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燕子襲日,燕茹驚魂
2018年9月1日,人才剛抵達日本關西機場,全身現金和護照與證件即刻遺失。9月4日,21號燕子颱風襲擊日本,身為當時滯留在日本關西的人,持續展開了一場奇幻旅遊的兇度累積指數。 「這種事還是發生在我身上了!」 雖然在遺失現金與護照當下,心情感到非常震驚,上下來回奔跑空港查看是...
黃燕茹
Sep 24, 2018

麵包VS.愛情:中國「居住證」與台灣人「用腳投票」課題
2014太陽花運動之後,中國對台灣的經濟統戰策略,已從在集體層次對整個經濟體、特定產業的收編,逐漸轉變為在個體層次對企業、個人的吸納,並傾向繞過執政當局和協力政黨,直接訴諸社會大眾。從「三中一青」、「一代一線」,到今年初的31項「惠台」措施,再到本月初的「港澳台居民居住證」...
黃兆年
Sep 23, 2018


酸民的養成過程
三十年前,當像usenet這樣原始的網路社群都還熱鬧滾滾的時候,其實酸民現象已經處處可見。真正說起來,台灣不過是現象特殊,有批踢踢這種高度集中的環境滋養著這樣的文化(參見維基百科和 PTT鄉民百科的條目。這不是筆者個人的批評。)...
梁國淦
Sep 20, 2018

如何看待促轉會風波?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簡稱促轉會)副主委張天欽在該會一場內部會議中直指國民黨新北市長參選人侯友宜「就是轉型正義最惡劣的例子」,表示「這個如果沒有操作,很可惜」。此番發言被解讀為張天欽欲以促轉會擁有的權力,動用資源打擊政敵,而在會議錄音檔被當時在場的該會副研究員吳佩蓉爆料後引發...
西區老二
Sep 19, 2018

重新呼喚民間力量挺轉型正義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副主委張天欽在非正式的內部會議中發言不當,被錄音流出,透過《鏡周刊》報導,立刻成為一枚投向民進黨政府的炸彈,在這選舉年的多事之秋再多一事。此事重創促轉會的公信力,可能讓這個剛起步的任務型機構的前路艱辛。然而近日的紛擾也是個讓促轉會向社會大眾說明正在從事的工...
王昭文
Sep 18, 2018

逼死大阪代表處長背後的集體無知
日前因燕子颱風襲日,致使關西機場暫時關閉,後續衍生的旅客交通問題,竟一路演變成台灣國內的政治爭議,最後導致大阪代表處處長蘇啟誠以死明志。此一遺憾事件,代表著台灣社會當前仍不足以成熟應對假新聞的侵擾,也意味著在民心士氣方面,可能產生的國家安全漏洞。...
陳子瑜
Sep 16, 2018

促轉會觸礁,如何再促轉?
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副研究員吳佩蓉對《鏡傳媒》爆料,副主委張天欽在內部會議表示,侯友宜的案子「不操作可惜」,並對張天欽意圖在台灣推動除垢法表示不滿。事件經過媒體披露後,府院高層表示發言不妥,在野黨派與媒體名嘴齊聲批評,張天欽旋即請辭獲准,吳佩蓉也在揭露身份後辭職,接著在會議中...
沈榮欽
Sep 16, 2018

國民黨的慰安婦解決方案是無效的
近來,國民黨與統派藉由立慰安婦像炒作慰安婦議題,再次佔盡各大媒體版面。並透過挾持慰安婦的道德正當性、假意替慰安婦發聲的作為攻擊、逼當今的執政者表態。不難想像國民黨要利用慰安婦議題恢復自己(因為威權統治在今日被清算而)僅剩無幾的正當性,並以消費慰安婦議題來動員過去在黨國威權時...
陳信仲
Sep 12, 2018


營利不是居住市場的唯一上帝
安得廣廈千萬屋,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嗚呼!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吾廬獨破受凍死亦足! ──唐‧杜甫《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千年前杜甫的感嘆,千年後居不易仍舊戳中社會的痛處。千百年來,居住也只是求一處安穩棲身所,但市場機制的標籤價格以及由上而下整合生產、流通及消費...
洪敬舒
Sep 10, 2018


我看第一市場改建爭議
我曾應柯市長之邀,擔任台北農產公司董事,以我第一線理解北農及一市營運經驗,跟各位分享我對於一市改建的看法。目前大台北地區有4個果菜批發市場,分別是台北的一市(在萬華)、二市(在濱江),新北的三市(在三重),和新成立的板橋市場。...
楊儒門
Sep 6, 2018


台北市長選戰的一齣穿越劇插曲
話說本週一(3日)早上,正當我吃著早餐配報紙時,忽然看到全版的廣告以及大大的台北市長柯文哲大頭照,仔細一瞧,瞬間以為自己是不是在咬火腿時觸碰了什麼神秘的開關,穿越時空回到2014年。因為眼前的廣告內容,正是當年被國民黨視為至寶,要給柯文哲一刀斃命的法輪功器官仲介疑雲。...
陳子瑜
Sep 5, 2018

為什麼你應該關心居住證問題
2018年8月16日中國方面宣佈 ,將發給港澳台居民「居住證」,作為在中國國內的身分證明。「居住證」編碼形式與中國公民身分證的號碼相同,採18碼,依其國家標準編制。凡在中國國內居住半年以上,有合法穩定就業、住所、連續就讀條件之一者,皆可「依據各人的意願」,憑五年期台胞證申請...
宋承恩
Sep 5, 2018


「天然獨」一點都不簡單
台灣價值仰賴於各個族群之間的碰撞、抗衡、合作以及政治與道德在公共哲學上的競合。然而,年輕族群經常被社會幼體化,被認為經驗和立場不夠堅定到可以形成政治自覺,再加上社會不願意脈絡性的了解新世代的年輕人在想什麼,於是誕生了「天然獨」。...
朱震
Sep 4, 2018


尿布與大聲公都不可或缺:「歐巴桑」現身的時代意義
太陽花運動之後,理念的極限? 本次投入大量候選人參選的準政治聯盟「歐巴桑聯盟─生活政治小民進擊」,事實上是從全台各地的「親子共學團」系統轉型而來。圖片來源:「歐巴桑聯盟─生活政治小民進擊」粉專 2014年年初,長期主張美國應協防台灣的現實主義政治學者John...
畢慕瑜
Sep 2, 2018


充實兩岸論述內涵,才可能和柯P較量
不同的民調都在反映,柯文哲在台北市長選舉處領先狀態,年輕人的支持度遠遠拋離丁守中、姚文智,而在信任度方面,柯文哲比蔡英文、賴清德、朱立倫還要高,這些領先度已不是單單一句「紅P」、「柯粉」、「網紅」就可以解釋清楚的情勢。圖片來源:達志影像/路透社...
張秀賢
Sep 2, 2018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