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陸凌

不同世代台美人的政治觀差異

美國總統大選在即,台灣與香港對於兩組候選人的討論也沸沸揚揚。在情況嚴峻的香港,不難看到類似「拜登當選就是中共的勝利」這樣的擔憂;在台灣的社群平台上,近日也充斥KOL與大眾關於「支持誰才能保護台灣價值」的熱烈討論。


事實上,英國市調公司YouGov在前兩周對全球進行了對於兩組候選人觀感的調查,發現歐洲國家大多希望拜登贏得選舉;然而在亞太地區國家之中,只有台灣對於川普的支持度高於拜登,而在新加坡拜登最受歡迎。


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源自於對台灣的關注與以及對國際局勢的擔憂,美國總統選舉在台裔美國人之間的討論也不斷升溫。然而,在不同年齡層、不同類型的台美人之間,也可以可以看見因生命經驗不同所產生的分歧意見。


舉例來說,在充滿現代台裔移民的臉書社團(如「台灣人在北美」)以及擁抱台灣價值的一代台美人移民討論群中,經常可以看見關於支持川普的熱烈言論。然而,在年輕的台裔美國人第二代/第三代之間的討論又是不同的光景。上週六,一群在台灣的台美人組織了一場支持拜登的遊行,組織者”Taiwanese American for Biden”也在Youtube等其他平台上分享年輕台美二代不支持川普的理由。


早年第一代移民為台灣民主與台美關係的倡議中,共和黨對中國議題採取鷹派姿態的國會議員與政治人物曾經在許多友台法案中扮演重要推手。這些第一代移民幾十年為台灣在美國奔走的歷程之下,總統候選人對台灣(以及中國)祭出的政策走向仍是影響他們投票的關鍵問題。


因為對母國的愛與生命經驗影響在美投票趨勢的現象並不只在台裔移民的社群中出現,近期的2020 Asian Voter Survey中也發現,在美亞裔族群中最支持川普的亞裔族群或許是在美越南人─而這也跟第一代越南移民堅定的反共意識形態有關。甚至,在今年各地支持香港、反抗中國暴政的集會中,也不難見到越南移民族群的身影。即便他們與香港、中國異議人士並沒有太多的共同經驗,但是「反抗共產主義暴政」的意識也鼓舞他們走上街頭支持這些議題。


近期的2020 Asian Voter Survey顯示,在美亞裔族群中最支持川普的是在美越南人。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除了發自對母國的關心之外,移民的生命經驗也影響了他們對於美國內政社福政策的觀點。早年台裔移民多半白手起家,從零開始穩紮穩打建立自己在美國的社會與經濟地位。民主黨長年來政策對於少數移民社會福利、環境政策、醫療改革、教育政策的倡議,或許對已經建立起一定經濟與社會基礎的一代移民並沒有扮演太大的協助腳色。尤其在2020年掀起的Black Lives Matter運動之後,部分年長亞裔族群更因為自己的移民經驗,對於非裔族群以社會運動及抗爭手段爭取少數族裔權利的經驗並不完全苟同。


或許「羅賓漢悖論」是對於該現象的一種解釋─在貧富極度不均衡的美國資本主義社會中,已經努力以模範生姿態成功建立起一定經濟地位的台裔、甚至亞裔族群,並不一定能完全理解或支持其他少數族裔要求重分配的訴求,民主黨的招牌社福政策也與這樣的經驗背道而馳。


另外,部分老一輩的移民畢竟在較為保守的社會中成長,基督教教會更是凝聚在美台裔移民的重要連結,並不難理解共和黨政治宣傳對他們的吸引力。而川普政權的稅制政策也的確嘉惠經濟地位較高者,對於已經位居較高社經地位的台裔移民來說,這或許也是個不小的考量。


然而,這樣的經驗與在美國土生、或至少土長的二代台裔美國人又不盡相同。從小在美國受教育的二、三代台裔美國人,在美國現代社會進步、自由價值的薰陶之下,自然更關注LGBTQ議題、性別/同性婚姻、美國整體的移民政策、女性墮胎權益、拉丁裔與非裔為首的少數族裔議題等,也因此自然傾向擁抱民主黨的自由派價值。川普政權近年在這些進步議題中的表態,或許對較新一代移民、擁有更深的美國認同的他們來說,更是無法認同、不可思議的政治不正確。


除了因為生命經驗產生的不同政治認同與投票考量之外,川普所獲得的台裔支持或許更來自於期望現任政策對於提升在美台灣議題關注度的助益,以及改變美中關係以遏止中國勢力擴張的傾向更有關係。


台美關係在過去四年的升溫是有目共睹的,除了多項關鍵性法案在國會中的進程,如:2017年由川普簽署成案的《台灣旅行法》、以及2019提出的Taiwan Allies International Protection and Enhancement Initiative (TAIPEI) Act 、今年提案的Taiwan Fellowship Act等,川蔡電、川普對台的多次軍售、美國近期高調訪台的高級官員等,或許更讓台裔移民認可現任政權對中、美、台關係的重新布局。


然而,這些台美關係的進步,是川普政權可以一手攬下的功勞,還是現任國際情勢與美國整體外交政策的轉向?川普對中的看似鷹派的做法,是本於對於國際人權、民主價值的關心,還是貿易戰中與其心中美國利益擺出的短暫姿態?川普政權對於台灣的關注,是推動其議程中的一顆棋子,還是穩定的支持?這些仍然有待釐清。


細看川普對於美國移民祭出的政策,也不難發現其將對於”fresh of the boat”的現代台裔移民造成重大的影響,包含對於國際留學生的不友善、工作簽證H1b的限制,這也將大大改變現代台裔移民、台裔美國人在美國的處境,進而影響到奠基台美關係基石的人與人交流(people-to-people exchange)。


筆者以為,要為台灣做最好的打算,或許更該放大眼界、跳脫只限於美國目前對中對台政策的思考,進一步分析不同候選人將如何影響美國在國際社會與國際組織中的影響力,甚至將如何影響美國的國力。畢竟,一個經濟、國際地位羸弱、缺乏國際支持的美國能不能有效制衡中國的專制擴張、繼續支持台灣的民主與國際關係發展,或許比其總統候選人目前的短暫表態更重要。




作者為遊走於台灣和美國之間的台裔美國人政治工作者。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