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書摘】《「小的」與大人》
為了避免傳染病一再地從境外移入,和在島內傳染流行,「檢疫」和「檢查」就是很重要的防疫手段。因此,1896年起,臺灣總督府陸續頒告〈船舶檢疫臨時手續〉、〈臺灣傳染病預防規則〉、〈公醫規則〉、〈保甲條例〉、〈海港檢疫規則〉、〈下水規則〉、〈家屋建築規則〉、〈污物掃除規則〉、〈大清潔法
玉山社
Feb 7, 2020

【書摘】《動盪──國家如何化解危局、成功轉型?》
撰寫本書之時,美國並無日本在一八五三年七月八日培里准將不請自來的那種急迫危機。然而大多數美國人都承認,美國確實面臨嚴重的問題。許多人會同意:我們目前的情況就像戰後的德國或澳洲,是緩慢發展的危機。我們遇到的問題包括美國社會和政治的內部問題,以及外交關係上的外部問題。
時報出版
Dec 19, 2019


懷念我的朋友家博
他參加研討會相當投入,除了全程參加兩三天的會議外,只要對論文有意見,他都會提出意見給作者參考,而且還督促我必須更積極地參與討論。經過多年的互動,他也把政大台灣史研究所當成他另一個學術的家,在他後期的專書中,常常提到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因此就在他生病前後,政治大學台史所向校方提出
薛化元
Dec 4, 2019


【書摘】《憤怒年代》
「今日爆發的一切早從一八四八年就開始醞釀了……現在燒的火,當時就已點燃。」德國法學家卡爾.施密特(Carl Schmitt)在二十世紀中寫下這些文字;現在聽來則更有道理。
聯經出版
Nov 29, 2019


【書摘】《終局之戰》
至這時為止,鄂圖曼帝國的亞美尼亞裔驅逐出境令一直擺脫不掉一時權宜的性質。就連驅逐到何處都還未決定。最早的受害者,來自榟橔、馬拉什的亞美尼亞裔,被下令遣送到科尼亞(即遠離前線)......
事務所主持人
Sep 6, 2019


【書摘】《關鍵年代》
一九三三年一月二十八日,威瑪共和國最後一任總理施萊徹爾(Kurt von Schleicher)向興登堡(Paul von Hindenburg)總統遞交了辭呈,興登堡宣布了他的決定。一直到這時候,威瑪共和已經盡了一切努力來挽救共和政體。然而年老的元帥已經無力阻擋希特勒上臺...
事務所主持人
Aug 23, 2019


【書摘】《巴黎.和會──締造和平還是重啟戰爭?重塑世界新秩序的關鍵180天》
當大戰結束的消息傳到中國時,中國政府宣布放假三天。六萬人參加了北京的勝利大遊行,其中很多人是愛國學生和他們的老師。為了讓慶祝的氣氛更熱烈些,人們砸倒了德皇政府為了紀念一位德國外交官而建立的紀念碑──這位德國外交官是在二十年前的義和團運動中被殺掉的。中國媒體滿版刊登民主戰勝專制的文
事務所主持人
May 3, 2019

【書摘】福爾摩沙.美麗之島:1910─20年代西方人眼中的臺灣
在中國停留數月之後來到此地,臺北給人一種古怪甚至異常的感受;因為這裡的一切井然有序,呈現出的普魯士式精確連普魯士都望塵莫及,與海峽彼岸中國人的失序截然相反。日本人的生活讓直接從中國過來的人感到非常一板一眼、按部就班。這種訪客會隨即產生一種印象:日本人對任何雜亂無序跡象之痛恨,一如
愛麗絲.B.柯潔索夫 & 哈利.A.法蘭克
Jan 4, 2019

【書評】支撐沙烏地阿拉伯的三大支柱生鏽了——讀《中東心臟》
沙國雖仍較中東各國穩定,但是要永續生存必得改革,這正是王室所認識到、許多沙國人民所渴望的,作者也認同這個看法。沙國舉國上下希望走「具有沙烏地阿拉伯特色的現代化」,進行改革,但保有自身獨特性,而非全盤美化。
因此作者在結語委婉提出建言。她認為王室年邁的第二代必須退出,讓年輕的第三
百噸
Nov 17, 2018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