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當你不能夠再擁有的殘酷預言──追悼張國榮的電影和他的香港
2003年4月1日下午6點43分以後的每一分每一秒,我們少了一個朋友。 我們都記得聽見2003年4月1日下午6點43分發生了什麼事的那個時刻。我們都記得那一瞬間,世界停了下來;以重力加速度,撞擊你的臉頰,那樣地停了下來。只有那些長在1990年代青年的眼淚,還在墜落,墜落。直...
石牧民
Apr 8, 2021


中國吃的其實是「日本鬼子」那套
中國來了,或者說,中國「又」來了。新疆強迫勞動的指控,促成惱羞成怒的中共當局、官方媒體與小粉紅的聯合「撒野」、對香港、台灣頻繁的恫嚇行徑、向國內「中國不吃這一套」的喊話…近年來幾乎是錄影帶倒放一般,惡鄰週而復始地張牙舞爪,想必對住在台灣的人,除了煩不勝煩的厭膩之感外,也有幾...
陳信仲
Apr 5, 2021


再會了,香港民意
中國人大第十三屆第四次會議,在三月中通過修正香港的選舉制度,在特首方面,選舉特首的選委會增加到1500人,但是細部修正全部針對民主派,民主派較占優勢的派別人數都減少或讓資格取得更為困難。更糟糕的是關於立法會,原本立法會有70席,35席是直選,改成90席,僅有20席直選。...
王宏恩
Apr 1, 2021

從辛丑條約到架漏牽補
歷史教育的目的 記得小時候我們的教科書對於義和團的記述是負面的。從庚子拳亂、八國聯軍、到辛丑條約賠款,這些事件都被當做是中國滿清政府昧於世界局勢,敵視近代進步主義的結果。如果説歷史學是要讓讀歷史的人可以從中得到教訓,那麽我想當年我所讀的中學歷史課本在相當的程度上是教給了我們...
李弘祺
Mar 29, 2021

習帝登基路上的石頭──香港必須碾平
每年三月在北京召開的人大、政協「兩會」,全稱分別是中國人民代表大會(簡稱「全國人大」)和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簡稱「全國政協」),前者的法律地位是中國的國會,而後者則是遺留自1949年中共建國前夕的一項政治擺設品。 說全國人大是中國國會,千萬不要誤以為它代表中國民意。因為按...
李福鐘
Mar 17, 2021

除了團結抗中保臺別無活路
中國人大會議被八卦新聞淹沒 中國全國人大繼去年6月香港《國安法》後,於上周四(3月11日)表決通過《關於完善香港特別行政區選舉制度的決定》,確保「以愛國者為主體的『港人治港』」的原則,加強對香港候選舉人資格的管控。至此,香港的言論自由和自由選舉已徹底名存實亡,中國政府也無意...
黃涵榆
Mar 17, 2021


香港1月6日大搜捕——北京政權自我懷疑的可笑舉動
1月6日清晨,超過五十名香港政界人士被上門拘捕,警方以他們參與 2020年7月間舉行民主陣營初選,而被控違反《國安法》,涉嫌顛覆國家被捕。提出和協調初選制度的前港大法律教授戴耀廷亦被拘捕;包括被委託進行民意調查的香港民意研究所主管鍾庭耀亦被帶走協助調查。四家媒體公司亦被警察持法庭
盧斯達
Jan 8, 2021


認為總辭愚蠢和自毀的泛民,最終還是被迫總辭
剝奪選舉資格的大動作,在 2016 年已經出現,主要受害者是港獨派、本土派和自決派,從來不斬到傳統泛民。當時很多溫和派認為,是受害者的主張太過激進、不懂玩政治,所以才被北京抓到辮子,在其他陣營出事的時候,他們甚至會幸災樂禍,高呼活該,是「自取其敗」。於是種下了兩邊民眾今日...
盧斯達
Nov 15, 2020

難民問題向來是個棘手的問題
如果大家有興趣到Google去搜尋難民兩字,你會發現搜尋出來的新聞都是歐洲難民的新聞,尤以德國大量接受難民的政策新聞,與總理梅克爾為此事所承受的責難或者是讚許最多。
難民這個議題,是一個古老的問題,但全球難民人數在這七十年來逐步的增加,到了去年已經將近七千萬人,這個數字是歷年來
胡博硯
Sep 14, 2020


台灣視角看美中對抗:(二)新冷戰會成局嗎?
「新冷戰」這個詞在幾年前出現時,許多人嗤之以鼻。但短短幾年,已經成為全球主流媒體的流行語。
要評估新冷戰的虛實,必須先分析美中對抗局勢。大致上,目前美中對抗有三個不同走向:(1)持續性的對抗拔河狀態,(2)新冷戰,(3)熱戰(亦即爆發戰爭危機)。
美中對抗格局已經形成,很難在
吳介民
Sep 10, 2020


除了馴服香港,《國安法》旨在輸出一套普世適用的新文明秩序
台灣人首先當然像其他國家一樣,要固守自己的傳統,避免完全落入左岸聖王管轄,要以香港為戒;而香港也會產生一些數量不多的難民,英美世界將會吸收一部分,而台灣的條件未必像加拿大英美之類,也有敏感的國安疑慮,具體如何審查,當然是台灣人民的主權事務,不過不少人都覺得,先為緊急個案和支持民主
盧斯達
Jul 7, 2020


吳介聲/「嚴重關切」已無用?國際集結抗議港版國安法,仍難解香港困境
針對中共人大會議於5月28日強行通過「港版國安法」立法決定,對香港以及國際社會造成負面衝擊,七大工業國集團(G7)成員國外交部長,以及歐盟外交高級代表於6月17日發表聯合聲明,呼籲中共撤回港版國安法。
鳴人堂
Jul 4, 2020


喪鐘為習近平而響
從2020年七月一日開始施行的香港《國安法》(全名《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法》)條文公布後,在全世界引起軒然大波。一部為單一特定目的立的專法,全文居然接近萬字(不含特首林鄭月娥的公告為九千五百多字),深文周納可想而知。
雖然很多法律專業人士從各種角度解析這部法
黎時潮
Jul 3, 2020

吳介聲/多國政界組「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抗中,台灣宜爭取合作
為聯手制衡中共在國際社會日益專橫、威脅民主自由,來自8個民主國家以及歐盟的近20位國會議員及政界人士,於6月4日成立「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nter-Parliamentary Alliance on China, IPAC),成立之後短短一週,已有13個國家的百餘位人士參與
鳴人堂
Jun 20, 2020

台灣「香港人道救援行動方案」的考量與影響
隨著北京欲透過全國人大將《港區國安法》直接在香港實施,客觀上不僅延續了長達一年的「反送中」抗爭,更在國際社會引發許多關注與爭議。台灣各政黨罕見的對此發表共同聲明,抨擊北京嚴重破壞「港人治港,高度自治」承諾,立法院成立跨黨派的「台灣國會香港友好連線」,蔡英文政府甚至宣稱將公布具體的
葉國豪
Jun 19, 2020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