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張宇韶/中美貿易戰,台灣需慎防陷入兩岸「黑天鵝」與「灰犀牛」效應
諷刺地說,彼時胡錦濤給予台灣的政經圍攻尚處在初級階段,胡四點也保留了「貫徹寄希望於台灣人民」,與九二共識建設性模糊的軟的一手;如今習近平高舉「一國兩制台灣方案」,也讓九二共識幾無表述空間。
在此背景下,國民黨高層與地方諸侯不是以「和平協議」唱和,就是以「你儂我儂」配合其「地方包
鳴人堂
Mar 2, 2019


從《英雄》到習近平的自己路,穿梭影像內外的「中國式天下」
近日,有三個看似不相干的新聞,其實背後有個共通的邏輯──中國式天下。一是習近平宣示不走西方憲政與三權分立的道路;中國金融高層在世界經濟論壇表示西方民主有很大問題,需要政治改革;三是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學生會長選舉,支持西藏獨立的藏族學生當選會長,中國留學生群情激憤,要求取消當選資格。
李政亮
Feb 27, 2019


立委補選,民進黨補得回來嗎?
我們都可以理解網路世代的耐心有限,LINE群組的貼文更怕長篇大論,但如果各候選人的政見都付之闕如,民進黨的策略就是不斷找大咖或新生代議員下來陪掃街,國民黨的策略就是緊抱韓國瑜大腿不放,陳筱諭就是拿阿扁當神主牌的話,這場補選仍然是壟罩在2018年的格局中沒有跳出來。說到底,在退黨的
嚴婉玲
Feb 25, 2019


百家爭鳴的農曆春節檔期,誰又能闖出一條票房血路?
今年,依然能顯見票房如何影響電影上映的走向,但重要的是從電影內容來看,不管是台灣勇於嘗試不同文本的電影,中國揭開科技題材電影的序幕,香港則再次聚焦本土賀歲片。票房或許不再能定義一部電影的好壞,從長遠面向來看,今年的農曆檔期,對中港台三地來說,都會是日後影響電影類型發展的關鍵轉捩點
Pony(馬曼容)
Feb 20, 2019

從台海危機到戰鷹繞著寶島飛
可以確定的是,對台灣的支持雖然不是全面性的卻一直在國際間蔓延擴大,幾乎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更別提相較於台海危機之際。凡事不能躁進,但是主張因為中國因素台灣必須畫地自限,看中國臉色不要和美國或是其他國家過於親近,只會把台灣畫進一個只有中國沒有世界的圈子裡,唯有站穩腳步繼續爭取國際支
孟買春秋
Feb 19, 2019


《祭姪文稿》赴日,中國點燃「愛國」戰火
在諸多討論中,也有中國網友認為,文物保存不是錯的,但是不該把任何事情都上綱到民族情感、民族道德之上。但,一來思想開放的人本來就是少數,二來中國媒體、教育,從過去到現在不斷洗腦的情況下,也很多中國人認為「台灣就是中國的一部分」,因此會在網路上持續發表相關言論,甚至將相關攻擊性、虛假
東京新生
Feb 18, 2019


為什麼兩岸和平協議是個假議題?
乍看之下,與中國簽署「兩岸和平協議」不是可以幫兩岸和平建立更具制度性的保障,且吳敦義要簽協議的過程,還強調要根據台灣自己的法律框架約束,因此這有何不可呢?
但是台海現狀不是台灣對中國宣戰,而是中國宣稱要以武力解決與台灣的爭議。因此是中國單方面對台灣採取武力恫嚇,還以低於直接戰爭
賴怡忠
Feb 18, 2019


柯韓的親中競賽與台灣的未來
然而,無論是柯文哲或韓國瑜,都只是從狹隘的兩岸關係來面對台灣的前途,不管二人是否有參選總統的考量,對台灣而言都不是好事。在美國亞洲政策沒有重大調整的過往中,台灣政治人物的傳統思考邏輯,自然是讓自己成為美國和中國都能夠接受的人選,至於滿不滿意,倒是其次。這就是為什麼民進黨參選人都強
張博洋
Feb 17, 2019


這世界到底怎麼了(2):川普能重振自由民主世界的聲威嗎?
所以綜合來看,儘管川普的行事風格讓人對他能否有效應對出現問題的國際秩序感到擔憂,但不論是否是經過深思熟慮,川普的所作所為其實有一個已經很清晰的邏輯浮現:不能讓美國無節制的負擔盟友的安全,還讓盟友以不夠公平的方式賺走美國的錢;對於美國解決不了又必須無止盡投入資源的黑洞,儘快認賠殺出
趙君朔
Feb 17, 2019


解讀台灣九合一選舉(下)
論述至此,或許會有讀者有疑問:「那麼,這次的選舉難道不是中國的『干涉』嗎?」以選舉的結果來說,台灣之外對於國民黨大勝,最高興的應該是中國共產黨吧。
為了促進統一而希冀混亂台灣民主政治,是中國非常明確的意圖。反對蔡政府的示威抗議與網路攻擊的背後,若隱若現地可見中國操弄的陰影。但是
小笠原欣幸
Feb 14, 2019


從華為事件窺探中國的國策手腕
即使中共不透過華為盜取他國機密,但這樣的一個電訊網絡佈局和投資,這規模就已經能讓世界上不少國家需要進一步依靠中國技術和企業,造成政治的問題。況且,現時華為的問題就與過往中興一樣,有證據指向它透過不同渠道和名目與被禁運的伊朗進行交易,違反美國對伊朗的制裁令,導致華為問題終於放上檯面
張秀賢
Feb 11, 2019


中國中小學課本裡的愛國主義
按中國教育部的規劃,2017年開始陸續推出的部編版語文教科書當中,古文將提升到百分之三十的比例,此外,紅色經典的課文也所提高。就前者來說,習近平上台之初,知識界曾有「援馬入儒」或是「援儒入馬」的爭論,簡言之,就是馬克思與儒家如何調和的問題。不過,也在此時習近平也已透過《人民日報》
李政亮
Jan 29, 2019


勢如騎虎的新威權主義──習近平與他的《之江新語》
2019初始,習近平的《告台灣同胞書》引起海峽兩頭乃至國際全面震動。這當然不是臨時起意倉卒而就的文本,而以習大今日喊水結凍之姿,我們更也無法忽視不談其中影響。
準此而言,竊以為台灣國內不論吹捧或是攻訐習近平的陣營對習大的了解都太少太少。
媒體無意引領人民多了解,學界、國安體系
Raphael Lin
Jan 24, 2019


試圖從美國圍堵中脫困的中國:「習五點」的時機與動機
目前,民進黨政府的外部戰略環境是有利的,美國與西方支持台灣抵抗中國武力威脅與銳實力入侵。國際媒體在報導「習五點」時,也都聚焦在中國不放棄武力兼併台灣。美國相當信任並支持民進黨蔡英文政府。但是,如果2020年國民黨重新拿回政權,而新政府又開始執行親中政策,局勢就會改觀,美台之間的戰
吳介民
Jan 22, 2019


剖析習近平的急統倡議書
就筆者以上的整理,對比這次習近平的講話,馬上可以發現「通過平等協商,逐步解決兩岸關係」與「臺灣參與國際組織活動問題」這兩樣東西不見了。更重要的是原本中共或是胡錦濤所規劃的「探討國家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係;商談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協商達成兩岸和平協議」這三部曲也全都
董立文
Jan 20, 2019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