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港美關係進入冰凍期
美國財政部外國資產控制辦公室(OFAC)根據《香港人權與民主法》(2019)以及《香港自治法案》(2020)宣布制裁中港官員。這是香港歷經了去年「反送中」抗爭以及「港區國安法」實施以來,首次有香港官員被直接制裁,顯示美中貿易戰乃至「新冷戰」的角力下香港淪為主戰場之一,不僅影響這個
葉國豪
Aug 10, 2020

李登輝的黨政權力結構與兩岸之路:從凍省到特殊國與國
前總統李登輝日前病逝,許多過往事蹟逐漸為人所想起,不少政爭是大家至今津津樂道的話題。然而,許多1996年前的政爭,已屬於威權轉型的最後餘暉,真正為後世有所借鏡與影響的,應該是在李登輝成為民選總統之後,如何正面回應民意的變化,並隨之調整自己的政策,又如何在錯綜複雜的黨政權力槓桿中,
林子堯
Aug 9, 2020


城市山人/人人皆可為登山客:戶外活動大眾化,教育與列管應雙管齊下
「直昇機當小黃」這句幾乎已成全民共識的話語,過去幾年常見於高山的山難救援新聞中。猶記得一旦爆出有登山客受困山區、動用到直昇機進行救援任務時,網路輿論無不群情激憤,甚至還有「登山客乾脆死在山裡算了」的偏差言論出現。
鳴人堂
Aug 8, 2020


張宇韶/將民主鑲嵌於兩岸與國際議題中,是李登輝最大的政治成就
李登輝前總統於7月30日晚間辭世,由於他帶領台灣走過90年代劇烈的內外變局,不論在民主轉型、兩岸論述與國際空間中都留下不可抹滅的成就,這些制度遺產更成為台灣公民社會的重大資產。
鳴人堂
Aug 8, 2020

政黨的世俗化與庸俗化──SOGO案作為試劑
這幾天甚囂塵上的SOGO案,其跨黨派大家一起吃的狀況,大概讓許多人一方面覺得大開眼界,另一方面又驚詫不已。但,如果還記得榮星花園案,可能就不會驚訝了吧?
仿如歷史重演,1988年爆發的榮星案,至今仍有許多細節值得深思與關注。
首先,對商人來說,只要尋租能成功,他們願意付出極大
黎時潮
Aug 7, 2020


選舉沒用了,就不選吧!── 香港的「動員戡亂」元年
過去一星期,香港接連遭受重鎚打擊。已在《國安法》立法前緊急解散的「學生動源」,幾個前成員夜間被警方拘捕,指控他們觸發《國安法》; 曾經策動「佔領中環」和協調民主派初選的戴耀廷教授,也接到香港大學的解聘決定;林鄭政府也在近日宣佈,要將本來在9月初的立法會大選押後一年,同時還有十多個
盧斯達
Aug 4, 2020


日系哲人總統李登輝
如果某個國家的前總統過世了,你只聽到一片讚美之聲而沒有任何辱罵嘲諷甚至沒水準的言論,那這就不是一個真正的民主化國家。
是的,民主化國家。李登輝打造的,就是台灣這個民主化國家。
由於他完成的工作太過巨大,所以有些人叫他「民主先生」,但也許多人稱他「黑金教父」。許多人說他是民主化
蔡亦竹
Aug 4, 2020


疑似違法的黨員大會之後,等高雄選舉看民眾黨實力
八月二日,民眾黨在國立體育大學召開攸關政黨存亡的黨員大會,並宣稱經「清點」後有效黨員人數為8068人,在出席人數2610人加上委託書2531人後共5141人,已超過法定開會人數,至此解決了外界甚傳的滅黨危機。
然而,為何民眾黨的黨員人數,可以在「清點」後突然從原本號稱的12,0
全面真軍
Aug 3, 2020


中美關係起風,台灣小心感冒
最近美中局勢風起雲湧,引起國人高度注意,在這個論壇中,像是李中志博士〈冷戰的序曲〉、賴怡忠博士〈成形中的全球新冷戰架構〉、李福鐘博士〈美中衝突進行式──壓力測試、鬥而不破〉等人有很精彩的分析。不過,筆者心裡有個素人等級的疑問(個人學術專長並非國際關係):就算美國一堆大官罵中國,對
郭永興
Aug 2, 2020

假如沒有李登輝:外省─國民黨的「李登輝情結」
2020年7月30日,前總統李登輝逝世。他的逝世也像他的人生一樣充滿戲劇性,先是7月28日晚間一波大規模的誤傳,然後才是兩天後的壽終正寢。而這兩天的時差,適足以讓我們看到人心的發酵,特別是「外省─國民黨」族群的「李登輝情結」。 圖片來源:中國國民黨臉書...
朱宥勳
Aug 2, 2020


賀軍/政治口號?習近平「內循環經濟」引質疑,凸顯中國政經困境
今年5月底中共人大會議期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倡推動中國經濟「國內大循環」。隨後,身為財經專家的國務院副總理劉鶴在上海發文重申「以國內循環為主」的概念,引發國際輿論對於中國加速「閉關鎖國」之強烈質疑。
鳴人堂
Aug 1, 2020


吳忻穎/打架換警局長2.0:「速食治安」真能解決社會問題?
據報載,行政院長蘇貞昌於今年7月13日對治安情況動怒,指聚眾鬥毆縣市警局長應「負起責任」;同日下午,警政署證實建議內政部「調整」高雄、台南兩市警察局局長職務。
鳴人堂
Aug 1, 2020


李登輝關鍵時刻的歷史創造
李登輝符合轉變歷史時刻的領導人物特質,成功地改變台灣的方向和沈痾。這項歷史特質包含了對歷史機遇的直覺性洞悉、不排除在面對強大政敵的威脅時採取妥協的政策,但以無比堅定的意志,在九拐十八彎之後仍能達成目標。歷史上能這樣表現的領導人不多,李登輝無疑是其中的翹楚。
卜大中
Jul 31, 2020


使徒.哲人.英豪兼具的大人物──紀念李登輝先生
1999年9月21日,台灣發生了空前的大地震,我不免有一種不祥感覺。就好像1976年7月唐山大地震之後不到三個月,毛澤東就過世一樣,很難沒有人不覺得那個地震是不是預表什麽大事要發生一樣?我當然也從内心萌生相似的擔心。 李登輝被讚譽為「民主先生」。圖片來源:蔡英文臉書...
李弘祺
Jul 30, 2020


再見!雙連──柯文哲的權力野望
7月27日,雙連正式全面圍上圍籬,在最後的早上,攤商與人潮一如往常,但氣氛中帶點哀傷與落寞,這裡比起往昔人潮更為稀疏,僅剩約平日一半些許。過了27日,雙連市場僅剩一半,市場不再完整。攤商們期盼著,市府先前「專案納管」二側攤商,留下市場,完工後讓攤商回來的承諾,能在數個月後落實。
林靖堂
Jul 30, 2020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