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言論自由的叢林法則(上)
一月六號是美國國會計算選舉人票的日子,一百多年來行禮如儀,但今年卻因川普指控對手舞弊,堅不認輸,鼓動支持者前往國會示威抗議。沒想到示威群眾失控衝入國會,迫使計票中斷,史無前例。激烈衝突中還造成五人死亡的憾事。混亂的場面傳遍世界,讓美國引以為傲的民主蒙羞。川普在主流媒體上成為...
李中志
Jan 25, 2021


【書評】疫情下的個人即政治:郭晶的《武漢封城日記》
在大疫爆發的時刻面對危機而又無能為力時,用文字來記錄所見所聞與心情感想,會是不少人的反應。除了見證歷史的用心之外,這也可能是一種安定心情的方式。在歷史上有不少這樣的作品流傳後世,甚至成為經典。
在黑死病侵襲歐洲奪走將近一半人口的性命時,義大利文學巨匠薄伽丘(Giovanni B
李尚仁
Jun 19, 2020


吳忻穎/解決提出問題的人?警界「醬缸式團結」下的意見整肅
近日引發警界議論紛紛的時事,當屬本月上旬警政署所召開的某次主管會議。參與該會議者為警政署高層,他們聚在一起商討的事件,不是如何認真改革當前警政體系不當的績效與獎懲引發的問題,而是檢討起警方體系內的反對意見。
鳴人堂
May 30, 2020


言論自由與學術自由
言論自由與學術自由的爭議更大,即便在美國,近年來極端的言論往往希望校園以學術自由為名,提供與國家一樣,甚至更大的空間來保障他們的言論自由。然而一旦將兩者混為一談,何謂適當的校園言論將找不到底線,這是偷渡爭議言論的技巧。
李中志
May 4, 2020


邀張安樂到大學演講,真的是言論自由嗎?
中山大學陳世岳老師於其所開設課程「當代台灣政治發展」中邀請中華統一促進黨總裁張安樂來校演講,引起社會爭議。對此中山大學校長鄭英耀發表聲明,表示認為此一邀請活動已違背知識人的學術倫理,他深不以為然,因此公開致歉。
吳崢
Apr 24, 2020


趁災造謠、虛假訊息與法院
近日有網友於臉書社團發文稱「氰化物可殺死武漢肺炎病毒」等訊息,警方獲報後迅速鎖定為在日求學的29歲游姓男子所為,並將全案依違反《傳染病防治法》第63條「散播有關傳染病流行疫情之謠言或不實訊息,足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函送新北地檢署偵辦。
羅承宗
Feb 11, 2020


中國困惑(下):為什麼「普世價值」不只是西方價值?
我在〈中國困惑(上)〉一文中,理論性地駁斥了「文化特殊性」這個意識型態和它的三個子論題。然而,這個意識形態邏輯地拒絕「普世價值」的存在,主張所謂的「普世價值」不過是「西方的價值」。要徹底駁倒這個意識型態,我們也有必要積極地論證「普世價值不只是西方的價值,它們確實是普世的」,這就是
陳瑞麟
Nov 1, 2019


中國困惑(上):普世價值在中國不管用?
美國NBA總管莫雷在美國境內的社交軟體推特上,發表支持香港反送中運動的言論,引來中國國內的憤怒情緒。這個衝突似乎反應了「中國的價值」與「西方民主國家的價值」之間的衝突。如果自由民主國家視為理所當然的自由、人權、民主等是「普世價值」,為什麼中國人民卻反對甚至敵視這些價值,反而支持中
陳瑞麟
Oct 31, 2019


林雨蒼/當中國呼籲言論自由,全世界都笑了
Twitter和Facebook表示:不歡迎檯面下的資訊操控行為,未來將會禁止接受政府控制的媒體投放廣告。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耿爽回應,「海外中國人有權利來表達他們的觀點和看法」。
鳴人堂
Aug 24, 2019


鄭南榕的微笑——當「言論自由」遇上「政治正確」
日前傳聞《博恩夜夜秀》主持人曾博恩在一場非公開的 open mic 試演場合中,以鄭南榕自焚事件作為玩笑題材而引發爭議。不論是西方國家或台灣民主社會,當「言論自由」與「政治正確」這兩項進步概念互相檢驗時,兩者該如何取捨,便成了當代民主政治中最棘手的難題之一。
劉燕玉
Aug 15, 2019


王鼎棫/六四的啟示:國家能隨意以維穩之名,禁止我們說話嗎?
事隔多年,不少臺灣人會在6月4日這天,換上「勿忘六四」的大頭貼,抗議中共極權迄今的蠻橫無理;卻也有人認為紀念六四「是中國人的事」。我會對後者說,這事件中許多人的犧牲,彷彿定期提醒我們,不要步上後塵。
鳴人堂
Jun 8, 2019


楊劭楷/失靈的意見市場:假消息、言論自由與真理理論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近來以中天新聞台違反《衛星廣播電視法》而開罰,一是以「違反新聞事實查證」,一是「妨害公共秩序或善良風俗」。此舉也使得一直以來廣被矚目的「假新聞」再次成為法律、政治上的熱門議題
鳴人堂
May 4, 2019


言論自由和民主參與對撞了,怎麼理解?
基本自由權和民主參與,既相互依賴又會相互干涉。絕對的消極自由會傷害好的民主參與。沒有消極的言論自由,就不可能有好的民主參與。但沒有好的民主參與,無法保障消極自由,也會傷害消極言論自由的目的。
陳嘉銘
Apr 17, 2019

大學生拒看中天不對嗎?言論自由不是假新聞的保護傘
其實中天一直以來都是一個「立場鮮明」的媒體,所以其採訪內容偏向某陣營的政治人物並不令人意外,然而真正的問題在於,中天所發布的報導是否為經過查證的可靠訊息?抑或僅僅是單純的造謠煽動?除此之外,中天亦曾被爆料可業配新聞收取費用。諸般行為,在在都會使人產生對該媒體中立性的質疑。
而除
全面真軍
Mar 31, 2019


比言論自由更重要的事情:保障可靠資訊流通的自由
什麽東西會令我們比失去自己的認同更恐怖呢?有,那就是你的「認同」被改變了。你收到的訊息看起來都是正確的─格式、文字、指涉等等;連你的親朋名字都正確──但是它的内容卻是假的,扭曲的,別有用心的,目的是改變你的認同。現在這一類的活動已經提升到國家的層級,成爲二十一世紀國際政治極為重要
李弘祺
Mar 27, 2019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