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貪圖麵包賠掉的不只有愛情
聞名台灣的麵包師傅吳寶春,近日在上海開幕了新的店面,卻被中國媒體翻出過去不想依賴中國市場的發言,之後迎來了中國網民想當然爾的攻擊。他也旋即發出了聲明,指出自己身為中國人的驕傲。然而這樣猶如周子瑜的低頭,卻沒有換來普遍的同情。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聲明使台灣社會一片譁然的隔天,吳寶春就
陳信仲
Dec 12, 2018


香港九龍西議員補選啟示錄
臺灣公投綁大選的隔日,香港立法會九龍西議員也進行補選投票,最終勝出的無黨籍參選人陳凱欣在選後表態:「我自己的理念是與建制派(親中),絕對絕對非常吻合,我也很開心,他們接納了我為他們的一員」。這次補選失敗,對於香港泛民主派是一記重擊:訴諸選民「背水一戰」的成效不彰,未來喪失「分區直
劉彥甫
Dec 10, 2018

【書摘】注定一戰?中美能否避免修昔底德陷阱
目前美國關於所謂的「灰色地帶」衝突(或在俄羅斯稱為「混合戰爭」)的爭論,顯然忽視了幾個世紀以來,中國已經在把戰場廝殺當作次要手段的無數經驗中,將此種作法磨練得爐火純青。正如孫子在《孫子兵法》中所解釋的,「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中國歷史上的動盪與群雄割據的內戰,使戰略家們更
格雷厄姆・艾利森(Graham Allison)
Nov 30, 2018


東奧正名公投告訴了我們什麼?
既然是一個有高度共識名字,為何還需要進行公投?甚至公投的結果,同意以「台灣」為名申請參加國際賽事的比率,還不到總投票人數的一半,其實這個投票正凸顯了一個問題,沒人會否定「台灣」的存在,但卻不是所有人都敢開口說我們是台灣,這個投票投的並不是你同不同意台灣這個名字,而是有沒有勇氣說出
石明謹
Nov 26, 2018


當微紅韓流滅頂太陽花
當然這次民進黨出人意料的慘敗還有其他許多無法詳談的原因,然而追根究柢,最關鍵的還是經濟長期低迷這個結構性因素,讓不分藍綠的兩大政黨先後被選民狠狠教訓,同時也惡化族群對立等問題。因此,若要讓最晚陷入民粹狂人腐蝕民主的陷阱的台灣能最快脫離這種死亡螺旋,不要像法國一樣折損了兩任總統才看
趙君朔
Nov 25, 2018


爭取政治自由該是中國人民的責任
Corbin 基於雙方體制迥異,互相尊重的說法根本是一種鄉愿,其潛台詞不就是「政治歸政治,電影歸電影」、「政治好髒,我不想碰」起手式的翻版嗎?要求台灣人暫且放棄自己的言論自由,遷就、配合中國人的不自由,不願衝突,假裝和氣,最終只是遁入相對主義,對於促進真正的理解和改變現狀毫無助益
許洧誠
Nov 22, 2018


抱中國大腿發的財有命花嗎?
台灣人對於拚經濟總有奇怪的幻想,因此對於候選人提出「發大財、拚經濟」等等口號總會膝跳反射式地接受。然而一國之內的經濟要強大,也就是國力的增長,真正重要的並不是實質上能往外國銷售多少商品,況且台灣也沒有美國那樣的軍事實力將國內商品,透過條約、同盟關係強銷於其他國家。關乎國力多寡,重
陳信仲
Nov 22, 2018


是該與時俱進的陸片配額制
娛樂圈人士對於陸片配額制都丈二金剛摸不著頭腦,一般民眾在討論此議題時,除了針對各年度抽籤片單品頭論足,為遺珠作品感到可惜,對奇葩片的籤運感到不可思議,順便暗啐:「怎麼被這種陸片佔到名額」外,不乏有對制度提出疑難者,從商業機制、兩岸政治對峙現實到台片保護等觀點均有之。
筆者認為,
鹹尼斯
Nov 20, 2018


回歸電影本身,談金馬獎得獎名單背後的巧思
不可避免,藝術是離不開政治,我們能見得香港動畫短片《一毛所有》所回望的香港回歸二十年歷程,也能嗅出姜文在《邪不壓正》大膽挑釁借古諷今,婁燁也讓《風中有朵雨做的雲》成為中國體制下的現實犧牲品。《傘上:遍地開花》和《我們的青春,在台灣》更在紀錄片題材上,清晰對照港台社會運動和政治環境
Pony(馬曼容)
Nov 19, 2018


異男對金庸的漫長告別
一切矛盾的核心,是令狐沖始終無意告別在他名為「正派」,在「金庸」名為江湖,在離散華人名為「中國」,實則是以儒文化作為底蘊的家父長、父權傳統,一種倫理的秩序。更關鍵的是,《笑傲江湖》是「金庸」以剔除特定(中國)歷史參酌作為書寫企圖,具有普遍性的政治寓言。並且是引號內的「政治」。一切
石牧民(Tsio̍h Bo̍k-bîn)
Nov 14, 2018


王岐山要現身表演了?
王岐山擔任國家副主席擔負外交重任後一直保持神秘狀態。王的重要人脈在美國,傳說多次要訪問美國都沒有成真,只是偶爾在北京會晤美國企業家。王的第一次出訪是今年5月到俄羅斯。這是模仿習近平崇拜「蘇聯老大哥」的足跡,不敢逾越,因此只是禮節性出訪。第二次是今年10月出訪中東,拜訪以色列的「哭
林保華
Nov 14, 2018

台灣會走向極權主義嗎?
「台灣人的淪亡」來自中國的威逼利誘,台灣人民必須要能夠分清楚什麼是個人利益,什麼是國家集體的利益。人民必須要學習認識政治、要能分辨怎樣的訊息與政策才是對整體國家有利,怎樣是對國家主權發展有害。面對接近的選舉,台灣人要選的政治人物不能夠只是會不會做事、會不會宣傳、能不能夠教訓民進黨
陳智豪
Nov 13, 2018


做該做的事,講該講的話
「做該做的事,講該講的話」這十個字我不只常聽Monica說,也親耳聽余先生說過。也就是說,他聲援哪一種行動,參與哪一種連署,取捨都是自己的獨立思考,不是看接洽者是什麼人。講話是否有人聽,做事是否馬到成功,他並不放心上。
許多別人覺得重要的事,他都不放心上,我想這是為何我每次看到
顏擇雅
Nov 13, 2018

【書摘】中華秩序
毛澤東是一個十足的自大狂領袖,善用權術詭計,也長於裝腔作勢。他其實絕對崇拜物質力量。但有趣的是,為了掩飾其根深蒂固的拜物教本質(崇拜武力和權力)和實際上在經濟管理方面的極其無能,毛澤東及其信徒都假裝篤信唯意志論,把毛澤東思想吹噓成戰無不勝的所謂「精神原子彈」,其實,他們只是無限地
王飛凌(Fei-Ling Wang)
Nov 9, 2018

這不是韓國瑜的選戰
韓國瑜本非政治素人,為何媒體從未針對他擔任立委期間的表現稍加檢驗?為何被國民黨捨棄後勉強去北農當個總經理,還能直攻高雄市長大位?如果這場旋風全是因他鋪天蓋地的媒體策略奏效,那麼媒體是因為無腦而被韓國瑜陣營操弄,或是背後有著更大的政治計劃在進行中?且讓我們試著以中共角度來看待這場選
羅慧雯
Nov 8, 2018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