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贏家是台灣人民。圖片來源:達志影像/美聯社
這次大選,國民黨表面上看來沒輸,民進黨某個角度甚至還獲得超乎預期的勝利,但在我看來,兩黨都輸了,都沒掌握到該大贏而未能贏的難得契機。勉強能算贏的,大概只有柯P。而真正的贏家,則是有幸蒙天眷顧,但本身也充滿智慧與能動性的台灣人民。
多數評論雖一致指出大環境或結構因素的重要性,卻很少討論到過程、時機與行動者的選擇所造成的關鍵影響。我認為,惟有好好反省一路如何走來才造成這樣的結果,我們才能真正從中汲取堅定未來走向的教訓。
說國民黨未能趁2018年地方大選的勝利,在討厭民進黨成了最大黨的時候趁勝追擊,以致該贏未贏,比較直觀,也很容易理解。但今年韓國瑜不論是得票數或得票率皆高過2016年的朱立倫,保全了基本盤,怎能算輸呢?
且容我把時鐘倒轉一下,當韓以外省「庶民」之姿,在中國協助下成功入主高雄,國民黨的確一片形勢大好。事實上,這不只是國民黨的成功,更是共產黨的成功。對中共來說,這既是初試啼聲的隱形戰、滲透戰的勝利,可順勢放棄只會造成反效果的文攻武嚇,而且要駕馭原無基層實力,跟權貴或菁英也都沾不上邊的韓國瑜,自比要操控馬、連、朱、郝、吳等人容易多了,再不濟也可分化國民黨,增加談判與影響的籌碼。
幸或不幸的是,隨著韓流刮起旋風,馬英九敏銳地嗅到了既有權貴集團被架空或被替代掉的危機,不惜以前總統的尊貴之姿立馬跳出來倡議總統任內從不敢提的統一選項,搶著當中共在島內的代理人,以維持其盟主的地位。所以,我們不能完全說是中共對台系統和習近平誤判情勢,而真的是天意眷顧,以致習大大接著才會赤裸裸地講出九二共識就是一國兩制的真話,直白揭露國共合謀台灣的真象。
藍營主流雖不敢直接附和,但勝選的結果令他們篤信台灣人民要的只是發大財,於是選擇繼續擁抱九二共識的神主牌,過程中亦未見有藍營知識分子敢逆鱗批判,一定程度可說已種下敗因。一直要到選戰晚期才驚覺不對而試圖脫勾,但既定印象早成,為時已晚。何況儘管邱毅後來被請出列,但吳斯懷、葉毓蘭之流仍穩居不分區立委的名單中,顯示這是國民黨系統性的問題。選輸後青壯派才發難,不過是權鬥的手法,只想打順風球而已。
韓國瑜是空話高手。圖片來源:達志影像/路透社
因此,儘管政治本就是門買空賣空的藝術,藉說得一口好聽的理想藍圖或空話來籌措或騙得執行的權力,而韓國瑜更是箇中高手,但再無不當黨產可供自如運用的國民黨,在總統大選中最後也只能走向飲鴆止渴的惡性循環,擁抱高凝聚力的深藍基本盤,選擇與年輕的未來世代為敵。不過,政治本就是各為己謀,合縱連橫的過程。會走向這樣的結果,似也不令人意外。
畢竟,民主政治的選舉節奏,原就易助長短期的利益計算。不論韓是基於個人的野心、被動勸進抑或收到暗示或鼓勵,在經過與郭、王、吳的一番角力與風雨勝出後,他也只能複製自己的成功經驗,而無法快速進化。可惜的是,韓在競選過程中的諸多可議行徑,卻少見藍營進行自我批判,以圖少輸為贏及日後翻盤的機會,最終甚至紛紛選擇歸隊,一敗塗地之勢幾年內怕難以逆轉。對比當年所謂親綠學者呼籲貪瀆的阿扁自行辭職下台來看,欠缺自我反省與檢討的機制,或才是國民黨的致命傷。
早期國民黨其實不缺人才培養的機制,但講究論資排輩,又充斥著省籍歧視,而更根本的問題在於,經此機制磨鍊後,多半已失去叛逆性。令情況更惡化的是,隨著民主化到來後的時移勢遷,不但這套機制日趨瓦解,而且比較有品的外省籍知識分子人反而常在政治正確的講求,或是潔身自愛下出不了頭。
需深入析辨的是,國民黨會陷入不利乃至形將被淘汰的局面,絕非族群的因素,甚或連「親中」都未必說得上。從馬英九能選上總統,到韓國瑜能成功入主綠營大本營的高雄,或是像新潮流要角的段宜康,在社運領域耕耘許久,今年因情勢變化才首度答應列入民進黨不分區的范雲,或是退休後被亡國感召喚名列台灣基進黨不分區首席的成令方等例子,在在證明這塊土地上的人民早接納了外省人。
問題在於,外省權貴(及庶民?)是否願隨著民主制度的洗禮,保持對台灣的忠誠,能不卑不亢地與中國相友卻不失競爭,保留一點老國民黨人的風骨,而非自認失敗,棄甲投降?畢竟,台灣現有居民在立場上容或有華獨、台獨的差異,但皆肯定自為一國的事實。何況隨著新住民佔人口的比例日益增加,以省籍軸線來理解族群的方式早不適合當前及未來的局面,這也是此次大選中未被主要政黨充分照顧到的地方。
