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李福鐘

馬英九莫學吳三跪


圖片來源:馬英九臉書



前總統馬英九近來頻頻在媒體前刷存在感,繼續兜售其早已不見成效的中國政策,包括「九二共識」,令人不勝唏噓。平心而論,一名卸任元首既已不在其位,其任內政策風評又不佳,何苦到了古稀之年,還要拋頭露面、蹭版面搏熱度?當然,坊間多謂他仍有徐圖再起,謀取上位之心。姑不論此一陰謀論的真假,因為他的民調低迷,口碑不佳,最近一則針對歷史上五位卸任總統的評價調查顯示,受訪者只給予馬英九64.8%及格分數,勉強高於蔣介石的58.1%。政治人物貴在自知,聲望低落卻又不甘寂寞,何必賭上晚節,抛頭露面自取其辱?


至於馬英九在位期間的中國政策,不論是大規模開放陸客、陸生,簽訂ECFA,甚至是與習近平在新加坡會面,其成效皆如曇花一現,或者遺患難測,幸好遭到棄置。總而言之,看不出在他八年任期內為國家留下了什麼正面遺緒。像這樣一位前總統,卸任多年後突然大動作割眼袋搶曝光,又對國家大政指手畫腳,相信不論對小英總統,或者是一般選民百姓來說,都是相當尷尬的事情吧。


上述由台灣民意基金會在日前所公布的民調,並非特別針對五位卸任元首的中國政策。不過,如果拿政府遷台以來五位總統的中國政策相比較,馬英九大概也是除蔣介石之外,吊車尾的一位。蔣介石的中國政策萬變不離其宗,就是以武力反攻大陸,還好直到他去世之前都有美國加以阻攔,否則不論國軍有沒有機會登陸福建,台灣命運絕對堪慮。1972年蔣經國接任行政院長之後,直到他1988年去世,其施政軸心就是革新保台,也在這段期間,台灣開始創造「亞洲四小龍」的經濟奇蹟,這是為什麼將近半個世紀過去了,民調顯示還是有很多台灣人寧可相信「蔣經國神話」。


蔣經國的中國政策與他「革新保台」施政方針相互搭配,重點是建設台灣,對中國則是「不妥協、不接觸、不談判」──「三不」政策。現在很多台灣人忘了,鄧小平與蔣經國曾經是莫斯科中山大學同學,而1978年之後擔任中國全國人大副委員長的廖承志,則是蔣經國小時候在廣州的玩伴。也因此1979年美中建交之後,北京三番兩次透過各種管道,動之以情,要求蔣經國接受國共第三次合作。當中最精采的一次,或許是1982年7月25日廖承志直接在《人民日報》一版發表公開信〈致蔣經國先生信〉,信中引用了魯迅的著名詩句:「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沒想到蔣經國不直接回信,而是商請蔣介石夫人宋美齡出馬,以長輩教訓晚輩之姿回了一封公開信,信中一方面盛讚廖承志的父親廖仲愷為忠貞國民黨人,另方面諷刺廖承志追隨共產黨,「有虧孝道」。


蔣經國在中國政策上謹慎小心,但是1987年開放探親卻又果決穩健,這是一種保守務實的決策態度,固然未能幫助台灣在台海情勢中搶占先機,但也未失分,相當符合蔣經國的決策風格。


真正為台灣立下中國政策典範的,仍然是剛過世的前總統李登輝。他不僅是台灣的「民主先生」,同時堪稱「鬥爭高手」。蔣經國1988年去世時留給李登輝兩大未完成任務,一是剛解嚴不久,應該如何走出威權,實現民主,頗費思量。二是兩岸探親既已開放,「三不」政策勢必作出調整,台灣的中國政策將何去何從?這兩大考驗是「後蔣經國時期」國內所面對的絕大考驗,稍有差池,台灣今天的命運都將截然迥異。


