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引信暫時拆解,但到處仍是火藥──2020台灣大選觀察
韓國瑜的經濟政策是在兩岸架構下開展。從加入RCEP、與中國的貨貿與服貿協議,到農產品銷售大陸以及自由貿易經濟特區,都是以中國為主要經濟合作對象。儘管韓國瑜也提及CPTPP,但是不像蔡英文將重心放在CPTPP、與美國簽訂FTA以及南向政策等,更強調鑲嵌在美國為主的國際經濟秩序。
沈榮欽
Jan 15, 2020


面對新局的台灣
新世界秩序對於台灣的影響將會很大。最主要是因爲它引致美國與中、俄兩國的衝突。這一點已經非常清楚。我不能預測最後會有什麽樣的結果。但是有一點可以說的,就是美國人雖然在歷史上對戰爭一向是反對的,但是他們卻也是反戰而不畏戰的民族,所以未來一個時代,台灣的局面會相對的不穩定。這個是小國的
李弘祺
Jan 14, 2020


2020民進黨的勝利與未來的困境
2020年1月12日,蔡英文拿下了我國有史以來最多的得票數,甚至遠勝過她2016的689萬票,當選臺灣新的一任總統。對一個選舉團隊來說,從勝選到執政,最美好的、聲望最高的就是當選的那一個晚上,接下來面對的就是各種困難、各種國事如麻。
全面真軍
Jan 12, 2020


大選結果是台灣主權與民主的勝利
蔡英文總統以超過817萬票,破台灣選舉史上總統獲票數最高的紀錄,加上立法院區域選舉民進黨拿下許多「預期以外」的選區,選舉結果可以說是一面倒的重創了國民黨。在這場選舉背後,透露出了幾個重要的訊號,包括民粹主義在台灣明確的踢到鐵板,以及台灣主體意識的路線成為明確的主流意識。
沈有忠
Jan 12, 2020


蔡英文大勝後,必須正視的幾項隱憂
第十五屆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女士。圖片來源:達志影像/路透社 依據中選會公告的結果,蔡英文總統在此次大選的得票,達到8,170,231票,創下台灣自有總統直選以來的最高得票紀錄。樂觀者多解讀為,這是台灣的最新民意,代表了蔡英文獲得了新一波高峰的支持,也代表了台灣選民對中國說不...
簡立易
Jan 12, 2020


我從海外返台投票了!
前一次大選回台,是在2000年第一次政黨輪替時。當時我派駐新加坡路透社,回台主要是支援選舉報導,順便投票。像我這樣的人應該不少吧?不見得住在國外,只是不住在戶籍地,和朋友談及政治總有意見一定不滿,卻從來不覺得有什麼返鄉投票的急迫性,天時地利人和再說吧,反正也只是一票......
孟買春秋
Jan 10, 2020


台灣興廢在此一役──讓蔡英文與愛國者攜手
什麼叫做愛國?真正的愛國者定義是什麼?在回答此問題之前,我們必須先釐清國家的意涵與構成這個國家的國土範圍與人民是誰。
以當今超過九成的國人所同意的,這個國家指的就是台灣,正式的國名叫做中華民國;至於國土範圍則是台灣本島加上數個周邊的離島;而構成這個國家的人口則是持有中華民國國民
陳建志
Jan 10, 2020


「一中原則」下台灣《難民法》制定的兩難
了因應香港的情勢或膠著的選情,台灣各黨派也開始強調訂立《難民法》的重要性與必要性,否則台灣並沒有辦法達到實質撐港的效果,甚至直言:強調支持香港不過是執政者說說而已,只是在販賣亡國感、吃香港人血饅頭等等。
魏彥林
Dec 20, 2019


虛構的共同體——我們怎樣變成中國人的?
台灣的國族認同問題,比國家地位問題更嚴重,雖然依靠教育,逐漸讓大多數國人都接受自己是台灣人的事實;然而,民進黨目前的主流論述:「台灣是個獨立自主的國家,國名叫做中華民國。」如果用英文在國際場合上說,恐怕太容易混淆吧?
黎時潮
Dec 17, 2019


從「被鄙視的民主」到「民主成功的故事」──東亞地緣戰略變遷與台灣民主認知的曲折過程
四十年前因著美麗島事件出現反對菁英一批批前仆後繼,不畏犧牲,以及台灣社會當時展現出對公義與正直的堅持,蔚成龐大的民主浪潮,導致原先在美麗島事件訴諸軍警鎮壓以肅清反對勢力的蔣經國,之後也被迫向國際媒體承認自己既是中國人也是台灣人、蔣家人不能也不會參選總統、以及解除持續四十年來的戒嚴
賴怡忠
Dec 10, 2019


國家的資格──誰說台灣沒外交?
隨著香港情勢愈演愈烈,港府將抗議民眾當成敵人,使用準戰爭手段強力鎮壓。如此人權災難引得美國參、眾兩院不得不用最快速度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期待能以此換得中國以和平方式平息香港動盪。
黎時潮
Dec 1, 2019


台美關係的下一步:邁向台美全球合作的期待與挑戰
今年是《台灣關係法》立法四十周年,美國在臺協會為此籌備了一整年的慶祝活動,觀其內容,與其說是慶祝活動,更像是利用這個機會提升台美合作的實質內容與層次的作為。
賴怡忠
Nov 26, 2019

民主社會的可貴
這次被闖入的經民聯辦公室,他的前身就是2014年反對馬英九引爆318(太陽花運動)運動的反黑箱服貿陣線,在國民黨初選時即多次嗆聲各候選人。地球公民更是在反對一國兩制遊行中走在最前面,堅定的表達立場。這樣的人真的是反對蔡英文反對民進黨嗎?從我看來:他們是願意為這塊土地付出一切的深愛
賤民筆記
Nov 22, 2019


為什麼他們難以同理香港人的困境?
最近《南華早報》有一篇投書,提及1967年的港警極為優秀紀律嚴謹,他們幾乎沒有什麼武器更別提裝甲部隊,面對火力十足的抗爭者也沒有出現如今日的警察暴行。而今的示威者,沒有1967年那麼危險兇殘,警察卻猶如驚嚇的男孩手持致命武器。最糟的是他們的長官絲毫沒有盡到領導責任,不但允許甚至還
孟買春秋
Nov 21, 2019


台港學生,風雨同路
香港自今年六月爆發反送中運動以來,至今已經接近年尾,依然看不見盡頭。經歷幾次上百萬人上街,已有多人死亡,許多人受傷,數千人被捕,數百人遭到追訴。香港社會全面惡化,軍警進攻校園,包含中文大學、城市大學與理工大學都面臨武力威脅,學生受困校園,學習的空間成為人間煉獄。
凃峻清
Nov 20, 2019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