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政黨都是輸家,人民有智慧──2020大選雜感(上)
這次大選,國民黨表面上看來沒輸,民進黨某個角度甚至還獲得超乎預期的勝利,但在我看來,兩黨都輸了,都沒掌握到該大贏而未能贏的難得契機。勉強能算贏的,大概只有柯P。而真正的贏家,則是有幸蒙天眷顧,但本身也充滿智慧與能動性的台灣人民。
湯志傑
Jan 19, 2020


我從海外返台投票了!
前一次大選回台,是在2000年第一次政黨輪替時。當時我派駐新加坡路透社,回台主要是支援選舉報導,順便投票。像我這樣的人應該不少吧?不見得住在國外,只是不住在戶籍地,和朋友談及政治總有意見一定不滿,卻從來不覺得有什麼返鄉投票的急迫性,天時地利人和再說吧,反正也只是一票......
孟買春秋
Jan 10, 2020


台灣,一個比香港險惡的地方
許多香港朋友藉著《返校》重新認識台灣。在他們眼中一切緩慢靜好的島嶼,原來曾經有過在世界上長度數一數二的戒嚴歷史。
但是電影裡的一句話:「你是忘記了,還是害怕想起來?」竟成為在各大社群媒體上蔓延的迷因(meme)。這句台詞精準而貼切地概述了轉型正義的艱鉅的工程中,最核心的兩個課題
吳易叡
Jan 9, 2020


香港離心後的中國
先說一個冰冷的數字,香港自6月至9月間,有256宗自殺案加上2537具「屍體發現案」,超出5年內同期數據,數字不尋常地高。關於抗爭者被政權「處理」,在香港已不是都市傳說,而是共識。
盧斯達
Dec 25, 2019


反政治顛覆與堅守民主是相互呼應,並未矛盾衝突
近日隨著民進黨立院黨團的《-反滲透法》進展,朝野再度發生大辯論。國民黨在公聽會上提出「沒有主管機關」、「境外敵對勢力、武裝對峙團體」等定義不明等對法條的技術性質疑,但最後採取全面抵制,指控這是戕害民主自由的惡法。
賴怡忠
Dec 24, 2019


「一中原則」下台灣《難民法》制定的兩難
了因應香港的情勢或膠著的選情,台灣各黨派也開始強調訂立《難民法》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否則台灣並沒有辦法達到實質撐港的效果,甚至直言:強調支持香港不過是執政者說說而已,只是在販賣亡國感、吃香港人血饅頭等等。
魏彥林
Dec 20, 2019


美麗島事件四十年:有終局之戰嗎?
網路流傳押解大批被綁青年列隊入火車北上的影片。倖存者身心嚴重受創,兩位藏匿理大者,被社工發現時,精神狀態已無法言語。犧牲慘烈,人稱「終局之戰」。 但世上真有終局之戰嗎?
盧郁佳
Dec 8, 2019


香港抗爭,北京可能的反撲會是……
香港區議會選舉,非建制派大勝、親北京派大敗,對於各個博弈方來算,都是一個不約而同的減壓閥。自覺大勝的非建制選民,誠然都不認為任務已經達成,但客觀上是持續了半年的高強度動員,平時不涉政治的善男順女,也不知不覺感到走完了一個理程碑,心理和肉體的疲勞也正式浮現。
盧斯達
Dec 6, 2019


對香港近況的再思
在我看來,林鄭一早就應該與中聯辦交涉,及早和緩衝突的力道。現在落得兩位都失去中央的信任,真是早知如此,何必當初。這一個多禮拜以來,港府的決策終於開始反映出一點彈性,略略表現出「一國兩制」原來應該有的做法。
李弘祺
Dec 5, 2019


面對香港示威南韓朝野「冷熱」溫差的背後……
香港示威爆發至今近6個月,在韓港人非常積極組織聲援活動,試圖向南韓社會說明香港的主流意見、港人處境、一國兩制日漸限縮及五大訴求為何等等,其實已得到韓媒相當程度的關注,許多南韓市民團體也開始串聯,表達對香港時局的憂慮,力挺香港民眾爭取正義與民主。
楊虔豪
Dec 4, 2019


台灣人!絕不能見了棺材才掉淚!
一年多來台灣輿論對於民主防衛的討論、對於資訊戰的認識與研究、以及香港人流得遍地的鮮血,應該足以讓台灣人警覺,在明年的大選之前作出決斷,並通過相關防堵中國滲透、介入台灣政治領域進而摧毀民主的相關法律。
陳信仲
Dec 3, 2019


泛民勝出區選的意義與挑戰
而甫結束的區議會選舉卻讓人感受難得的振奮與新氣象,包括民主黨、公民黨以及新民主同盟等泛民主派取得了高於預期的席次增長,在應選452席中當選了389席,佔86%強,首次在區議會中形成過半優勢。前所未有的大勝,既有堅實、清楚的民意走向,也有難以再次複製的時勢與結構條件,這「超現實」的
葉國豪
Nov 26, 2019


香港逆轉勝的初步:區議會選舉的意義
眾所矚目的香港第六屆區議會選舉結果順利揭曉,之前一向在基層選舉中居下風的民主派不出意料的獲得輾壓式的勝利,贏得了全部452席中的388 席。這場選舉的結果還有什麼其他值得注意的地方、選舉後新的區議會生態會如何影響香港的日常政治運作以及之後的街頭抗爭,就是本文要探討的主題。
趙君朔
Nov 25, 2019


吳介聲/香港變局,危在旦夕?澳外長籲港府加強獨立調查
澳洲外交部長佩恩(Marise Payne)11月14日發表正式聲明,代表澳洲政府對香港警民衝突升級表達「深感關切」,呼籲香港警方對示威者活動的反應應該符合比例原則,支持對港警鎮壓行為進行獨立調查,強調「和平解決衝突」對香港以及澳洲的發展至關重要。
鳴人堂
Nov 23, 2019


反送中的廣東話,太陽花的弱母語
看新聞報導,在街頭訪問任一蒙面年輕人,全都可用廣東話(香港粵語)侃侃而談,更不要說記者會的公開發言,義正詞嚴,慷慨激昂。相對的,參與太陽花運動的青年們,幾乎都用台灣華語發言,還標榜用三十五國語言向世界播送。
鄭順聰
Nov 21, 2019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