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書摘】《地球深歷史》
自然史與自然的歷史 德馬雷提到,在赫庫蘭尼姆的古文物挖掘,就像他對奧弗涅死火山所做的研究。一位年輕的博物學家仿效德馬雷,到中央高原的另一個地方─維瓦萊(Vivarais)地區做研究。研究中,他把這種跟人類歷史的有力比喻用的淋漓盡致。這名博物學家就是尚─路易.吉羅─蘇拉維(J...
左岸
Apr 2, 2021


【書摘】《從景德鎮到Wedgwood瓷器》
歐洲的餐具:陶器、白鑞、銀器 西方人在中國有各式各樣瓷器可供選擇,這得感謝中國陶匠的多才多藝以及景德鎮的工業級產能。各國東印度公司進口大量中國瓷,從而促使一六○○年至一八○○年間很大一部分歐洲人口的日常生活改頭換面。更有甚者,中國瓷器並不只是一個徒供使用或欣賞的中性物件,它...
貓頭鷹
Mar 25, 2021


【書摘】《風之帝國》
第五章 文化來自印度,商品來自中國 最早提供文字記載讓人一窺努山塔里亞的或許是中國,但法顯時代的中國與當地的接觸非常有限。另一方面,努山塔里亞與印度已有大規模的貿易和交流,為這個區域帶來人們所說的「印度化」。這個詞稍嫌誇大,但印度文化影響力滲透東南亞島群與大陸的程度確實毋庸...
聯經出版
Mar 12, 2021


【書摘】《中國西征》
清代國家的終結 總歸而言,帝國官僚效率的關鍵轉捩點發生在大約十八世紀中期,正當邊疆擴張終止之時。邊疆軍事挑戰的結束,讓很多活力從帝國的官僚體制中消退,降低其改革自身的誘因,也鬆懈其控制腐敗的意志。由此可見,帝國西北邊疆擴張完成與十九世紀中國一連串的社會秩序混亂之間,其實有所...
衛城
Mar 4, 2021


【書摘】《革命萬歲》
拉丁美洲的民族和民族性
民族主義在世界許多地區都是受到學術界密切關注的課題,因為它也是一個迫切的政治課題。本文所探討那個世界的民族主義,在這兩方面都有些異常:拉丁美洲。這乍看之下顯得相當奇怪,因為班納迪克.安德森曾在《想像的共同體》一書中嚴正指出,現代民族主義真正的全球先驅是十
左岸
Feb 26, 2021


【書摘】《哈布斯堡帝國》
一八六○年代風格的民族主義 隨著一八六一年重啟憲政,在某些領邦和隨之在維也納國會裡,政治活動一派興旺(儘管就社會來說仍然受限),而且大抵以聯邦制的民族主義形式為政治活動的組織基礎。一八六一至八○年這期間,民族主義政治運動仍大抵上(但非完全)是由上而下的現象,第七章裡對基礎自...
馬可孛羅
Feb 18, 2021


【書摘】《大戰略》
第七章 最偉大的戰略家 《戰爭與和平》當中,托爾斯泰描寫到波羅的諾戰役要發生之前,安插了一個奇怪的段落(理查.佩威爾〔Richard Pevear〕和萊莉莎.瓦洛孔斯基〔Larissa Volokhonsky〕的譯本頁七七四),兩位中心人物皮埃爾.別素豪夫(Pierre...
聯經
Feb 5, 2021


【書摘】《海上傭兵》
在亂世危局中追逐白銀 明軍在東北邊疆已和滿洲部族交戰了數十年,但此時正逐漸喪失優勢,即使明軍兵力仍然多過滿洲人所能動員的數量。一六三○年代,滿清騎兵設法越過了長城,甚至侵入了山東省及直隸省沿海地區。由於這個戰術切斷了中國邊防部隊的補給線,部分明朝海防部隊及水師對於不可避免的...
衛城
Jan 28, 2021


【書摘】《台灣人的歌舞伎町──新宿,另一段日本戰後史》
林以文與「地球座」的相逢 青年實業家林以文 林以文,大正二年(一九一三)出生於台灣中部霧峰部四德村的殷實家族,在父親林錦順這一代積累了莫大的財富。林以文的母親葉氏玉生有七男二女,以文為三男—七兄弟中,如今僅有年紀最小的林以賢仍在世。關於林以文,在他過世後的「七回忌」追悼集《...
凌宇
Jan 21, 2021


【書摘】《神保町書肆街考》
11. 儼然中華街的神田神保町 夢幻中國城 神田神保町、特別是「鈴蘭通」在明治末期到大正年間一度是「中華街」這件事,筆者是在一九九○年代初期《東京人》聚會上跟藤森照信先生站著閒聊時才第一次聽說。 「日清戰爭後,清國有大量留學生來到日本,因為日語學校和留學生會館都集中在神保町...
馬可孛羅
Jan 7, 2021


【書摘】《官營移民:吉野村回顧錄》
一、分配土地有如抽籤 ㈠土地好壞影響經濟 關東人:「我的土地都是一片荒草和巨大的樹,要開拓真是千辛萬苦。」 中國地區和四國的人:「你們在說什麼?能長草的土地代表是好地方,我的土地只有一堆亂石不知要怎樣開發。」 九州人:「抽到了有什麼辦法,我的土地全是原住民的墳墓,心裡老覺得...
蔚藍文化
Jan 1, 2021


【書摘】《台灣對話錄1989-2020》
台灣史研究建制化後的發展趨勢 吳: 一九八六年,中研院台灣史田野研究室成立,可以說是台灣史研究正式建制化了。 一九八○年代中期台灣史研究建制化之後,明顯地出現幾個重要的研究主題。第一個明顯的主題,應該可以擧施添福教授的歷史地理學。施添福的研究不但帶動了他的一批地理系的學生,...
玉山社
Dec 31, 2020


【書摘】《歌唱臺灣:連續殖民下臺語歌曲的變遷》
五、陷入崩壞狀態的臺灣農村 (一)農地改革、農村凋零與〈思念故鄉〉 1950年代初期在臺語流行歌曲空窗期即將進入尾聲,流行歌曲工業正好要復甦之際,臺灣又出現了別一個重大社會變遷。這個社會變遷發生在占臺灣人口數最多的農村,起因乃是國民黨的農村政策。...
衛城出版
Dec 25, 2020


【書摘】《「日本人」的界限》
第十章 內地延長主義—原敬與台灣 朝鮮發生三一獨立運動,不僅在言論界,也在政界中掀起風波。此時正好處於大正民主風潮當中,擔任首相的是首位出身平民,被稱為平民宰相的原敬。對原敬而言,因三一獨立運動而引發論壇對總督府的批判,給了他改革制度的絕佳機會。...
聯經出版
Dec 24, 2020


【書摘】《巴達維亞號之死》
自上次一別,巴達維亞城已大不同於佩爾薩特當時所見。這時是雨季,而始終令歐洲人很不舒服的當地氣候,這時來到最令人難以忍受的階段。巴達維亞仍然炎熱,但由於開始下雨,該城也是到處濕漉漉。夏季那幾個月下到城裡的雨水,平均將近六英呎(一千八百毫米),暴風雨暫歇而下一場暴風雨未來這段期間,天
左岸文化
Dec 17, 2020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