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食安與政爭──發言人風波之後
前行政院發言人丁怡銘針對使用美牛的牛肉麵店、無法避開含有萊克多巴胺牛肉的言論,引起軒然大波,最後導致他本人辭職,行政院蘇貞昌團隊聲望大損,可說災情慘重,甚至讓很多民進黨支持者彷彿看到2018縣市長選舉前的資訊戰景象。
黎時潮
Nov 18, 2020

從黃偉哲到丁怡銘事件,綠營「業力引爆」究竟犯了什麼錯?
綠營記者及幕僚近日不少人都自覺,「很有2018年大敗前夕的既視感」,然而面對年初的大勝,以及蔡政府在防疫的傲人成績,怎會一下子掉進危機?首先是過去被形容綠到出汁的台南,市長黃偉哲接連在南鐵東移及馬國學生命案事件發言不當,已有人在談論「民進黨2022年會不會六都只剩高雄」...
林瑋豐
Nov 17, 2020


1111書市大戰,煙消雲散了嗎?
上星期,四十幾家獨立書店串連的1111快閃「歇業」行動,驚動讀者和出版業上下游,激起的輿論漣漪,至今仍餘波蕩漾。在幾已約定俗成的「雙11購物節」,獨立書店發起這項類似「罷市」的抗議行動,是回應某電商平台在影音書區祭出的流血折扣:買書79折,滿額再打84折,折算下來就是66折。
李令儀
Nov 16, 2020


「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龐佩歐聲明講的是台灣主權問題
美國國務卿龐佩歐(Mike Pompeo)2020年11月12日在接受電台節目修伊特秀(Hugh Hewitt Show)訪問時表示:「把話講清楚是非常重要的。台灣不是中國的一部分,雷根政府制定對台政策所做的工作時就承認了這一點,過去30多年美國兩黨政府皆遵循並執行這些政策。」
宋承恩
Nov 16, 2020


認為總辭愚蠢和自毀的泛民,最終還是被迫總辭
剝奪選舉資格的大動作,在 2016 年已經出現,主要受害者是港獨派、本土派和自決派,從來不斬到傳統泛民。當時很多溫和派認為,是受害者的主張太過激進、不懂玩政治,所以才被北京抓到辮子,在其他陣營出事的時候,他們甚至會幸災樂禍,高呼活該,是「自取其敗」。於是種下了兩邊民眾今日...
盧斯達
Nov 15, 2020

川普、拜登形象轉變,台灣成風向雞?
2020年,未來必將被歷史學家註記為新時代的開端。對世界而言,武漢肺炎疫情改變國際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結構,若干影響將促成不可逆的潮流;對台灣而言,因防疫成績斐然,加上中國戰狼式外交適得其反,逼使許多國家大打「台灣牌」,國家能見度、國民自信心皆大增。
陳文瀾
Nov 12, 2020


跟著誰喊燒的台灣川粉與川黑
美國大選投票時間最後結束的一州是阿拉斯加,台灣時間11月4日下午兩點。當天早上10點39分,臉書粉專「恕我無法支持」已經開始貼出CNN的各州陸續開票結果,貼文說著:「FOX/CNN/Bloomberg網站來回切真的快失心瘋了」。更上一段,在描述完屬於共和黨的傳統小郡仍然支持度不變
陳慧蓉
Nov 11, 2020


「五月花盟約」(Mayflower Compact)對美台人民的啟示
無論川普陣營如何忿忿不平,甚至揚言要透過司法訴訟來挽救其敗選命運,美國大選業已底定,拜登贏得總統一職並將於明年1月20日宣誓就任。國人隔岸觀選,不免擔憂在媒體崩毀與中國強力滲透下,美國民主是否已然陷入困境。更擔心美國維護台灣安全的決心是否因此動搖。...
姚孟昌
Nov 11, 2020


歐盟如何看美國新局
歐洲聯盟(European Union,簡稱EU,歐盟)對美國新任總統拜登(Joe Biden)的新政相當期待,希望重啟跨大西洋關係,不過,歐盟也意識到,地緣政治現實不會改變,相信回到跨大西洋聯繫的幻想黃金時代就是無視美國和國際環境的演變,歐盟現在可以聯合有相同價值觀的美國來對抗
蔡筱穎
Nov 10, 2020


大選過後:美中關係何去何從?
峰迴路轉的美國總統大選,看來拜登勝選已成定局。儘管川普揚言打選舉訴訟,但除非若干關鍵州在計票時真有舞弊情事,否則僅就投票程序爭議,川普想要翻盤,可能性不高。拜登當選,影響臺灣最鉅的,無疑是美國未來的中國政策何去何從。川普過去四年任內,以貿易戰主攻,搭配印太戰略布局...
李福鐘
Nov 9, 2020


川普與媒體的泥巴戰休止了嗎?
我認為川普自大傲慢信口開河,四年前他當選美國總統時我和許多人一樣感到驚訝,雖然如今站在一個台灣人的立場我私心希望他能連任,因為他大聲挑戰中國令人激賞,這個世界需要這樣的聲音,尤其他領導的是全世界最強大的國家。但川普許多方面的言行表現,我完全無法認同,他和媒體的關係,身為記者的我,
孟買春秋
Nov 8, 2020


決定美國總統的搖擺州:從選舉人團制度、共和精神到費城體系
根據余英時先生在〈民主與民族主義〉一文中所闡述,一人一票的民主選舉,是美式民主鍛造美利堅民族的基石。經過台北時間11月4日地球史上最多人關注的開票驚奇後,我們不僅見證了「讓美國再度強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與「國魂之爭」(Battle for th
Yuming
Nov 5, 2020


銹帶與太陽帶 ─ 2016與2020的總統大選
在筆者所在的美東時區凌晨,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尚未揭曉。主要的原因就是幾個中西部被稱為銹帶的州(威士康辛、賓係法尼亞、密西根)沒有辦法在今天之內將所有郵寄選票處理完。而拜登又沒辦法拿下幾個民調非常接近的南方太陽帶大州(佛羅里達或是德州)。在各州都是以選舉人票贏者全拿的計票方式下,前
李柏昇
Nov 4, 2020

風向與現實──從黃偉哲不斷惹風暴談起
這幾天為了外籍女大生命案,台南黃偉哲市長引起了一片撻伐。雖說放眼世界隨機殺人幾乎是無可預防的,但案發處的環境條件,確實給了凶嫌一些方便,這一點市府方面的責任無可推諉。以比例原則來說,此案市府該負的責任並非那麼巨大,只要市府能妥善處理後續,加上警方迅速破案加成,事件原本該在新聞循環
黎時潮
Nov 4, 2020

不同世代台美人的政治觀差異
美國總統大選在即,台灣與香港對於兩組候選人的討論也沸沸揚揚。在情況嚴峻的香港,不難看到類似「拜登當選就是中共的勝利」這樣的擔憂;在台灣的社群平台上,近日也充斥KOL與大眾關於「支持誰才能保護台灣價值」的熱烈討論。
事實上,英國市調公司YouGov在前兩周對全球進行了對於兩組候選
陸凌
Nov 2, 2020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