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書摘】《台灣對話錄1989-2020》
台灣史研究建制化後的發展趨勢 吳: 一九八六年,中研院台灣史田野研究室成立,可以說是台灣史研究正式建制化了。 一九八○年代中期台灣史研究建制化之後,明顯地出現幾個重要的研究主題。第一個明顯的主題,應該可以擧施添福教授的歷史地理學。施添福的研究不但帶動了他的一批地理系的學生,...
玉山社
Dec 31, 2020

食物、移民與味道:書評曾齡儀,《沙茶:戰後潮汕移民與臺灣飲食變遷》
「火鍋」(hotpot)在臺灣飲食版圖中的角色相當有趣,就印象所及,1980年代以降出現「韓式石頭火鍋」,以黑色砂鍋爆炒,再加入高湯品饌;爾後「日式小火鍋」(shabushabu)盛行,「個人化」品嚐鍋物的方式甚受不同年齡階層喜愛;「四川麻辣鍋」以花椒與各種中藥作為鍋底,刺激消費
郭忠豪
Dec 27, 2020


【書摘】《歌唱臺灣:連續殖民下臺語歌曲的變遷》
五、陷入崩壞狀態的臺灣農村 (一)農地改革、農村凋零與〈思念故鄉〉 1950年代初期在臺語流行歌曲空窗期即將進入尾聲,流行歌曲工業正好要復甦之際,臺灣又出現了別一個重大社會變遷。這個社會變遷發生在占臺灣人口數最多的農村,起因乃是國民黨的農村政策。...
衛城出版
Dec 25, 2020


【書摘】《「日本人」的界限》
第十章 內地延長主義—原敬與台灣 朝鮮發生三一獨立運動,不僅在言論界,也在政界中掀起風波。此時正好處於大正民主風潮當中,擔任首相的是首位出身平民,被稱為平民宰相的原敬。對原敬而言,因三一獨立運動而引發論壇對總督府的批判,給了他改革制度的絕佳機會。...
聯經出版
Dec 24, 2020


【書摘】《看得見的記憶──二十二部電影裡的百年臺灣電影史》
蘇致亨─侯孝賢,《尼羅河女兒》,一九八七 天才何以成群地來?臺灣新電影的生成條件 一九八七年,侯孝賢在蟾蜍山上拍《尼羅河女兒》時過了他的四十歲生日。與侯孝賢在楊德昌電影《青梅竹馬》搭檔演出的蔡琴(彼時剛嫁給楊德昌),還特別拎著蛋糕,到山上為侯慶生。同一年年初,五十多位關心臺...
春山出版
Dec 18, 2020


【書摘】《巴達維亞號之死》
自上次一別,巴達維亞城已大不同於佩爾薩特當時所見。這時是雨季,而始終令歐洲人很不舒服的當地氣候,這時來到最令人難以忍受的階段。巴達維亞仍然炎熱,但由於開始下雨,該城也是到處濕漉漉。夏季那幾個月下到城裡的雨水,平均將近六英呎(一千八百毫米),暴風雨暫歇而下一場暴風雨未來這段期間,天
左岸文化
Dec 17, 2020


【書評】斷裂與連續:評《現代醫學在台灣》
近二十年餘來,醫學史在台灣是個發展相對蓬勃的學術研究領域,投入的學者和研究生不少,研究成果亦可觀。就一個過去在史學界相對邊緣的專門領域來說,這種狀況不只反映學界潮流,也和醫學在台灣社會的地位、重要性與文化能見度有關。然而,學界成果大多分散發表在專門的期刊,少數帶有通史性質的著作則
李尚仁
Dec 13, 2020


【書摘】《半島之龍》
革命事業──潘佩珠
進入二十世紀之後,越南的抵抗運動產生了很大的轉變,比之前變得更加複雜。越南的民族主義者認為若只是推翻法國的殖民統治,並沒有辦法使越南重生並得到發展。事實上,反抗法國統治,反而有可能讓越南古老封建的王朝政治捲土重來。
八旗出版
Dec 11, 2020

【書摘】《沙茶──戰後潮汕移民與臺灣飲食變遷》
三、吳新榮的「沙茶」體驗與臺南「小豪洲」故事
本節將討論臺南仕紳吳新榮的飲食經驗以及臺南著名的「小豪洲」沙茶牛肉爐。在臺灣發展歷程中,臺南是最早開發的城市。十七世紀大航海時代「荷蘭東印度公司」(VOC)來到大員建立熱蘭遮城(後來的「安平古堡」),作為東亞貿易據點。爾後鄭成功在臺
前衛出版
Dec 10, 2020


【書摘】《民主的浪漫之路──雷震傳》
二、反攻無望論
一九五七年八月《自由中國》發表殷海光執筆社論〈今日的問題(二):反攻大陸問題〉,開頭即表明:
反攻大陸問題是大家最關切的第一個問題。這個問題是《自由中國》一切問題的基本關鍵。這個問題不談清楚,別的任何問題都得不到根本的解決。可是,我們相信,這個問題卻是大家最感
遠流出版
Dec 4, 2020


【書摘】《台灣足球60年》
第二章.木蘭足球
一,亞洲盃三連霸時代
一九七七年 木蘭出征一炮而紅
儘管後來組亞洲明星隊之議沒了下文,足協仍在一九七六年底重新選拔女足國腳。經過兩個月集訓,於一九七七年一月五日出征東南亞訪問比賽。這是我國首次派女足代表隊出國比賽,更是後來威名遠播的「木蘭隊」起源。
商周出版
Dec 3, 2020


【書摘】《移動的世界史》
東南亞的伊斯蘭化
安東尼.瑞德(Anthony Reid)堪稱當今研究東南亞商業史的翹楚。瑞德稱東南亞在一四五○至一六八○年之間為「貿易時代」。他主張在這個時期裡,東南亞的貿易呈現大幅度的成長。
學術上深受瑞德影響的傑夫.韋德(Geoff Wade),則將...
聯經出版
Nov 27, 2020


【書摘】《台語片的魔力》
白蘭女士本名「傅錦滿」,1956年報考中華影業公司演員,雀屏中選之後,公司負責人孔志明以其「蕙質蘭心」的特質,為她取了「白蘭」這個藝名,開啟了她不凡的演藝生涯。無奈,中華影業招募了她,自身公司體質卻不健全,一直苦無片子開拍。不過既然已經簽下白蘭,中華影業乾脆出借白蘭給其他公司..
游擊文化
Nov 26, 2020


【書摘】《真理的史詩》
III
大多數人的政治生涯都會遵循算術曲線,但尼克森的崛起是指數型的:三十三歲當選國會議員,三十七歲時獲得參議員席位。兩年後,他將當選副總統。
對於錢伯斯聲稱希斯是共產主義者一事,他緊咬不放地調查,過程經歷一連串媲美希區考克電影的曲折變化,包括在錢伯斯位於馬里蘭州的農場中..
馬可孛羅
Nov 20, 2020


【書摘】《反抗的共同體》
8 台灣篇
香港政府修訂《逃犯條例》,宣稱目的是為了把一名涉嫌在台灣殺人者(陳同佳)引渡到台灣。《逃犯條例》引起的反抗運動,結果對台灣政治以至二○二○年台灣的總統大選有相當的影響,影響了兩岸關係以及台灣在區域和國際上的自我定位和格局。這可以說是「蝴蝶效應」的最佳說明。
左岸文化
Nov 19, 2020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