如果韓在選上市長後留在高雄好好經營,不但可為所謂外省人開創新局,而且國民黨就算無法趁勝追擊大贏,至少也不至於敗的如此快、如此慘。「國民黨不倒,台灣不會好」,可說是國民黨集體自我實現的預言,因為他們沒有守住中華民國,守住台灣是個主權獨立的國家的底限。經過這番中共介入其中後所形成的裂解,國民黨再不圖改變的話,或許十多年後,隨著較有年紀的支持者的自然凋零,我們就可樂觀期待「後國民黨時代」的來臨。在這個意義下,我認為國民黨這次其實是大輸。
誰猜得到小英今年竟可大獲全勝。圖片來源:達志影像/美聯社
反觀民進黨,小英雖立下得票數的歷史新高,但這是拜亡國感發酵下的高投票率所賜,得票率並無明顯成長,特別是未能趁此千載難逢的機會一舉擊倒國民黨,該贏未贏,所以也只宜作輸論。當然,事情從來就不是這麼簡單。同樣把時鐘倒轉到2018年底的敗選,誰猜得到小英今年竟可大獲全勝。可是,當大家津津樂道今年美國隊與中國隊直接對壘競爭的「客觀」局勢時,往往忘記了,也不過就幾年前,美國的棄台論才開始要占上風。當2012年小英要與馬英九競爭總統大位時,連要寄望美方保持中立姿態都難。所以說,國民黨會轉向親中,以致慣性(奴性?)之下錯恨難返,某個意義上也算是美中地緣政治下的影響。
可是,當2014年民進黨棄守服貿協議,自認反抗無望,或是暗地分享中共釋出的甜頭時,公民社會站了出來,蔚為波瀾壯闊的太陽花運動,不但成功抵制中國對台灣的無形侵吞,更帶來民進黨前所未有的大勝。就在同一年,香港緊接著爆發雨傘運動。儘管人們大可事後聰明地說,從結構性的因素來說,美中終將走向摩擦與衝突。但毫無疑問的是,是這兩場前後相繼的運動,中止了當時美中因反恐等各種糾結而複雜的利益,所形成的日趨親近的態勢,促使美方重新審視東亞局勢及自身利益所在。我們從來就不會只是美國的一顆棋子,除非我們自己想扮演這樣的角色。
如我們所知,跟去年香港的反送中運動或今年的台灣總統大選比起來,美國積極協助的姿勢根本無法同日而語。以雨傘運動來說,儘管在意識啟蒙上成效甚大,但就運動本身來說,由於和理非與勇武派互相批判等理由,終究還是失敗的。也因此,中共才會自認成功在望一步步地推動「一地兩檢」及《逃犯條例》的修訂,一如習大大不諱言九二共識就是一國兩制。
然而,《逃犯條例》的修訂不只碰觸到和理非的底限,更引發上至商界菁英,下至販夫走卒人人自危的危機感。加上港人記取了上次失敗的教訓,而中共及港府當局卻以為可藉暴力及相伴而來的恐懼感,遏止運動的蔓延,以致反修例運動不但發展成反送中運動,更演變成反中運動,因為中國自己選擇與整個香港的年輕世代為敵。
也因為有香港血淋淋、活生生的例子演示,中國的威脅對台灣人來說再不是抽象而無感的國家主權問題,而是具體可感知,且實質影響到生活方方面面的國家安全與社會穩定的迫切問題,才會讓曾被經濟利益吸引的選民回流,讓台灣人認同穩定維持在七成左右的人民一面倒地支持小英。
香港的演示。圖片來源:達志影像/美聯社
當然,這些外在局勢的發展,相當程度與川普上台這個我們無法掌握與影響的意外因素有關。可是,若非香港與台灣兩地人民發揮能動性,積極、主動地選擇自己想要的未來,以手足之姿相互鼓勵與掩護,情況不會如此。莫忘在2018年選舉大敗後,小英在民進黨內成了箭靶。想來不少民進黨人應是極樂見當年被拱出來的小英,在帶領民進黨振衰起敝,又完成了會得罪人,歷任總統都不敢做的年金改革後,恰可當作用過即丟的代罪羔羊犧牲。隨後,小英更難堪地得面對自己提名的行政院長的黨內初選的挑戰。多虧民進黨是個民主政黨,已在民主化的過程中引入了民調機制,而非全由黨員票選,這位東亞首位的女總統才有機會在一般人民的支持下,撿到槍繼續連任。
如許多評論已指出的,小英的連任之路會如此驚險,當然跟小英本身的問題有關,特別是領導風格。在此,我不擬重複習見的看法,只想談些較少為人關注的面向,並由此說明為何我認為民進黨輸了這次選舉。
作者為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副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