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緬甸、伊朗:拜登政府多邊主義的兩場大考
拜登政府上任剛滿一個月,在內政上已經明顯採行了和川普政府不同的路線,當然其成果是否能優於前朝還有待時間檢驗。在對外方面則是反覆強調美國將揚棄川普政府單邊主義、充滿交易色彩的政策路線,要重回重視盟邦和宣揚民主價值的多邊主義,也就是類似歐巴馬時代的美國外交政策風格。...
趙君朔
Feb 22, 2021


年輕的台灣,莫跟極端路線走!
台灣是個年輕的民主國家,非常年輕,只有34歲,對許多人而言不難想像台灣民主化之前是什麼樣子吧?民主不是免費的,有時甚至是犧牲許多生命而來,而最珍貴的是,民主允許各種進步或是倒退的聲音,不論好壞。 圖片來源:蔡英文臉書粉絲專頁...
Phil Smith
Jan 31, 2021


張宇韶/「棄台論」再起?中共試圖在川普主義與拜登路線尋求突破口
美國總統大選的爭議方興未艾,但從日前習近平發賀電給拜登的動作觀察,這場選戰已經有了基本的輪廓。圖片來源:美聯社/達志影像 即便美國總統大選的爭議方興未艾,川普陣營的法律戰仍持續進行中,但是從日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發賀電給拜登的動作觀察,這場選戰已經有了基本的輪廓。...
鳴人堂
Dec 5, 2020


拜登真能Fix The United States嗎?
在川普的法律團隊能在法官面前出示有信服力的證據足以認證翻轉選舉結果前,以拜登為新任總統為前提去預測美國政治未來的總向是合理的。沈榮欽教授在11月3日的臉書貼文針對美國未來人口的族群組成變化、都市化持續推進、虔誠教徒數目逐漸下降、人口教育程度日漸升高、年輕世代的左傾、沿岸大城市..
趙君朔
Nov 24, 2020


川普下、拜登上…美國總統大選後的韓半島前景
美國總統大選,儘管共和黨籍的現任總統川普至今仍拒絕認輸,但民主黨的拜登獲勝已見明朗。睽違4年的政權輪替,新政府會如何面對兩岸問題,廣受台灣輿論熱烈討論,同時,對未來韓半島局勢,特別是解決北韓核武問題,美國作風和立場會有如何轉變,也頗受各界矚目。
楊虔豪
Nov 18, 2020

川普、拜登形象轉變,台灣成風向雞?
2020年,未來必將被歷史學家註記為新時代的開端。對世界而言,武漢肺炎疫情改變國際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的結構,若干影響將促成不可逆的潮流;對台灣而言,因防疫成績斐然,加上中國戰狼式外交適得其反,逼使許多國家大打「台灣牌」,國家能見度、國民自信心皆大增。
陳文瀾
Nov 12, 2020


「五月花盟約」(Mayflower Compact)對美台人民的啟示
無論川普陣營如何忿忿不平,甚至揚言要透過司法訴訟來挽救其敗選命運,美國大選業已底定,拜登贏得總統一職並將於明年1月20日宣誓就任。國人隔岸觀選,不免擔憂在媒體崩毀與中國強力滲透下,美國民主是否已然陷入困境。更擔心美國維護台灣安全的決心是否因此動搖。...
姚孟昌
Nov 11, 2020


歐盟如何看美國新局
歐洲聯盟(European Union,簡稱EU,歐盟)對美國新任總統拜登(Joe Biden)的新政相當期待,希望重啟跨大西洋關係,不過,歐盟也意識到,地緣政治現實不會改變,相信回到跨大西洋聯繫的幻想黃金時代就是無視美國和國際環境的演變,歐盟現在可以聯合有相同價值觀的美國來對抗
蔡筱穎
Nov 10, 2020


拜登入主白宮對國際局勢的影響
截至截稿為止,拜登當選美國總統機率應該很大,雖然他是由主流媒體「宣佈」當選,而現任總統川普也還沒承認敗選,共和黨保守聯盟也宣稱已經採取法律行動抗告選舉疑義。有趣的是,最早給拜登賀電的是愛爾蘭,強調拜登的愛爾蘭血統,之後跟著給拜登賀電是川普曾經力挺的脫歐大將,英國首相強森。
賴怡忠
Nov 10, 2020


大選過後:美中關係何去何從?
峰迴路轉的美國總統大選,看來拜登勝選已成定局。儘管川普揚言打選舉訴訟,但除非若干關鍵州在計票時真有舞弊情事,否則僅就投票程序爭議,川普想要翻盤,可能性不高。拜登當選,影響臺灣最鉅的,無疑是美國未來的中國政策何去何從。川普過去四年任內,以貿易戰主攻,搭配印太戰略布局...
李福鐘
Nov 9, 2020


台灣人能盼到川規拜隨嗎?
根據目前美國各主流媒體的報導,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已經獲得超過270張選舉人票,成為總統當選人。這個消息在美國和世界上其他主要大國都獲得了非常正面的反應,主因在於川普單打獨鬥、獨斷獨行並不時對盟邦口出惡言的風格讓各國心驚膽跳。但台灣卻是這股普天同慶潮中的少數例外...
趙君朔
Nov 9, 2020


拜登與川普的印太政策有何異同?──並論對台灣國防發展的影響
美國總統大選陷入計票爭議中,有很高的機率會進入冗長的訟訴,未來會由誰出線,仍在未定之天。台灣遠比其他國家更為關心這場選戰的結果,因為美國總統將會左右美國的中國政策,有可能影響到台灣的國防安全。那究竟拜登與川普兩個人,對於印太戰略有什麼不同的主張,會不會讓台灣的軍事發展出現不同走向
王臻明
Nov 6, 2020


銹帶與太陽帶 ─ 2016與2020的總統大選
在筆者所在的美東時區凌晨,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尚未揭曉。主要的原因就是幾個中西部被稱為銹帶的州(威士康辛、賓係法尼亞、密西根)沒有辦法在今天之內將所有郵寄選票處理完。而拜登又沒辦法拿下幾個民調非常接近的南方太陽帶大州(佛羅里達或是德州)。在各州都是以選舉人票贏者全拿的計票方式下,前
李柏昇
Nov 4, 2020

不同世代台美人的政治觀差異
美國總統大選在即,台灣與香港對於兩組候選人的討論也沸沸揚揚。在情況嚴峻的香港,不難看到類似「拜登當選就是中共的勝利」這樣的擔憂;在台灣的社群平台上,近日也充斥KOL與大眾關於「支持誰才能保護台灣價值」的熱烈討論。
事實上,英國市調公司YouGov在前兩周對全球進行了對於兩組候選
陸凌
Nov 2, 2020


2020總統大選,拜登會贏嗎?
近兩個月來世界各地的專家與機構紛紛開始預測誰會贏得2020美國總統的寶座,不意外地,絕大多數的預測都指向拜登。《經濟學人》預測96%以上的機率拜登會擊敗川普,林中斌判斷拜登將爆勝,《金融時報》也寫到拜登會有爆擊川普的可能性。換言之,預測們的共識就是──「拜登會贏,問題在於贏多少」
陳宥樺
Nov 2, 2020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