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近期兩岸關係的總評估
總體來說,目前兩岸關係已經進入「冷對抗」的時刻,這是指在低度自我克制下的相互對抗,意即對抗而不到全面破裂,而這種對抗會表現在兩岸政治、外交、經濟、社會與軍事等各個層面。造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結構使然,意即影響兩岸關係的四大因素相互交織的結果,包括:一、國際因素(美中台三方關係...
董立文
Sep 19, 2018


台生赴中國大陸就讀的正負評估
自從2010年我方政府通過《陸生三法》後,兩岸大專以上學生赴對方就讀不僅既有法可依,也逐漸增多,特別是近年來中國大陸針對我高中畢業生赴大陸就讀,相繼開放先是以「頂標」,再而「前標」,到今年2018年則是以「均標」的台灣學測成績,即可直接申請到中國大陸的308所一流大學,經過...
張五岳
Sep 18, 2018


孤狗人生(21):許家屯的感嘆與哀愁
中國政府高官和黨的高幹,在1980年代改革開放之前是不准許出國的。冷戰時代高幹只有在黨的允許下出訪蘇聯、(北韓)朝鮮和東歐共產國家,學習「先進共產國家」的制度,其他國家一律禁止參訪。 許家屯在法國凡爾賽宮的後花園。圖片來源:卜大中提供...
卜大中
Sep 18, 2018


赴中任教要面對三座大山
赴中任教風險分為大學環境的風險與日常生活風險。 大學環境風險主要包括升等、薪資與研究案申請的不確定性、教師授課自由度問題以及參考教材因出版言論管制、翻譯的錯誤等等。升等、薪資與研究案申請大致是目前赴中任教台灣教師共同面臨的難關,升等部分,台灣教師是與中國教師一起競爭?通常大...
李政亮
Sep 17, 2018


水清則無雲──馬雲閃電交班之謎
才剛剛和全世界最年長的首相馬哈迪醫生在杭州把酒言歡沒多久,《紐約時報》便放出了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即將在54歲壯年退休的震撼彈。雖然馬上遭到阿里集團發表聲明否認,但隔天真相還是大白,馬雲的確是要退休,只是還有一年的緩衝期,在整個阿里集團依然力求擴張之際,主帥卻忽然宣佈解甲...
趙君朔
Sep 16, 2018


對紅色暴力集體麻痺的台灣
最近,國際媒體半島電視台製作了一個名為「台灣:間諜、謊言與兩岸關係」的專題,揭露了在台積極活動的愛國同心會、統促黨等組織的背後是中國的資助與支持,而中國的用意就在製造台灣社會的動亂與衝突。 最近,半島電視台製作了一個名為「台灣:間諜、謊言與兩岸關係」的專題,揭露了在台積極活...
羅慧雯
Sep 13, 2018


台生西進,因為…
「台生西進」近年成為台灣各界較為關心的教育現象,根據中國有關部門的數據,台灣到中國留學生由2011年的六千多個,大幅增加至17年的一萬二千餘個,六年內翻了一翻。同時,中國調整對台灣學生的收生門檻,亦令台灣學生有進一步向中國流向的趨勢。...
張秀賢
Sep 11, 2018


孤狗人生(20):許家屯給我的獨家大新聞
買了房子,有枝可棲之後,許家屯心也定了下來,他那張總是帶著微笑的招牌面容,再度出現,予人一種溫暖親切,溫文儒雅的好感,果然是統戰高手,鄧小平沒看錯。 作者與許家屯在威尼斯。圖片來源:卜大中提供 他每天大量閱讀報章雜誌和非小說類書籍,特別是政治經濟學方面,也喜歡讀當代人的傳記...
卜大中
Sep 11, 2018


天然獨的未來——世代更迭下國家認同的可能發展
天然獨一詞一般認為在318運動後出現,這個對於特定世代的國家認同之描述,不能否認跟近年風起雲湧的社會運動有關。特別是在認知到近年社運的參與者有年輕化和普羅化的趨勢下,以及和社運論述間流露出的,清楚劃出中國與台灣之區別,不難想像會有論者認為這些趨勢代表年輕世代對於台灣獨立的認...
陳建勳
Sep 11, 2018


台灣學生赴中,要先停看聽
每隔一陣子就有輿論表示,台灣學生要大量「飄向北方」:不論是就業或是就學。但這些輿論的背後,其實隱藏很多需要值得被深究的議題:包括學生到底外出的動機、中國大學的授課方式問題、中國就業待遇,這些問題真正的核心,往往是輿論的偏頗與刻意餵養部分破碎訊息,再以錯誤事實為前提做評論,導...
林子堯
Sep 10, 2018


貿易戰火中欠缺安全感的中國
美國與中國之間的雙邊關係,在許多方面都出現緊張跡象。在貿易上的爭端,則可能導致關係走向惡化。截至目前為止,中美已分別向對方價值160億美元的商品征收關稅。 中國內部輿論在反思貿易戰起因時,很少提及美國所強調的「不公平貿易行為」,而主要關注中國的宣傳策略是否適當。圖片來源:達...
鹿ㄦ
Sep 9, 2018


台灣的奧運之路(下)
上世紀70年後,國府在外交上持續的挫敗,台灣人對國家象徵的符碼逐漸麻痺,民主化後的認同問題基本上仍停留在政治的場域,對以怪名、怪旗、怪歌參加奧運的現實並無強烈感覺。加上楊傳廣與紀政之後台灣在奧運場上沒有閃耀的巨星,奧運並沒有凝聚足夠的國族情緒回頭檢視我國選手在奧運場上的無國...
李中志
Sep 9, 2018

為什麼你應該關心居住證問題
2018年8月16日中國方面宣佈 ,將發給港澳台居民「居住證」,作為在中國國內的身分證明。「居住證」編碼形式與中國公民身分證的號碼相同,採18碼,依其國家標準編制。凡在中國國內居住半年以上,有合法穩定就業、住所、連續就讀條件之一者,皆可「依據各人的意願」,憑五年期台胞證申請...
宋承恩
Sep 5, 2018


「天然獨」一點都不簡單
台灣價值仰賴於各個族群之間的碰撞、抗衡、合作以及政治與道德在公共哲學上的競合。然而,年輕族群經常被社會幼體化,被認為經驗和立場不夠堅定到可以形成政治自覺,再加上社會不願意脈絡性的了解新世代的年輕人在想什麼,於是誕生了「天然獨」。...
朱震
Sep 4, 2018


孤狗人生(19):新郎不是我
前一篇刊出後,感謝林保華先生說明了金堯如先生後來的生活和2004年病逝的消息,1996年我已奉命調回台灣,失去金先生的消息。 千先生〈不惜暮年再流亡〉的大作是季季任職《中國時報》副刊主任時刊登在副刊上的。事實上千老告訴我是一件令人毛骨悚然的事情使他無法忍受,才決定出走抗議。...
卜大中
Sep 4, 2018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