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你聽過「我羅他不」嗎?──源自獨裁政權的台、韓兩大在野黨
在南韓,面對這種唯我獨尊又雙重唯我獨尊的行徑,我們稱為「我羅他不」─「我來外遇,就是一段『羅曼史』,但他人外遇,我就要指責他是『不倫』。」未來統合黨與中國國民黨,都展現出同一副嘴臉。
這兩個源自獨裁政權的現任在野黨,執政時不懂社會運動起因,也不去探究社運過程中會存在的政策論述形
楊虔豪
Jul 1, 2020


北韓「變臉」當下…金與正登場的背後意義
5月底,南韓的脫北者運動團體,試圖在邊界地帶,以空飄氣球散播反體制傳單至北韓,引發最高領袖金正恩的胞妹─北韓勞動黨第一副委員長金與正震怒,宣布中止兩韓一切聯絡管道,更暗示將開展暴力行動的企圖。隨後,北韓真於6月16日下午,爆破設於開城的南北共同聯絡事務所。
金與正已不再只是過往
楊虔豪
Jun 16, 2020

從黃之鋒風波到選弊疑惑看南韓保守派媒體與網站問題
近來,幾家南韓保守派媒體出現一些詭異的報導,一則引發波瀾,另一則是未掀起國內多大關心,反倒是被外媒跟進轉載,也引發台灣各界詢問,這回我們就來討論這些保守派媒體的問題。
南韓發行量最大的《朝鮮日報》於5月30日在網路版上發表一篇掛上「獨家」的報導,標題為「黃之鋒:『向我們對香港民
楊虔豪
Jun 3, 2020


5.18光州事件40週年…文在寅政府面對轉型正義的新發想
南韓5.18光州事件,日前屆滿40週年,這場被定調為「民主化運動」的抗爭,在近來,透過電影《計程車司機》(台譯《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港譯《逆權司機》)的問世,使得海內外也開始認識這場發生在1980年、光州市民為爭取民主、反抗獨裁與蹂躪百姓,揭竿反抗的歷史。
今年的5.18紀念
楊虔豪
May 20, 2020


金正恩復歸螢光幕,眾多人眼鏡掉滿地
美國CNN報導北韓最高領袖金正恩「命危」,引發海內外眾家媒體爭相跟進報導,南韓的脫北者政治人物也主張金正恩「已無法再站起來」、「99%機會死亡」,但就在上週六(5月2日),北韓官媒先後刊載金正恩現身肥料工廠視察與剪綵的照片及影片,爭執近2週的「金正恩健康異常說」,終告落幕。
上
楊虔豪
May 6, 2020


金正恩是生是死?反正媒體能讓他死了又活、活了又死
21日一大早,海內外各家媒體引述美國CNN報導北韓最高領袖金正恩病危的消息,我冷淡地瞄過去後,繼續做其他事,但過不久,台灣眾家媒體主管和友人連翻傳訊來電,詢問是否屬實,然後社群媒體上,許多人也在討論金正恩到底出了什麼問題,應付新冠病毒而繁忙的世界,頓時開始繞著金正恩轉。
楊虔豪
Apr 22, 2020


新冠病毒衝擊下,混沌不明的南韓國會選舉盤勢
新型冠狀病毒(武漢肺炎)疫情,隨著大邱新天地教會爆發群聚感染,而重創南韓,儘管近日,新增確診數已減緩到每天50人以下,但中央政府仍持續頒布高強度社交距離維持措施─要求民眾盡可能減少外出,群聚場所須遵守嚴格防疫措施。而在新冠病毒衝擊下即將登場的,是4年1度的國會選舉。
楊虔豪
Apr 8, 2020

電視台搶先公開「N號房」經營人身分,公益還是觀感刺激?
在附有加密與銷毀功能的通訊軟體Telegram上開通秘密群組,誘導未成年女性拍攝淫亂影片,吸引近30萬人加入觀看與傳播的南韓「N號房」事件,近日鬧得沸沸揚揚。
楊虔豪
Mar 25, 2020


文在寅政府應付新冠病毒的明與暗
新型冠狀病毒(武漢肺炎)在南韓的疫情,隨大邱新天地教會爆發群聚感染而廣範圍擴散,這幾天,首爾也爆發有保險公司外包的電話客服中心職員及家人,集體確診,成為首都圈最大感染源。事實上,病毒已在世界各地蔓延開來,不僅國內,還得提防國外傳染源進入,讓南韓政府「蠟燭多頭燒」。
楊虔豪
Mar 11, 2020


南韓疫情蔓延:歸咎「邪教」反讓人忽略防疫關鍵
新型冠狀病毒(武漢肺炎)的疫情,上週末迅速於南韓蔓延。一名來自東南大城大邱的59歲婦人,於2月18日確診。防疫部門後來發現,這名婦人在發燒後,除赴被視為異端的新天地教會禮拜外,還前往飯店與地區保健所等公共場所。隨後,大邱新天地教會出現集體感染潮,同時擴散至全國各地。
楊虔豪
Feb 26, 2020


不只社會……《寄生上流》也同時反映南韓電影的兩極化
南韓導演奉俊昊的電影《寄生蟲》(台譯:寄生上流,港譯:上流寄生族)在本屆美國奧斯卡金像獎中,一舉囊括最佳影片、最佳國際影片、最佳劇本及最佳導演等4個獎項,實現繼法國坎城影展金棕梠獎、美國金球獎後的三冠王,達成非英語片的首次巔峰成就。
楊虔豪
Feb 12, 2020


2020選後雜談─韓國瑜崛起帶給台灣的反思
台灣總統與立委選舉結果揭曉,蔡英文總統以史上最高票成功連任,民進黨雖然在立法院席次減少7席,仍保住過半多數地位,而且許多艱困甚至原被視作「不可能贏」的選區,都意外獲勝,頗有斬獲;韓國瑜市長則是在多處嚐到敗仗,更在自己主場高雄市「崩盤」......
楊虔豪
Jan 15, 2020

韓國引入超複雜的席次計算新制
台灣總統與國會選舉只剩下最後10天,南韓國會選舉也剩下3個多月,而年關前,南韓國會在喧囂之下,通過新版《公職選舉法》(簡稱《選舉法》修正案),內容有重大變動─國會議員將導入「準聯立型」比例代表制,而各種選舉的投票年齡,也從19歲下修至18歲,兩項新制都將於明年國會選舉上路。
楊虔豪
Jan 1, 2020


韓「關鍵少數」興亡史:政壇新星安哲秀的暴起暴落
第三勢力要發展本來就有很多挑戰,而安哲秀失勢,歸根於他未充分考量既有支持者的屬性,也沒評估好兩大意識形態、在尋求交集時會產生的衝突風險,最後變為了選票,他沒有勇氣同時突破保守與進步派的框架,理出新的路線尋求支持,而是吸了進步派的血後,再吸保守派的血,最後被雙方唾棄。
楊虔豪
Dec 18, 2019


面對香港示威南韓朝野「冷熱」溫差的背後……
香港示威爆發至今近6個月,在韓港人非常積極組織聲援活動,試圖向南韓社會說明香港的主流意見、港人處境、一國兩制日漸限縮及五大訴求為何等等,其實已得到韓媒相當程度的關注,許多南韓市民團體也開始串聯,表達對香港時局的憂慮,力挺香港民眾爭取正義與民主。
楊虔豪
Dec 4, 2019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