李登輝當時的對手是江澤民。1989年6月江澤民臨危受命接下趙紫陽的爛攤子,相當長一段時間其主要任務在於穩住內部局勢,同時打破國際制裁讓中國可以走出「六四」負面形像,以吸引外資、賡續鄧小平的改革開放大業。在這一施政主軸下,中國在1990年代的台灣政策是吸引台商、統戰先行、建立協商對話機制。李登輝很快抓住這一時機,一方面派出蘇志誠等人與江澤民的特使曾慶紅密會,成立與中國正式接觸的白手套海基會;另方面卻又強化台灣主權地位,強推重返聯合國運動、「階段性兩個中國」政策,甚至最終在1999年拋出的「兩國論」。可以說,整個1990年代因為江澤民不論對內對外皆沒有對台動武的本錢和準備,因此允許李登輝可以將所有欺敵及鬥爭手段都發揮到淋漓盡致。


或許有些人會舉1995─96年台海危機為例,認為台海當時瀕臨戰爭狀態。抱持這一論調的人,究竟是好傻好天真,還是根本骨子裡就是投降主義者,不得而知。如果1995─96年台海危機,中共真想藉機攻打台灣,那麼瞄準基隆與高雄港的導彈,就不會是空包彈,因為不怕擦槍走火。就因為擔心假戲真做,所以還是裝上啞彈保險。幸好那次總統大選台灣人心臟夠大顆,如果區區導彈演習加上實兵操演,親中候選人就當選了,那麼台灣的民主,也未免太脆弱。不妨拿以色列作比喻,如果周邊阿拉伯國家聯合軍事演習,以色列人就舉手投降,那麼這種國家,有何尊嚴可言?


這正是馬英九之流的政治人物,不值一哂的原因。敵人稍作恫嚇,甚至隨便叫喚幾個跑龍套角色,么喝兩聲,就魂飛魄散,連忙應聲「首戰即終戰」,還好他不是現任總統,否則不戰而降,台灣還需要敵人嗎?當然,這也是習近平2015年願意百忙中飛新加坡作「習馬會」的原因,因為此人乖順、聽話、怕事。給一點甜頭,便喜孜孜回家驕其妻妾。「習馬會」其實只是習近平給的打賞,馬前總統別誤會了,那不是「平起平坐」。


馬英九總愛拿1992年8月前「國家統一委員會」(國統會)所通過的「『一個中國』涵義」文件,來說明所謂「九二共識」的「一中原則」是李登輝主政時期所制定的;但他總又刻意忘記,李登輝操作中國政策向來是玩兩手策略,欺敵與占便宜同時並進。1993年郝柏村卸任行政院長,而李登輝又掌握了曾慶紅這條直通中南海的「密使」管道,曾經長達兩年又三個月,李登輝根本沒興趣召開國統會。


最終在1995年1月27日,總統府四樓會議室召開了一場討論國統會存廢的會議,包括副總統李元簇、行政院長連戰、國安會秘書長丁懋時、國民黨秘書長許水德,以及陸委會主委蕭萬長等十餘人參加。待所有人都發言完畢,李登輝作出裁示:「國統會具有象徵性及宣示性的意義……應繼續存在。」這就是李登輝的兩手策略,一方面保留國統會這個「花瓶」,讓北京安心;另方面在同一時間,積極安排訪問美國康乃爾大學,拓展台灣的務實外交。


中國政策必然是身為中華民國總統最艱難的工作之一,歷任總統各有不同的見解與做法,然而最終目的,在於保衛國家,不受敵國侵害,這是最根本的原則。馬前總統2008年剛上任總統,便高規格安排中國國台辦主任陳雲林訪台,接著放任警察在大街上沒收國旗,11月5日凌晨動員鎮暴警察在中山北路上清除示威人群以保護陳雲林離開酒店。此後七年,馬英九的中國政策就是一廂情願試圖與中國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營造你儂我儂的政治環境和文化連結。


幸好關鍵一刻被太陽花學運打亂了布局,否則面對今天新形態的印太局勢,不知台灣該如何自處?馬英九身為中國政策最高決策者,卻完全未顧及2300萬人民的付託,一心一意記掛著「終極統一」的使命,將國家尊嚴與人民福祉置諸腦後,這種領導人要不是卑躬屈膝,那麼什麼才叫卑躬屈膝?


回顧七十年來的台海歷史,一廂情願的和談換不來人民福祉,屈從讓步也不得不到中共的恩賜。台灣人只有自立自強,才有機會捍衛台海和平。希望馬英九多學學黨內前輩李登輝和蔣經國,別拿吳三桂和洪承疇當榜樣。




作者為政治大學台灣史研究所副教授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