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4月南韓自由韓國黨(現為未來統合黨)力圖阻擋執政的共同民主黨和其他在野黨共推設立調查前現任公職人員腐敗問題的「高階公務員不正行為搜查處」(簡稱「公搜處」)法案,集體佔領國會內委員會議會室,要阻撓快軌案表決,最終仍不敵其他朝野4黨的防禦。圖片來源:作者截自 FACT TV
這兩週,台灣與南韓國會都出了些事。為反對蔡英文總統提名陳菊為監察院長,國民黨團欲重演318學運「佔領立法院」戲碼,最後不僅失敗告終,輿論更是冷眼相待;在南韓,執政的進步派共同民主黨獲得絕對多數的國會,決定旗下18個委員會,將全由旗下議員出任委員長,引發保守派抗議並揚言杯葛。
近來,台、韓政界上,能明顯看到的特徵,就是源自獨裁政權的現任最大在野黨,存在感日漸低落,就算政府施政有令人不滿或引發指責,最大在野黨聲勢卻遲遲拉不上來,發動連串抗議、抨擊、抵制行動,只引發民意重重反感。對比這兩年南韓保守派的未來統合黨和台灣的中國國民黨,兩黨實為同病相憐。
這幾天在台灣立法院上演的佔領劇碼,類似場面,去年已在南韓國會上演。(請見2019年5月8日專欄〈一黨槓四黨……南韓國會爆走癱瘓中!〉)
當時,未來統合黨的前身─自由韓國黨,力圖阻擋執政的共同民主黨和其他在野黨共推設立調查前現任公職人員腐敗問題的「高階公務員不正行為搜查處」(簡稱「公搜處」)法案。
自由韓國黨為此不惜癱瘓議事,試圖佔領議長辦公室、動員進入他黨議員辦公室封鎖攔阻當事人外出、更破壞國會事務處內的傳真機、印表機等設備,阻止法案簽名文件列印與提交,並與他黨議員爆發肢體衝突,黨內議員全部躺在議場門前阻止進出,最後在執政黨與其他在野小黨合作下,擊破攻勢。
這種國會爆發肢體攻防的場景,在南韓稱為「動物國會」,由於觀感實在太差,傳遍國際海內外甚為丟臉,2012年,保守派過半的國會,主導通過《國會先進化法》,規定議長將法案提交國會本會議表決前,須由朝野共同協商,或獲得總體議員3/5(即180席)同意。
而上屆國會,因無黨過半,朝野各黨協商就顯得重要,但當時的自由韓國黨拒絕讓步,並頻繁杯葛癱瘓議事,搞到他黨派厭煩到乾脆繞道,直接與共同民主黨協商,然後韓國黨再來抨擊自己「被忽略」、代議制度「被破壞」。
衝突與杯葛不斷,導致議事停擺,去年南韓議員共發起2萬4081件提案,只有8819件被審理,比率僅36.6%,被評為「最糟糕的國會」。
朝野各黨的協商,每個陣營都得拿出合理說法,透過辯論與談判交鋒,得出哪些法案過與不過的理由、或需追加考量與擬訂哪些對策。
上屆南韓國會,原本還有人期待無黨過半下,在野黨還能扮演理性監督的角色,只是因崔順實干政案而丟失政權的保守派,大多時候仍出於「為反對而反對」。
包括爭執已久的「公搜處」法案,當時自由韓國黨只抨擊這是共同民主黨要展開「政治報復」,但公搜處設立目的、組織結構有無漏洞、法源內容有無缺陷,自由韓國黨全無交代。事實上,「公搜處」搜查對象,也包含現任官員,只要有問題都會被調查,不少人認為,自由韓國黨是壞事做太多怕被「起底」。
反對的詳細理由說不出,自己立了強調各黨協商的「國會先進化法」,也完全忽略,要以衝突手段來癱瘓議事運作。而過往保守派執政時,時常抨擊展開示威的工運與學運人士是「暴力分子」,如今他們自己卻在國會揚棄自己職責,做出先前他們口中所指責的「暴力行為」。
此番嘴臉,一次次透過國會議事直播與新聞報導傳開,選民自然就會判斷。2個月前的國會選舉,從自由韓國黨更名的未來統合黨,慘敗坐收,在300席國會中,只獲得103席,較上屆少了19席;執政的共同民主黨則拿下180席,穩定過半。
而新國會開議後,共同民主黨也決定不對未來統合黨讓步,18個國會旗下委員會,皆敲定由同黨議員擔任委員長,這是南韓於1987年民主化後的首例,共同民主黨就此成為「超級執政黨」。
看好的一面,獨攬全局,若要認真做事,國會將可在無任何干預下,迅速推動各項法案,議事運作將可達到效率;但獨大局面下,若政府施政不得人心,執政黨過半的國會,也只是一味附和幫腔的話,往後民意也可能重現大轉彎;得到越多,承擔的責任就越重。
回頭來看台灣,6年前,面對318學運,國民黨只顧指責攻佔議場者「暴力」、「不理性」,而不願針對服貿協議內容,好好與民進黨討論、放諸公眾檢驗。如今,國民黨反對陳菊掌監院,但提出「不適任」理由,和過往國民黨自己執政時的經驗相比,不是禁不起考驗,就是毫無說服力。
國民黨批評已脫黨的陳菊「黨派色彩太深」,但馬前總統也任命國民黨出身、後來加入新黨的王建煊擔任院長,無疑「自打臉」。
而指出陳菊領導的高雄市府團隊被立案調查與糾正多次,但各縣市首長團隊被提糾正,本為家常便飯,而有無吃案疑慮,若要盡在野黨責任,國民黨就更該好好研究相關調查進展和疑惑,透過接下來黨團審查和質詢,要求交代,若發現陳菊無法說明或與事實不符,必能重擊民進黨,國民黨勢必加分。
但這些功課,不見國民黨做。事實上,若真有問題,馬總統執政,還有韓國瑜當市長時,國民黨就該傾力揭發,卻都沒有。
然後,在無詳盡論述下,國民黨為反對而反對,自己「佔領」自己的職場,重演當年自己口中的「暴力」與「不理性」,卻完全激不起民眾湧入議場相挺,「開冷氣」、「綁鎖鏈」見笑連連,最後失敗做收。
在南韓,面對這種唯我獨尊又雙重唯我獨尊的行徑,我們稱為「我羅他不」─「我來外遇,就是一段『羅曼史』,但他人外遇,我就要指責他是『不倫』。」未來統合黨與中國國民黨,都展現出同一副嘴臉。
這兩個源自獨裁政權的現任在野黨,執政時不懂社會運動起因,也不去探究社運過程中會存在的政策論述形塑、辯論與組織運動策略,只顧指責別人碰到不公義或不合理事件而起的抗爭,是在「破壞和諧」。
而丟失政權後,大位坐久,也無知或傲慢到不懂得討論政策或發動足以引起民眾迴響的政治攻防;面對自己不利或看人不順眼,就也要來發動抗爭,沒想到展現出的戰術與實力,遠遠不如他們過往口中指責的「暴徒」。
展現出「我羅他不」德性的這兩個政黨,是否還能作為有效的監督力量,值得省思。
作者為定居首爾的駐韓獨立記者,《韓半島新聞平台》創辦人,長年採訪與評論南北韓時事,希望注入具有台灣觀點和現場觀察的韓半島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