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大疫年的人文省思:評《疫病與社會的十個關鍵詞》
本書是醫療人類學者劉紹華對於COVID-19疫情引發的社會現象的批判性回應,作者的研究領域主要是中國的傳染病,著作包括《我的涼山兄弟:毒品、愛滋與流動青年》以及《麻風醫生與巨變中國》等書。作者的研究獲得許多學術獎項,研究成果深受學界肯定。
春山出版
Nov 15, 2020


【書摘】《身分政治》
路德、盧梭、康德、黑格爾以不同的方式理解尊嚴。但他們都算是普世主義者,因為他們相信,基於人類追求內在自由的潛力,全人類的尊嚴是平等的。但爭取承認的要求常化為一種更特別的形式出現,圍繞在特定被邊緣化或不受尊重的族群尊嚴上。對許多人來說,需要被彰顯的內在自我不是一般人類的內在自我..
時報出版
Nov 13, 2020


【書摘】《南中國海:下一世紀的亞洲是誰的?》
第七章 台灣:亞洲的柏林
就像冷戰時期的柏林,台灣是與中國大陸涇渭分明的自由前哨站,又是整個西太平洋政治與軍事情勢的領頭羊。若是台灣的實質獨立受到中國的衝擊,美國的盟邦,從日本到澳大利亞將悄悄重新評估他們的安全地位,並且可能會調整姿態以接受中國的崛起。台灣身上所繫,不僅是它自
麥田出版
Nov 12, 2020


【書摘】《魔法師的年代》
「沒關係,我知道你們永遠也不會懂的。」一九二九年六月十八日,這場在英國劍橋進行的口試,也許是哲學史上最奇特的博士學位考試,便以這樣一句話結束了。口試委員由柏特朗.羅素(Bertrand Russell)與喬治.愛德華.摩爾(George Edward Moore)組成
商周出版
Nov 6, 2020


【書摘】《異見的自由:美國憲法增修條文第一條與言論自由的保障》
新聞媒體報導的自由
增修條文第一條的理念,自二十世紀中葉起牢牢抓住了美國人的想像。就連在言論爭議中,傾向採取壓制言論的保守派人士,現在都加入高舉表意自由的行列。民眾把「增修條文第一條」掛在嘴邊,彷彿憑這幾個字就能解決爭論中的話題。不過實情並非如此,言論自由與出版及新聞自由從來不
八旗文化
Oct 30, 2020


【書摘】《巨人:美國帝國如何崛起,未來能否避免衰落?》
寫於二○二○:臺灣版作者序
《巨人》出版至今已超過十六個年頭。前幾天人在紐約的編輯提醒我,我原來曾想把書名取作「盲眼巨人」。在當年,仍有人對美國佔領阿富汗與伊拉克抱持相當樂觀的態度,因此他認為取這書名太過負面。他當時甚至說服我,把副書名從我想要的「美國如何帝國崛起,未來能否避免
廣場出版
Oct 29, 2020


【書摘】《中國意識的危機》
第六章魯迅意識的複雜性
魯迅意識的特徵呈現著一種深刻而又無以疏解的矛盾與衝突,及因之而產生的精神上和思想上的緊張(tension):既全盤化地反傳統,卻又同時在理知和道德上肯定中國傳統中的一些價值。為了簡要論述,本文將以闡釋他所肯定的價值之一─念舊─以及在他生命歷程中對其原則的
聯經出版
Oct 23, 2020


【書摘】《大流感──致命的瘟疫史》
我們不能非常肯定感冒病毒是被某人從堪薩斯州的哈瑟克郡傳進福士敦軍營,可是間接證據相當有力。在一九一八年二月最後一個禮拜有紀錄說好幾個人從「感冒正猖獗」的哈瑟克郡去到福士敦軍營。他們到達福士敦軍營的時間大約是二月二十八日至三月二日之間,而營區的醫院紀錄是從三月四日開始處理感冒士兵。
台灣商務
Oct 22, 2020


【書摘】《當武漢病毒來臨》
江風甚急,他倆趕快折返。回家已凌晨3點,二大趕緊閉門上床,他明早還要上班呢。艾丁卻餘興未消,就開電腦翻牆,撥Skype 呼柏林的莊子歸。老莊的聲音來了,卻打不開視頻:「好久不見!艾丁,你回家了嗎?」
「沒有。」他沮喪道。接著簡要回顧了這些天的坎坷。
老莊詫異道:「還這麼凶險?」
允晨文化
Oct 16, 2020


【書摘】《艱困時代的經濟學思考》
愈來愈多經濟學家(和經濟評論者)擔心,人工智慧、機器人和自動化之類的新技術消滅的工作將多過它們創造的工作,許多工人將因此被淘汰,而工資占GDP的比例也將下跌。事實上,如今對經濟成長樂觀的人和對勞動前景悲觀的人往往是同一批人;他們都認為未來的成長主要將由取代人類勞工的機器人驅動。
春山出版
Oct 15, 2020


【書摘】《南方的社會,學》(上、下)
「南方」的多重意涵:一個世界體系的觀點 ⊙蔡宏政 「南方」語詞的出現與歧義 「南方國家」這個詞彙一開始是由一九八○年與一九八三年的一系列《布蘭特報告》所提出。該系列報告主要認為,除了紐西蘭與澳大利亞之外,北緯三十度以北的國家基本上都算是富裕國家(圖1)。而這些富裕國家主要具...
左岸文化
Oct 9, 2020


【書摘】《「漢文脈」在近代》
「支那」是不是蔑稱?該不該用?到今天,彷彿時不時地就要重複這些議論。一方面,這種各執一詞的爭論絲毫無法得到共識,但另一方面,卻也能夠看到一些論文,如川島真〈「支那」、「支那國」、「支那共和國」──日本外務省對中稱呼政策從外交史的角度展開翔實的史料分析,同時也具備了關照「中國」這個
群學出版
Oct 2, 2020


【書摘】《台灣外來語》
「無線電廣播」日語叫作「ラジオ放送」“rajiohōsō”,「收音機」日語叫作「ラジオ」“rajio”,一直到今天,我們台灣人還是有一大半人叫「收音機」為“lajio”。而「廣播」也一直以日本漢字「放送」台語發音為“hòng-sàng”。
「無線電廣播」大約1920年在美國開始
玉山社出版
Sep 25, 2020


【書摘】《超額徵收》
第六章超額徵收的行政管理
當超額徵收被認定為市政單位可以合法運用的政策,而且對其實施目的皆達成共識,剩下的就是重要卻棘手的行政問題,也就是該如何把超額徵收的一般原則轉化為實際的運作制度。市政府實施這個政策的權力應該體現在哪些方面?該受到什麼樣的約束?市政府該如何實際執行這個制度
遠足文化出版
Sep 18, 2020


【書摘】《印太競逐》
海上事實:中國的危險推進
但隨後的發展並不是如此。就在中國開始在離家很遠的海上合作執行打擊海盜行動的幾個月之後,一場完全相反的場景(對抗)就在它的家門口上演。南海和東海緊張情勢的故事,在別的地方說過很多了。但這次衝突的方式,和印太地區戰略競爭有所關聯,卻不是大家都能夠了解的。南
商周出版
Sep 11, 2020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