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白色帝國的暗雲
高雄市長補選,民眾黨選了個4%。
本來政黨勝敗乃兵家常事。2014年國民黨可以在縣市長輸到脫褲,2018年韓流興起讓民進黨馬上賠回贏來的籌碼。而2008年民進黨總統輸了不說,連立委都輸到當時被說20年內要重返執政都難了。然後這兩黨還不是撐了過來,就不說2000年席捲全台、但現在
蔡亦竹
Aug 21, 2020

怎麼洗都洗不掉的血跡或病毒、乃至恨意
據說是為了避免防疫漏洞,早在四個多月前,彰化縣政府就開始要求海外入境者(無論有無症狀)接受病毒篩檢;篩檢了近一千四百個案,直至近日才出現首例陽性。由於疫情指揮中心一直被蒙在鼓裡(彰化縣府說指揮中心都知情,但指揮中心顯然不如此認為),因此委請政風單位介入調查,釐清相關疑點。
「陳
陳俊光
Aug 20, 2020


國安法與香港人抵抗的藝術
日前香港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被依國安法罪名逮捕,消息傳出後,香港市民紛紛購買《蘋果日報》以表達抗議,原先每日印製7萬份暴增至55萬份。在《蘋果日報》刊登支持民主的全版廣告或是分類廣告也成一股風潮;更神奇的是,香港散戶投資人發起了買股票的行動,壹傳媒股票一度暴漲二十倍,黎智英在獲釋之
何明修
Aug 18, 2020


光復高雄,是進行式!
2018到2020年,歷經四次民主投票的洗禮,高雄民主「轉大人」!
2014年陳菊的69%選民高度支持,四年後,2018的市長選舉,高雄市民選擇的卻是韓國瑜。這是高雄市第一次民主的洗禮。
台灣基進黨早在2018高雄市選舉期間,就認定中國資金和網軍假消息的操弄,助長了韓流的興起
成令方
Aug 17, 2020

黨國遺民處處聞
在地球上,中國人應是第二矛盾的生物。他們過去極自卑,當下極自大,沒有任何值得驕傲的科學發明、文化創作,卻仍自詡為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視其他國家為蠻夷,並相信中國已可與世界首強美國抗衡,卻異常敏感、容易心碎,聽不得任何人對中國一言批評。
今日,中國實為地球上的平行時空,所有普世價
陳文瀾
Aug 17, 2020


「馬英九們」的失敗主義,台灣國安的最大隱憂
前總統馬英九近日演講時公開表示,「解放軍攻台戰略是首戰即終戰,讓台灣沒有機會等美軍援助,而且現在美軍根本不可能來。」
身為曾任八年總統和國軍三軍統帥的馬英九,在中共持續加大對台武嚇動作的現在,不但沒有譴責北京,竟還助敵自我恫嚇、落井下石,不僅失言更是失格。而抱持同樣失敗主義思維
吳明杰
Aug 16, 2020

韓國瑜借屍還魂了嗎?──高雄市長補選對三黨未來的意義
這場高雄市長的補選,從提名到選戰過程,偶有新聞話題,但陳其邁勝出的結果,可以說毫無意外。就高雄市民的參與而言,由於三位候選人之間實力差距懸殊,加上這段期間全國性且重量級的新聞不斷(美國衛生部長訪台、三黨立委收賄…),高雄市長補選的選情可以說相對冷清。...
沈有忠
Aug 16, 2020


張宇韶/高雄市長補選:國民黨打貪攻勢再起,力保李眉蓁333防線不失?
歷經了慘烈的論文抄襲爭議與空洞的電視政見發表會後,高雄市長補選參選人李眉蓁的選情實在沒有什麼令人值得期待的地方。
鳴人堂
Aug 15, 2020


李登輝教授現代世界漫遊記──帝國主義、浪漫主義和李登輝(下)
在西方社會,現代世界的一個主要面向是懷疑主義的革命、以及人們試圖克服懷疑主義挑戰的各種努力。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古羅馬修辭學家和政治家的懷疑主義,隨著古典人文主義的復興以及義大利城邦間的現實鬥爭,開始廣泛流傳。
十五、十六世紀,歐洲開啟了殖民和掠奪非歐洲世界的時代,大量接觸不同
陳嘉銘
Aug 14, 2020

為高雄的世世代代超前部署
這次高雄市長補選,選情之冷,前所未見!為了瞭解到底問題出在哪裡?昨天我特地上網找了「電視政見發表會」與女兒一起從頭看到尾。這幾年,台灣選舉越來越撲朔迷離,為避免霧裡看花,我習慣找女兒小乖一起觀看電視政見發表會,一方面讓還沒有投票資格的她有機會參與政治;另一方面也聽聽她從辯論的角度
王南琦
Aug 14, 2020


三倍券如何設計會更有振興的成果?
振興三倍券從發想開始的討論到後續的執行,屢屢成為朝野攻防的焦點,在發行一陣子後的現在來討論,希望可以避免模糊焦點。
台灣公共政策討論很難進步一個原因就是每次都有人模糊焦點邏輯不清楚,例如之前我在一個群組看到有人說三倍券領取「麻煩」,現金較方便。就會有人跳脫問題直接說現金沒有振興
莊杰雲
Aug 13, 2020


李登輝教授現代世界漫遊記──帝國主義、浪漫主義和李登輝(上)
李登輝先生在不同場合都說,洗滌他年輕精神最深的三本書是歌德的《浮士德》、湯瑪斯.卡萊爾的《衣裳哲學》以及倉田百三的《出家人及其弟子》。其中他最常不厭其煩講述的就是《衣裳哲學》(Sartor Resartus)。
李登輝在高校時期接觸到《衣裳哲學》這本英國哲學小說的傑作。對那時的
陳嘉銘
Aug 13, 2020


寧靜革命的沈默代價:李登輝留給我們這世代的課題
在李登輝先生逝世後,國內外的政要、媒體單位陸續發文悼念台灣現代史當中如此重要的一位角色。亦有不少紀念文稿多次強調李登輝先生在蔣經國之後接手總統一職,經由「寧靜革命」的過程,為長期受到威權統治的台灣社會帶來民主與自由。
然而,我等1990年後出生的世代,在成長的過程中並未對這段劇
張仁瑋、張尹嚴
Aug 12, 2020


「美中等距」思想的謬誤
2017年底美國將中國定位為戰略競爭者,18至19年大打貿易戰,2020年因為疫情、《香港國安法》等議題,美中對抗全面升級,短短幾個月的時間,已經到互撤領事館,對官員、企業及政府部門祭出制裁,輪番軍演及偵蒐的全面敵對,甚至瀕臨熱戰的狀況。
美中對抗,台灣的角色相當突出。從美國鉅
宋承恩
Aug 11, 2020


「李登輝情結」未完
李登輝前總統的去世,是台灣歷史的重大事件。他為台灣開啟了民主時代,讓後來的世代不再過恐懼的生活,也讓島上住民可以選出自己的領導人。台灣總統不再姓蔣之後,民主時代從此展開,最關鍵的人物就是李登輝。遠在一九九○年代,台灣處於最混亂的時期。蔣家已經沒落,國民黨正在內鬥,民進黨還未獲得合
陳芳明
Aug 10, 2020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