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口嫌體正直的矛盾綜合體──馬英九
與李登輝、陳水扁相較,馬英九更是口嫌體正直的矛盾綜合體。馬英九從政歷程,言行矛盾之處族繁不及備載,但最受注目的,當是其對民主政治素養薄弱,與國族認同錯亂;兩言以蔽之,他不僅「打著民主反民主」,且「一個美國人逼著台灣人去當中國人」。
陳文瀾
Jan 17, 2021


台灣該如何面對醫護染疫──從楊志良言論談起
如果在中小學、一個意外事件
試著想像一下:在學生打掃美勞教室時,一個石膏像被打破了。老師沒發現另有學生受傷、卻要對教材損毀事件究責;於是學生們互相指責「是他打破的」「是他撞我的」…。幾個學生被懲罰、全班同學互不信任。可能下個月又有石膏像被另一班學生打破;更慘的是有學生被霸凌,受
陳俊光
Jan 14, 2021


吳介聲/「甩鍋」雖惹議但有用?中共版新冠病毒「起源論」成宣傳工具?
新冠肺炎爆發將滿周年,中共從初期隱匿疫情與病源,到指控病毒恐來自美軍,迄今已經衍生多種「甩鍋」版本,儘管經常遭到專家糾正,卻也很可能已經達成中共所預期的宣傳目的。
鳴人堂
Jan 2, 2021

作者之死:一場華麗的獻祭之後
華藝是台灣最大的學術資料庫。它在中國成立「台湾学术文献数据库」,卻竄改論文的後台資訊(metadata),封鎖某些論文,以合於中國意識形態的管制。中央大學教授副教授皮國立,只因名字有「國立」二字,被剝到只剩一層「皮」,成為年末學界最令人帶淚的笑話。事發之後,舉國譁然。華藝第一時間
祝平一
Dec 29, 2020


北一女擺攤收費風波──Me Too, You Too.
文明慢慢進展,大部分男人逐漸學到女人跟男人是地位平等的生物,女人開始可以上學,可以投票,郵購新娘即便還存在某些文化,部分男人已經學會把女人當人看,部分男人不會一看到女人就想到陰道,部分男人已經學會控制自己,但停滯在性別蠻荒時代尚未進化的男人數量還相當可觀。
葉綺玲
Dec 22, 2020


朱家安/從陪聊直接聯想到陪酒,是誰在物化擺攤聊天的北一女學生?
北一女校慶,有攤位以五分鐘30元提供「學姐陪聊」服務,引起爭議。有些人聯想到陪酒,有些人指出女學生不該「自我物化」......
鳴人堂
Dec 19, 2020


張宇韶/王金平再度操作「出口轉內銷」政治劇本,圖謀黨內與兩岸影響力
一個精明的政治人物,永遠知道什麼時候才是自己進場買賣的最佳時機,總是清楚操作什麼議題才會獲得鎂光燈的最大效應,王金平就是箇中高手。
鳴人堂
Dec 19, 2020

這是研究所教育崩壞的冰山一角──李眉蓁論文抄襲案
高雄市長候選人李眉蓁爆出抄襲醜聞,根據媒體揭露,她在2008年畢業於中山大學大陸所的碩士論文有超過上百頁與2000年一份台北大學碩士論文高度雷同,連錯別字都照抄無誤。
兩份論文相隔八年,但是內容完全一模一樣,只是文字前移後挪。李眉蓁的論文宣稱處理兩岸經貿,難道連指導教授與口試委
何明修
Jul 23, 2020


劉銘傳是「台灣鐵道支付」
歷經16年整修籌備的「國立台灣博物館鐵道部園區」,終於在2020年7月6日正式開幕。園區開幕是台灣鐵道文化與歷史資產保存的里程碑,紀錄了台灣從滿清初建、日本縱貫鐵道開通、到今天臺鐵營運的歷史,也重現了大台北鐵道的產業聚落風華。
但開幕一個禮拜之後,園區內的解說將縱貫鐵路的總工程
江昺崙
Jul 21, 2020

政治嘲諷不是請客吃飯
網路脫口秀節目「博恩夜夜秀」日前被傳出,於2020總統大選期間曾向國內兩大政黨的總統候選人收取費用,引發外界爭議。而面對諸多質疑,該節目主持人曾博恩也在17日上傳影片親自回應,並對其未能在節目中主動揭露收費一事,向觀眾致歉。
無論如何,對於該節目願意坦然面對、並公開與觀眾討論的
洪浩唐
Jul 20, 2020


主權.領土.歷史──從中國的天下觀談起
幾天前中國民衆在網路上强烈批判俄國公然慶祝符拉迪沃斯托克(Vladivostok,即傳統中國的海參崴)建城160年,情緒非常激昂。之所以如此也出自相同的心態。當然,本來「家有弊帚,享之千金」,更何況海參崴是這麽一個重要的海港。很多人說中國從宋代以後就有這個小漁村的文字記載,而且在
李弘祺
Jul 16, 2020

中華民國不見了?大學殿堂的聰明與智慧
日前喧騰一時的中原大學生物科技系招名威副教授「道歉風波」,幾天下來,有了比較清楚的面貌。容我套用並略修飾網紅寰寰哥的整理─感謝他老大的同意。整個事情的緣由應是如此:
第一,招老師在課堂上說,在鏡頭前面那一位(中生),你可能吃得比較多(三聚氰胺、毒奶粉),「對,就是在講你」。
林佳和
May 17, 2020


恐懼在瘟疫蔓延時
媒體傳播與政治口水的擴散在這焦躁時刻,儼然已成為另種入侵人類生活世界的變種病毒。面對不確定的生死攸關風險性,做好政府的防疫工作自我管理,按照政府宣導需要戴口罩的時機準備,體現一種權利隱含的義務(duties implied by rights)的主動積極公民參與,不隨波捲入這股盲
林耀盛
Feb 6, 2020


顏聖紘/秋行軍蟲入侵台灣後:科學、教育、防治與媒體傳播,還能多做點什麼?
秋行軍蟲的成熟幼蟲以生長點為主要危害部位,多數時間會躲在芽點附近。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WIKI 我們上個月才談論過「如何防止秋行軍蟲入侵」、「如何鑑識秋行軍蟲」,以及「如何推測入侵潛力」,結果6月8日,防疫人員就在苗栗縣飛牛牧場的青割玉米,發現疑似秋行軍蟲的幼蟲。...
鳴人堂
Jun 15, 2019


我賣藥,也賣台:中國對台語電台的滲透
我是廣播兒童世代,從有記憶以來,都是聽收音機長大的。為何一直黏著收音機而不是看電視、網路呢?因為可以一邊聽一邊工作。我們那個年代的工廠女工,也都是一邊做工,一邊聽廣播播放鳳飛飛的歌。60歲以上的許多長輩們,他們成長於收音機的年代,如果現在仍在工廠、工地、農地工作,或者去登山、散步
王宏仁
Jun 11, 2019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