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為何進步價值無法說服鄉民?
近日華山大草原的分屍命案,以負面新聞的形式,在網路上引發了社會大眾對「野青眾」的標籤化與檢討;同時,所謂的進步圈-反對以個人責任的視角來檢討野青眾,而是試圖以「父權結構」的結構性思維,來指涉分屍命案的根本起因。 本文並非要直接討論分屍命案,而是想從分屍命案所激起的性別議題中...
柯汎禧
Jul 1, 2018


台灣人注定淪亡嗎?
「身為台灣人」的集體認同、維持以台灣人為主體的自我統治,不僅可以使台灣人作為一個擁有「大我」人格的正常人而活著,更重要的是,避免台灣人出賣台灣人的悲劇與道德淪喪。圖片來源:Pixabay 近來,隨著中國崛起對區域的影響擴大,電視名嘴大肆宣揚:越早統一,越有籌碼可以跟中國換取...
陳信仲
Jul 1, 2018


旗山蕉農的困境
近日媒體報導香蕉崩盤,鳳梨崩盤。台灣農民的困境都一樣,很難翻轉,令人噓唏!圖片來源:Pixabay 近日媒體報導香蕉崩盤,鳳梨崩盤。台灣農民的困境都一樣,很難翻轉,令人噓唏! 香蕉問題,蕉農種植的長久病因,我是旗山人,今年六十九歲,從小學看到現在。家開著雜貨店,聽到蕉農在香...
江明樹
Jun 27, 2018


斯波義信的學術與交往兩三事
由左到右:李弘祺、梅原郁、鄧廣銘、斯波義信、柳田節子。1985年五月在杭州召開中國第一次國際性宋史會議。圖片來源:李弘祺提供 幾天前,唐獎公佈頒授今年的漢學獎金給斯波義信和宇文所安(Steven Owen)兩人。作爲一個研究中國歷史的人,我自然替他們感到很高興,也認爲唐獎遴...
李弘祺
Jun 26, 2018


手機族到底影響民調和選舉多大?
在電話民調滿天飛、兩大黨都靠電話民調決定初選的狀況下,這個問題的重要性自然不在話下。這個問題可以拆成兩個層面。第一,到底現在有多少台灣人是接不到傳統電話民調電話的「純手機族」?第二,這些純手機族的政治傾向為何?(其實還有第三個,到底這些人會不會出來投票?)...
王宏恩
Jun 25, 2018


指月國際競爭力指標
佛經中多次用指月的比喻來說明真理與言語敘述的不同。如果有人用手指指向月亮要我們看月,我們卻只看著手指,甚至以為手指就是月亮,那就無法知道真正的月亮是怎樣。經濟問題也常用各種數字想掌握經濟的真相,這些數字也常稱為指標。但這些指標也常不能完全代表我們想掌握的事實,卻有很多人把指...
陳博志
Jun 19, 2018


謊言還是鬼扯?吳音寧現象作為民主危機
星際迷航記中嚴謹思考的瓦肯人,對政治事務,帶著具有專業素養的理性思考,只相信客觀證實過的資訊,雖關心政治,但不帶感情。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台北農產運銷公司總經理吳音寧,果真流年不利。年初伊始的春節期間,菜價下跌,不見蹤影的被封神隱少女,實情是忙於調度載菜卡車,十萬火急幫農民...
林佳和
Jun 14, 2018


大豐收的日子為什麼不是喜悅的笑容 ?
我的父親郭義忠今年三月過世,他曾經是中興大學農業經濟系裡主要教授計量經濟學與農產價格的教授,整理他在學校辦公室的遺物時,發現他從民國八十七年開始為台灣養雞協會預測每年度的肉雞價格,一直到他退休前十幾年間不間斷。 今年父親郭義忠教授去世的告別式上,養雞協會的榮譽理事長、還有協...
郭紀舟
Jun 13, 2018

柯文哲的恨女情結 ?!
北農總經理吳音寧在台北市議會被藍軍議員修理,但事後浮現的各種資訊顯示,她在業績上並不比前任遜色。或許確實如台北市長柯文哲所言,「台北政壇都是鯊魚,不管是小白兔還是農村野兔,問題是這邊都是豺狼虎豹」。做賊的喊捉賊,最大尾的鯊魚,難道不是柯市長本人?...
馮賢賢
Jun 12, 2018


張忠謀交棒台積電與根留台灣的典範
張忠謀讓台灣之光的台積電安穩交棒,是台灣企業家的典範。圖片來源:達志影像/路透社 2018年6月5日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主持完年度股東會後,正式退休。股東會之後的董事會決議,一如張忠謀在去年10月記者會的宣告,總經理暨共同執行長劉德音擔任董事長,另一總經理暨共同執行長魏哲家擔...
郭永興
Jun 11, 2018


白米,是不是炸彈?江湖,到底在哪裡?
吳音寧有一套很完整的、關於農業發展的理論架構,都寫在2007年出版的《江湖在哪裡》這本書裡面。圖片來源:印刻.舒讀網路書店 走入蒙面叢林 最近台北農產公司總經理吳音寧以「休市三天」引發爭議為原點,掀起了一波藍綠白惡戰,口水滔滔掀起翻天巨浪。很多人都在疑惑說,吳音寧看似沒有農...
江昺崙
Jun 11, 2018


面對中國烏雲的台灣
我是一名台獨運動工作者,也是一名創業者,而我的創業事業與紡織有關。因為工作關係,會接觸一些時尚產業、服飾產業相關人員,我觀察到有非常多年輕人才不斷出走,外移去中國北京或中國上海創業與就業。他們跟我說,那裡才有「市場」,比起留在台灣,在那裡更有機會被看見,所以選擇遠走他國他鄉...
吳濬彥
Jun 10, 2018


越南對美萊慘案的反應,台灣人要知道
美國克里夫蘭《誠懇家日報》於1969年11月20日刊登第一張美萊村屠殺兆於頭版,引起軒然大波。圖片來源:網路 今年3月16日是美萊村屠殺案(My Lai或Son My Massacre )的50周年,不久前曾寫過一文〈美萊村屠殺50週年省思:正義判決何時來?〉,寫50年後讀...
朱真一
Jun 7, 2018


「從西方中心到後西方世界」的迷思
當中國傾全力發展「中國芯」,其政策無非是更多的資本投入、稅務優惠、企業併購與技術移轉,但這些政策無不在美中貿易戰失效。圖片來源:達志影像/路透社 這不是江宜樺第一次嘗試以西方知名學者背書,去(2017)年江宜樺邀請法蘭西斯.福山(Francis...
沈榮欽
Jun 6, 2018


民粹對民主的利與弊—館長作為典型案例
在世界政治史上,有許多民粹領袖的案例,台灣的知名直播主「館長」則是一個最新的、離我們非常近的案例,活生生地體現了民粹主義(Populism)的精神,加上網路直播這一新興傳媒的推波助瀾,根本是民粹主義在現實生活的具體呈現。如果將館長的民粹主義程度製成量表,我們幾乎可以在每個欄...
陳信仲
Jun 5, 2018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