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關於中港情勢與台灣的幾點思考
對台灣來說,除了關注中共會如何處理香港問題外,這個過程可能的延續時間及其發展過程、台灣在香港利益會受到何種影響、未來的兩岸關係會出現什麼衝擊、台港互動會如何演變、其對美中台關係與對印太局勢的影響等,都會是需要注意的問題。
賴怡忠
Aug 20, 2019


美共對抗,香港引爆
川普忽然一反之前對大規模香港示威的「噤聲」,開始對香港問題頻頻發推。為什麼會出現這一連串出人意表的動作?這些動作會如何影響到接下來的美共角力?處於對抗前線的香港人該如何應對?
趙君朔
Aug 19, 2019


這才是港人真正的靠山
聯合國人權高級專員Michelle Bachelet日前(13日)終於針對情勢越趨嚴峻的香港反送中條例運動發聲,指出「根據可信證據,香港執法人員使用『低致命武器』時違反國際標準及規範。」並希望香港政府立即調查相關事件。
施逸翔
Aug 19, 2019


央視有個好萊塢:後反送中的中國劇本
一九六九年的好萊塢,二○一九年的香港,天南地北相隔五十年,有什麼共通之處?
盧郁佳
Aug 18, 2019


張宇韶/何以國民黨始終在香港反送中議題進退失據?
香港反送中運動持續加溫,在北京與港府誤判情勢下,此一社會運動早已超越港人對於司法獨立與人身安全的訴求。除了是累積近年來反基本法23條、反國教、雨傘革命的社會能量,同時也是對一國兩制與香港未來前途的高度隱憂。
鳴人堂
Aug 17, 2019


危城之夏,香港新史
六月初香港百萬人上街反《送中條例》時我尚未回到香港,在鳥語花香與世隔絕的南法讀香港抗爭只覺不可思議,很難設身處地。回港隔日參加了616遊行,做夢也沒想到當天有兩百萬人上街,而香港人口不過七百多萬。這場勇敢且驚心動魄的運動就此展開,至今未有平息的跡象。
孟買春秋
Aug 14, 2019


台灣看待香港「反送中」運動的四個謬誤
反《逃犯條例》修訂運動(「反送中」)自6月9日百萬人遊行以來已經逾兩個月,情勢愈演愈烈,尚不知如何收場。運動不僅吸引全球的目光,也強化了台港兩地社會的互動。在這種持續關注香港情勢的氛圍之下,卻也見到許多脫離香港現實的可能謬誤觀點,值得討論與澄清。
葉國豪
Aug 13, 2019


手搖飲的反叛,崩解中的台灣
近來由於香港反送中抗爭,許多在香港的台灣知名手搖飲料店紛紛表態,「中國台灣」逐漸成為品牌故事的起手式,贊同「一國兩制」更是時勢所趨下的求饒詞。
歷經前一波台灣藝人的效忠潮以後,台灣的連鎖企業也群起效尤。怎麼了解這個現象的意義呢?
陳信仲
Aug 12, 2019


英勇睿智的香港人即將開啟時代巨變
6月9日開始發生在香港的一連串大規模抗議其實也悄悄的寫下了多個空前的歷史紀錄,而且整個行動毫無停歇之勢,到底香港人是如何的造了歷史,接下來又會對香港、背後的中共甚至整個世界產生什麼衝擊,就是本文要探索的主題。
趙君朔
Aug 5, 2019


「反送中」抗爭下的香港電視新聞
南韓民眾從媒體上看到警民衝突的影像與報導,也意識到:與香港的近況相較,2016年底南韓群眾發動燭光示威,要求朴槿惠總統下台,根本算是「小兒科」
楊虔豪
Jul 31, 2019


打不倒的香港
回到家打開電視正是上環鎮暴警察攻擊最猛烈的時候,畫面上盡是煙霧瀰漫,聽見的是槍聲隆隆。鎮暴警察每丟幾個催淚彈,就看見蒙面帶著手套的年輕人一躍而上,或是徒手把煙霧彈丟回去,或是拿著寶特瓶試圖澆熄,或是用交通三角椎蓋住再連忙跳開。
這和天安門有什麼兩樣?
孟買春秋
Jul 29, 2019


圍繞香港白衣黑幫的血色之謎
7月21日(星期日)深夜發生的元朗恐怖襲擊案,有疑似鄉事勢力與黑社會暴徒在元朗地鐵站周邊無差別的襲擊市民,造成至少45人受傷。
然而整個事件疑點重重,一方面顯示我們對香港新界地區的政治了解有限;另一方面流言與陰謀論四起,將牽動反《條犯條例》修訂運動的走向。
葉國豪
Jul 25, 2019


香港政治經濟的今生:擁抱祖國竟是如此的痛苦?
為何在特首已經決定無限期暫緩《逃犯條例》的修訂、兩度召開記者會向公眾道歉、甚至親口說出”The bill is dead”後,香港的民怨不但沒有平息,還頻頻發生和警方的暴力衝突。
其深層的原因在於,已經胎死腹中的《逃犯條例》,可以看成是一國兩制一路崩壞的最高點......
趙君朔
Jul 22, 2019


吳介聲/《黑鏡》劇情成真?社會信用體系即將籠罩香港
縱使反送中運動已經推遲「逃犯條例」的修訂,中共於部分地區實施約5年的「社會信用體系」其實已悄悄進發香港。該體系配合數位監控,對700萬香港居民佈下更嚴密的天羅地網,值得關心香港民主之人士注意。
鳴人堂
Jul 13, 2019


醫學與殖民治理──談《香港西醫發展史》
香港浸會大學的歷史學者羅婉嫻在《香港西醫發展史》開宗明義地表示:「西醫在亞非國家的傳播,與帝國殖民活動有密切的關係,例如西醫在台灣和香港的發展,正與日本和英國在兩地的殖民有關」。這句話反映的不只是作者近年和台灣醫學史學界的積極交流,更是近年國際醫學史研究的潮流。
李尚仁
Jul 12, 2019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