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福島核災10周年,亦是台灣能源轉型時
福島核災今天滿10周年。災區產業受到重創,環境汙染仍無法根除,超過四萬居民仍無法回到故鄉。同為地震國的台灣,福島核災後激發了社會的反核意識,2014年馬英九前總統宣示核四封存,2016年總統大選前,兩位當時主要政黨總統候選人也做了2025非核家園的政策宣示。同時,世界各國也...
陳秉亨
Mar 11, 2021

八月公投案將成2022年地方選舉前哨戰
黃捷罷免案失敗過後,部分藍營政治人物及支持者又再次發起罷瑤刪Q,意圖罷免台北市第一選區民進黨籍立委吳思瑤、台中市第二選區基進黨籍立法委員陳柏惟,但不僅只是罷免行動,今年8月份也將迎來重啟核四、禁止美豬進口及公投應綁大選三項公投案,在公投後不到半年,國民兩黨將會陸續決定競選縣...
陳健民
Feb 21, 2021

萊豬與台美賽局
蔡英文總統在新年對於美國含萊克多巴胺豬肉的進口議題上,強調這跟經濟開放有重大關係,因此希望台灣民眾諒解,而國內各豬肉進口商也挺政府,選擇不進口來幫政府暫時解套。然而,目前多數民眾在民意上仍然不支持進口,國民黨也順勢在這議題上極力反對美豬,包括推動連署公投、各黨黨部門口海報都換成反
王宏恩
Jan 7, 2021


「你的子宮不是你的子宮」提案不應交付公投
近日有團體向中選會提出所謂「心跳法案」的公投提案,希望修正《優生保健法》施行細則第15條1項,將目前對婦女人工流產之妊娠週數限制,由24週改為8週。日前本人先前亦應邀擔任本案公聽會之專家鑑定人,就本提案涉及之多層面議題提出見解,值此本案審查之際,本人認為有義務再次重申......
林志潔
Nov 13, 2019


反墮胎公投:寂寞、貧窮、少女與不平等
反墮胎公投已通過第一階段連署。有宗教團體推廣「青少年純潔運動」,在全國小學晨讀課有組織地恐嚇不守貞的危險。現在更進一步,訴諸立法懲罰不守貞。去年宗教團體反同公投一役,持續以劍橋分析政治公關公司的手法操弄資訊。甚至在投票所前分送指導投票的傳單,誤導年長選民。原先民進黨的支持者...
盧郁佳
Oct 13, 2019


要尊重心跳,請先尊重母親
身為一個母親,我(以及其他眾媽媽友們)看見自稱「心跳法案」的這個公投提案——要將人工流產限縮於妊娠8週內施行,都是錯愕且憤怒的。我們都是選擇了生育的人,都曾小心翼翼地走完孕期、帶著對生命最深的臣服與愛意生下孩子並盡力撫養,為何反對這個號稱「尊重胎兒生命權」的法案?...
劉美妤
Sep 30, 2019

給「反鐵籠公投」的遺忘書
這個禮拜日,國民黨將在台北凱達格蘭大道舉行一場名喚為「反鐵籠公投大會師」集會。關於集會理由,根據國民黨副主席曾永權說法,乃是民進黨修正《公投法》,讓公投與大選脫勾,閹割直接民權,讓鳥籠變成鐵籠,這是嚴重的民主倒退,全民無法接受云云
羅承宗
Jul 2, 2019

公投綁大選,要多少投票所才能準時投完票?
對於台灣來說,能看到公投綁大選衝高公投投票率當然是好事。但是選民沒時間好好蓋章、選務人員沒時間吃飯、一邊開票一邊投票,這些亂象也是我們希望避免的。所以這篇文章希望可以回答一個問題:假如我們希望可以所有投票所,都在投票時間截止前投完票的話,我們至少需要幾個投票所?
王宏恩
Jun 27, 2019

公投過後,台中人還在意空氣汙染嗎?來看看Google搜尋趨勢
國民黨台中市長候選人盧秀燕在選戰過程中,主打的議題也是換市長可以讓空氣換新。如今,新市長也正式上任五個月了。假如我們相信最傳統的民主理論,選民把他們對議題的重視轉化為選票、然後再由當選者落實民意,那我們應該可以看到台中市民持續關心空氣汙染議題,然後把這個議題視為評價盧秀燕市長的判
王宏恩
May 30, 2019


同婚案通過,期臺灣成為一個幸福的國家
5月17日這一天在同性戀平權運動上面有很重要的意涵,這一天是國際不再恐同日,何以會有這一天,主因在於1990年5月17日世界衛生組織在疾病分類上將同性戀自疾病給刪除了,此後,同性戀不被或者是說不該被視為疾病的一種,當然這只是將同性戀污名去除的一小部分,不代表同性戀者就取得跟異性戀
胡博硯
May 18, 2019


台灣需要更多公投嗎?
另一位老太太開始引經據典,你們台灣也有個女總統吧?我們的柴契爾夫人有句名言The referendum was a device of dictators and demagogues.(公投是獨裁者和煽動者的工具)。英國脫歐公投就是最好的例子!的確,脫歐公投前假訊息亂竄的結果就
孟買春秋
Apr 1, 2019


立專法未必是歧視,但必須朝平等路
反對同性婚姻者之所以不接受上述這層蘊含關係,在我看來,主要是因為他們認為,在法理上,這個「婚姻自由之平等保障」的邏輯也可以用來支持「多人婚姻制度」。他們質問我們:如果「不承認多人婚姻制度」的法律並沒有歧視那些想要成立多人婚姻關係者,那麼,不承認同性二人婚姻關係的法律為什麼就是歧視
謝世民
Feb 26, 2019

選後公投怎麼辦?
公投是為了催生公民社會;不是為了決定國家的大方針。尤其在現階段,台灣才剛擧步,從「前現代的社會」走出來,開始要過渡到理性成熟的社會。台灣人民對公共性的認識,還在萌芽階段。大量涉及國家大計的公投,沒有充分的公開討論,又不經過長時間的沈澱,會造成社會國家的大動盪。
去年10月間,我
黃武雄
Jan 7, 2019

2018公投過後:郝龍斌、黃士修給公民上的兩堂課
回顧歷史,台灣從1935年的「市會及街庄協議會員選舉」以來,對於選舉投票的實踐都是「選人」,由選民在選票上寫上候選人姓名或蓋章而完成。真正有法律效力、決定全國性公共政策走向的「選事」公投,也不過是這個世紀才發生的事情。直到2004年間總統陳水扁依《公投法》的「防禦性公投」條款提出
羅承宗
Jan 3, 2019


再談伊拉克庫德族公投
然而興奮之餘,過度浪漫化伊拉克庫德族迂迴曲折的建國之路,往往讓我們忽略背後真實的故事。公投的結果有93%支持獨立,但只有72%的投票率,雖不能算低,但仍有近三成的人反對獨立,至少是反對這個公投。自治區境內非克庫德族裔的比例,無法解釋這三成的不同意見。獨立公投一向不是建國的充分條件
李中志
Dec 17, 2018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