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馬英九莫學吳三跪
前總統馬英九近來頻頻在媒體前刷存在感,繼續兜售其早已不見成效的中國政策,包括「九二共識」,令人不勝唏噓。平心而論,一名卸任元首既已不在其位,其任內政策風評又不佳,何苦到了古稀之年,還要拋頭露面、蹭版面搏熱度?當然,坊間多謂他仍有徐圖再起,謀取上位之心。姑不論此一陰謀論的真假,因為
李福鐘
Sep 1, 2020

淺談開放美豬美牛進口之爭議
上周五(8/28)是個滿滿重大新聞的一天,一早先是傳出網紅館長遭人槍擊的社會新聞,過了中午,國際頭條新聞則是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因為健康因素而宣布請辭,尚未確定繼任人選則為台美日中的四方關係投下一個新的變數。
國內的政治新聞則以司法院大法官在下午以釋字第793號解釋宣告黨產條例全部
陳建志
Aug 31, 2020


台灣「podcast元年」的6個觀察
2020年堪稱台灣的「podcast元年」。對於一個突然「爆發」、獲得大量關注的「新媒體」,除了大家好奇的「為何突然爆發」、「這是真正的起飛或只是泡沫」,本文試著整理幾個值得觀察的面向。
吳學展
Aug 30, 2020

幸福國度的普篩之亂
去國二十多年來,從未在台灣停留這麼久的時間,二月初因為疫情匆匆從香港返台,原以為幾個星期後可以繼續前往法國,至今卻已經七個月了。至今丈夫菲爾每每和散居世界各地的親友提及我們陰錯陽差滯留台灣,總覺十分幸運:「幸好我們不是在香港,不是在英國,不是在法國。封城?哈哈哈,我們剛剛從墾丁海
孟買春秋
Aug 30, 2020


吳介聲/滲透遠超「千人計畫」?中共在全球廣設人才招募站
澳洲著名智庫「澳洲戰略政策研究所」(ASPI)日前發表報告,揭露中共在國際招募科技人才、滲透各國學者專家,且正透過多元化的組織持續進行,值得高度關注。
鳴人堂
Aug 29, 2020

健康的政黨政治,要有健康的在野黨
立法院結束吵吵鬧鬧的七月臨時會,各黨理應是休養生息之時,但在野政黨卻連環爆,各種令人搖頭的狀況出籠,國民黨最年輕的黨主席連續輸掉罷韓和高雄補選以外,說好要改革的兩岸路線,卻被已經70歲、重視臉皮更重面子的馬前總統重拾起已是票房毒藥的「九二共識」當作至寶。
另一邊,台灣民眾黨努力
林瑋豐
Aug 28, 2020


馬英九令人極恐的「親美亡台」論
從「蔡英文對美國卑躬屈膝」到「首戰即終戰」、「美國不會為了台海衝突出兵」與「美國對台口惠而實不至」,乃至於「兩大之間難為小」、「台灣只是美國的棋子」與「在修昔底德陷阱的對撞陰影中與兩邊保持距離」,或甚至是「不接受九二共識,就是不接受一個中國,就是不接受中華民國憲法一中,就是破壞台
Yuming
Aug 27, 2020


彰化要獨立建國了嗎?(下)
北部的知識分子很喜歡用「公民社會」來討論政治及社會概念。但其實出了大都會之後,大多數的公共政策,都是在「鄉民社會」中被交換、被「分享」出來。彰化除了彰化市之外,大多數地區是農漁村,以前都是仰賴村莊裡的「隱性道德規範」在運作。當然1980年代因為國民黨的草根派系崛起及經濟轉型等原因
江昺崙
Aug 26, 2020


德國的普篩不是什麼好良方
漢堡市長曾薛爾(Tschentscher)本身是醫師背景出身,最近對於德國普篩政策的發言與對德國中央政府政策的批評,無意中讓台灣某些政客撿到槍,說台灣媒體亂報,認為部分媒體說曾薛爾不贊成普篩是造假,對台灣尚無需普篩的政策展開猛烈攻擊。
德國這次防疫失敗,他們現在所做措施都是亡羊
劉威良
Aug 26, 2020


彰化要獨立建國了嗎?(上)
最近彰化縣衛生局篩檢計畫,引起社會上諸多討論。而筆者在網路上閱讀相關文章的時候,經常看到一些網友的意見:「彰化要獨立了嗎?」、「繼苗栗國、花蓮國之後,台灣又多了彰化國了…」、「以後到彰化要辦護照嗎?」等等,雖然這些言論乍聽之下蠻有趣的,但實際上藏著許多彰化人的辛酸。
江昺崙
Aug 25, 2020


無法戒斷中國夢的馬英九們
8月22日,馬英九基金會舉辦了一場「國家不安全研討會」。先不論這場會議的名稱看起來多類似脫口秀節目的蓄意搞笑,與會人士論述的陳腐程度,特別是「對外安全」場次幾位發言者的說法,聽來不禁讓人懷疑今夕何夕?
例如:前陸委會副主委趙建民表示,台灣的政策如果不考慮中國十四億人的民意,他們
黎時潮
Aug 24, 2020


全球化是否會帶來自由民主?要看政府答不答應
美國國務卿龐畢歐上個月23日在位於加州的尼克森總統紀念圖書館發表演說,提到過去五十年來美國對中政策可說是定調於尼克森總統時期。1967年尼克森在《外交事務》所發表的著名文章〈越南之後的亞洲〉(Asia After Viet Nam)中論述:「長遠看來,我們無法把中國排除在國際大家
麥明晴
Aug 23, 2020


政客洗學歷有用嗎?
李眉蓁的碩士論文涉及抄襲(據悉,中山大學決定撤銷李眉蓁的碩士學位),讓政治人物洗學歷的歪風一併曝光。政治人物洗學歷有用嗎?政客最精明了,如果沒用就不會洗。選民應該探究的問題是:為何政客洗學歷會有用?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先讓我分享一段個人的經驗。
小時後曾陪媽媽到鄉下看姑姑婆婆,
翁達瑞
Aug 23, 2020


林運鴻/那些「痛恨民進黨的人」:高雄市長補選前後的深藍群眾觀察
難以激起熱情的高雄市長補選,終於宣告結束,執政黨候選人陳其邁贏得70%選票,可說碾壓性勝利。其實,民進黨在高雄原本根基雄厚,再加上近期防疫有成、外交大有斬獲,還有高票罷韓的有利因素,這樣的結果毫不意外。
鳴人堂
Aug 22, 2020


吳明杰/共軍奪台「首戰即終戰」?台灣軍民抗敵意志是關鍵
綜觀中共歷來對台統戰策略,從最小代價到最大風險,約略依序可分成四層選項——政治和軍事風險最小的上策「和平統戰」,其次中策則是「以武促統」,再來是下策「以戰逼統」,最後才是下下策的「三棲奪台全面武統」
鳴人堂
Aug 22, 2020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