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奪回勞動與教學的尊嚴
十年前,「兼任講師」很多時候是業界上的資深人士。他們有非學術的業界工作,然後以「兼任」的身分來到高等院校教授業界第一線的專業知識。而研究助理在過往通常是大學生或大學畢業生,他們期望報讀研究所課程,而研究助理的工作正好提供了了解學術研究操作的平台。但是放眼今天的港台兩地,「兼任講師
王潔瑩
Oct 21, 2018


香港高鐵與邊界政治
香港沒有軍隊,依仗中國解放軍來維持其權力來源和運用,邊界定義權力也手握在國務院手中,由《中英聯合聲明》以及後來基於聯合聲明的共識而寫成的《基本法》所維持,成為一國兩制維持二十一年的法律基礎。基於歷史原因,中國與香港截然不同的發展路徑就成為兩制差異的開端,直至今天兩地的法律條文、實
張秀賢
Oct 17, 2018


台灣對港應走務實路線
外國對香港不是從政治視角作主要考慮點,而是從經濟角度來研究香港在經濟方面是否能夠維持一個貿易政策自主、資訊自由流動,以至資金、貨物是否能夠如常自由流出等方面,來考慮整盤香港政策。圖片來源:Pixabay 數星期前來過台灣,跟不少朋友談過他們對香港的一些想法,當然很多都覺得香...
張秀賢
Jul 31, 2018


北方來的阿爺們真的理解香港人嗎?
《中國香港》一書霸氣凌人、殺氣騰騰。香港知名評論者陳冠中稱其為所謂的「中國天朝主義」主張。圖片來源:商務印書館官網 香港人常用粵語的「阿爺」稱呼北京派來的官員,名義上他們只是負責中央政府與特區政府之間「聯絡」,但實際上卻主導了香港政治的重大決定。許多駐港官員不懂粵語,也不想...
何明修
Jul 11, 2018

雨傘運動後──香港「七.一」大遊行的挑戰
今年「七.一」遊行的主題是「結束一黨專政,拒絕香港淪陷」,反映了在強大的中國因素影響之下,民眾對「一國兩制」的信心不再。圖片來源:葉國豪攝 如何可以在三個小時中漫步在街頭,感受人與人密切的交流,體會一個城市的生命力與脈動,它的不完美和憂愁? 在香港,只有「七.一」大遊行。...
葉國豪
Jul 8, 2018


香江六月飛霜
在6月11日,參與2016年「魚蛋革命」的梁天琦被依暴動罪判刑六年,另一名被告盧建民則判七年。這樣重判是出乎預期的,原因在於梁天琦先前已經主動回港投案,並且已經被監禁四個月;相對於此,同樣是參與本土民主前線的黃台仰則是留亡海外,據傳目前是歐洲尋求政治庇護。在先前,香港各界紛...
何明修
Jun 13, 2018


劉以鬯給香港歷史添加註釋
香港文學大師劉以鬯於2018年6月8日下午2時45分逝世,終年99歲。 在筆者看來,劉先生的99歲生命,也許比100歲這個數字還要完滿。99這個數字充滿很多可能性。正看倒看,都有意義。這兩個阿拉伯數字也很有趣,就如同孩子手中的魔方,如果我們將裡面的元素翻來覆去,會得到不同的...
王潔瑩
Jun 12, 2018


六四前夕的香港:一場關於記憶的無聲內戰
今年是六四事件29周年,主題是「悼六四,抗威權」,然而關於如何在香港繼續傳承六四的記憶,卻受到支聯會(香港市民支援愛國民主運動聯合會)、本土派乃至左翼之間的爭議而備受挑戰。 誕生在後「六四」甚至後九七的香港年輕一代,多強調本土認同,以爭取民主為優先,更在乎包括捍衛廣東話與繁...
葉國豪
May 29, 2018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