蘭在台辦事處」(Netherlands Office Taipei)。紀維德意有所指地表示,
鳴人堂
May 16, 2020


張宇韶/「靠北蘇睏」涉貶抑女性:數位諸葛亮揭國民黨結構性問題
國民黨海選而來的數位行銷科技長「數位諸葛亮」在消失多日後,成立了臉書專頁「靠北蘇睏」,意在讓民眾以匿名投稿的方式,針對紓困政策表達意見。然而該粉專5月7日晚間上傳一則宣稱是「民眾」投稿的圖文,引發輿論撻伐
鳴人堂
May 16, 2020


「超前部署」的北市府「發言人群」!
台北市有一位正發言人,不過多數人應該不知道他是誰。三位副發言人戴于文、陳冠廷和黃瀞瑩。另外幾位陳思宇、林珍羽、李旻蔚和陳智函,雖然其中幾位堅稱他們並非發言人,而是研究員或是隨行秘書,但不論如何粉飾,工作性質全是媒體事務。
台北市政府網頁上顯示媒體事務組預算員額數雖僅有14人(不
孟買春秋
May 14, 2020


紓困申請書丟包,新北市府仍停留在……
武漢肺炎期間,台灣的中央疾病流行指揮中心(以下稱指揮中心)表現優異,「超前部署」一下變成慣用語。而探討防疫作為的本質,在指揮中心,依照《災害防救法》授權給衛福部對疫情做必要的控制,例如限制口罩出口、限制入出境、追蹤電子足跡,以及強制居家隔離等,這是一個非常時期要用非常手段的政策,
錢永旺
May 13, 2020


擺脫景氣衰退要靠財政、貨幣與金融整體協調的三駕馬車
俗稱武漢肺炎的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蔓延全球,各國為有效控制疫情擴散,陸續採取封閉式管理。在大封鎖(Great Lockdown)之下,全球經濟大幅衰退。尤其是歐美疫情快速擴散,加上國際油價重挫,全球金融市場劇烈動盪,恐慌指數(VIX)飆升至歷史新高。
各國政府
陳錦稷
May 11, 2020


疫情衝擊下旅遊業該如何絕處逢生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全球延燒,旅遊團入出境全面暫停,使旅遊業成為「海嘯第一排」的嚴重受創產業。面對突如其來的疫情,對世界各地的產業來說,就像沒有吹響的號角,便順勢展開的戰爭、沒有橫屍遍野的沙場,卻讓全球的產業哀鴻遍野,在短短的時間內,美股就在3月出現四次熔斷,由此可知
戴瑜霈
May 11, 2020


不要忘記傅正!──催生《傅正全集》的時代意義
傅正是台灣反對黨運動的健將,從1960年的「中國民主黨」組黨運動,到1986年民主進步黨的組黨,都可以看到他積極投入的身影。反對黨的存在是民主政治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傅正的付出對台灣民主政治的發展有重要的貢獻。 1950年代《傅正日記》的整理、出版是《傅正全集》的第一步。圖...
薛化元
May 10, 2020


吳介聲/「大內宣」翻船?不滿籲查病源,央視反控蓬佩奧卻引火自焚
中共官媒中央電視臺的節目《新聞聯播》,近期連續多日在數億觀眾眼前,嚴辭批判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chael Pompeo),飆罵之潑辣遠離外交尺度,規格之高為外交史上罕見,令中國內外輿論譁然。
鳴人堂
May 9, 2020


十分鐘看懂中國的數字貨幣
中國人民銀行宣布,要在深圳、蘇州、成都、和北京測試「數字貨幣」。這是全世界第一個國家介入的電子支付系統。新聞見報後,各方有不同的解讀,包括中國要用數字貨幣控制人民,或中國要建立「非美元」的國際支付系統。 為何中國政府要發行數字貨幣呢?只要給我十分鐘,我就讓你一次看到懂!
翁達瑞
May 8, 2020

從思維和決策模式看紓困政策
紓困政策如果有機會重新來過,政策思維如何設定?政策方案如何設計?
新冠病毒武漢肺炎covid-19發展至今(五月初),全球經濟趴倒。台灣由於及早警覺,封島鎖國的策略防疫成功,猶如病毒汪洋中的人類方舟,保有健康的國民和接近正常運作的經濟生活。這是另一個舉世公認的台灣奇蹟,是政府和
周奕成
May 7, 2020


老字號大同,市場派、公司派爭鬥背後的內幕
大同電鍋是老一輩的台灣人共同記憶,手握橄欖球的大同寶寶,在集團內轉投資相繼失利,董事長林蔚山鋃鐺入獄後,大同集團搖搖欲墜,市場派覬覦大同雄厚的土地資產,欲在股東會上力拼入主大同董事會,還請來「戰神」黃國昌擔任獨董,話題性十足,但公司派也不是省油的燈,直指市場派背後是財力十足的中資
藏紅花
May 7, 2020


搭上究責列車或歐中班列?──後疫情時期的中國與歐盟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4月下旬以隱匿疫情為由,公開呼籲全世界向中國求償後,義大利、德國等民間團體紛紛跟隨。但不久之後,一向被視為「對華強硬派」的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旋即在和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通完電話後,強調歐中
黃健群
May 5, 2020


遮蔽的福爾摩沙──台灣防疫如何被報導?
東方主義不只是西方在意識形態上對當前政治熱點區域的地理東方之假設、影像及幻想,也在於兩者間本應流動但卻被固化的歷史及文化關係,以及在研究方法上隱藏研究位置,作勢「中立」的知識取得及生產。
陳慧蓉
May 3, 2020


賀軍/失業大潮與糧荒風雨欲來?中共棄追GDP改推「六保」國策
在2018年美中貿易戰之初,中共首度提出「六穩」,包括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以及穩預期。如今為因應疫情衝擊,中共調整社經發展任務,將「六穩」強化為「六保」,並且取代「十三五規劃」中GDP成長的目標。
鳴人堂
May 2, 2020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