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人進得來,錢留得下?韓國瑜的賭場夢
高雄市長韓國瑜,無疑是最具話題性的焦點人物。在諸多選舉政見牽動的話題裡,「賭」又是備受各界議論的關鍵。不管是選前的「旗津賭場」,到選後的「楠梓賽馬產業鏈」,在特定媒體強力放送下,韓國瑜成功地激發了各界對賭場合法化的思辨。
羅承宗
Feb 14, 2019


小政治、政治消費主義、前法西斯?一個選舉的觀察
選舉應談政見,不該是純粹意識形態爭戰舞台,口口聲聲稱「牛肉在哪裡?」,在1124選舉中,卻弔詭的成為奇特「假面」:表面上談政見,實則推銷虛妄小政治,背後可能潛藏真正意識形態,或至少將由意識形態掛帥的小政治。這是個小政治(small politic)時代,雖然其實有著大政治身影,但
林佳和
Jan 6, 2019

高雄新機場選址屏東,定然焦頭爛額
韓國瑜市長的新機場構想,捨棄討論已久的彌陀、南星方案,而欲以活化屏東航空站雙跑道為基礎。然而,任何對台灣民航有點認識的人都知道,這個「夢幻機場」想法是個笑話。屏東航空站比小港機場更接近鳳北丘陵,而東西向的跑道,令飛機起飛後,直接面對鳳北丘陵,淨空條件比小港更差。即使剔除山形,屏東
巫堃泰
Jan 3, 2019


高雄市長選後一個月之觀察
引發全國震撼的2018年高雄市長選舉結果至今已月餘,確定政黨輪替之後的這段期間,入主高雄市府的韓國瑜一舉一動依舊是全國媒體的關注焦點;相較於在選舉期間的各項吸睛舉動,如今輿論的觀察更側重於韓國瑜是否能夠實現「貨出去、人進來,高雄發大財」的「全台首富」願景。
本文擬從「市府團隊」
陳子瑜
Dec 30, 2018

貪圖麵包賠掉的不只有愛情
聞名台灣的麵包師傅吳寶春,近日在上海開幕了新的店面,卻被中國媒體翻出過去不想依賴中國市場的發言,之後迎來了中國網民想當然爾的攻擊。他也旋即發出了聲明,指出自己身為中國人的驕傲。然而這樣猶如周子瑜的低頭,卻沒有換來普遍的同情。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聲明使台灣社會一片譁然的隔天,吳寶春就
陳信仲
Dec 12, 2018


當微紅韓流滅頂太陽花
當然這次民進黨出人意料的慘敗還有其他許多無法詳談的原因,然而追根究柢,最關鍵的還是經濟長期低迷這個結構性因素,讓不分藍綠的兩大政黨先後被選民狠狠教訓,同時也惡化族群對立等問題。因此,若要讓最晚陷入民粹狂人腐蝕民主的陷阱的台灣能最快脫離這種死亡螺旋,不要像法國一樣折損了兩任總統才看
趙君朔
Nov 25, 2018


民進黨為何輸掉2018年的高雄市長選舉
民進黨的基本盤,基本上並沒有太過劇烈的變化,主要是因為願意出門投給民進黨的選民減少了,加上國民黨在本次選舉中成功凝聚不同系統的支持者信心,轉化為投票的動力,形成最終的選舉結果。於是問題便在於,為何民進黨的支持者不願意出門投票?
陳子瑜
Nov 25, 2018

沉迷於說故事的台灣媒體
說故事的力量有多大,媒體人都知道,但新聞倫理要求的是用故事呈現背後的真實,而不是用造假資訊來編故事,讓新聞遠離事實。在此同時,台灣還是有一群人以有限的資源,不用說故事而是用純粹的事實來說話。雖然內容有點枯燥,但卻是新聞的本份。例如網路媒體「沃草」推出「即時Fact Check」的
羅慧雯
Nov 22, 2018


抱中國大腿發的財有命花嗎?
台灣人對於拚經濟總有奇怪的幻想,因此對於候選人提出「發大財、拚經濟」等等口號總會膝跳反射式地接受。然而一國之內的經濟要強大,也就是國力的增長,真正重要的並不是實質上能往外國銷售多少商品,況且台灣也沒有美國那樣的軍事實力將國內商品,透過條約、同盟關係強銷於其他國家。關乎國力多寡,重
陳信仲
Nov 22, 2018

當公民開始Fact Check了,政治人物還能講幹話嗎?
媒體本來就負有新聞報導的查核責任,曾幾何時,這在台灣竟然成為一種奢侈的期待。《沃草》作為一個獨立媒體,希望透過「即時fact check」這樣的實驗拋磚引玉,讓許多致力於查證事實的新聞記者工作,得到更多關注。但台灣媒體的改革不能單單依靠媒體的自律,新聞閱聽人「對抗不實言論」的態度
沃草Watchout
Nov 20, 2018


媒體造神從來就不分是非對錯
媒體走過威權時代,80、90年代民主化之後,媒體百花齊放,歷經快30年的發展,表面上媒體開放了,但許多媒體的人事、經營,乃至日常的新聞操作,依然存在著威權統治的氣息,威權體制的途徑依賴,讓沿襲舊體制的意識形態陰影揮之不去。再者,媒體老闆介入政治太深,早期黨國體制的媒體,身兼執政黨
鄭任汶
Nov 19, 2018


烹煮世代焦慮的候選人──網路世代的選前碎碎念
在韓國瑜的「共同世界」裡,再也沒有充滿活力的異質個體或群體。我們真的相信東西賣得出去、人進得來,高雄還不一定發大財的城市願景(應稱傲慢的政治修辭)嗎?在高工時低薪的勞動結構下,青年參與政治和接觸政治、認識歷史的程度普遍下降,韓國瑜利用這樣的政治、歷史的空白心理,為在地青年貼上了許
顧旻
Nov 18, 2018


當民主腳下湧入紅色暗流
照目前的情勢看來,韓即使沒有翻盤,也可望在選舉中交出不錯的成績單,可以想見食髓知味的中共勢必想在之後故伎重施,為了要防止台灣步上其他民主政體被民粹吞噬,甚至是更慘,被中共隔海遙控的窘境。政府實在有必要快速進行網路政策的改革,這方面倒是被對岸走在了前頭,蔡總統應該仿效習近平成立並親
趙君朔
Nov 11, 2018


選舉何必唱衰高雄?
正因為過去的高雄毫無令人感到榮光之處,所以對未來稍有憧憬的人,都不願留在這個幾乎看不見光的城市,寧可離鄉背井到外地求學、工作,來個眼不見為淨。而以前那個筆者所謂的「黑色」的高雄究竟是如何形成的?莫不是過去的執政者在建設上重北輕南所導致。換言之,把高雄弄老弄臭的,其實正是那位信口雌
許又方
Nov 11, 2018

這不是韓國瑜的選戰
韓國瑜本非政治素人,為何媒體從未針對他擔任立委期間的表現稍加檢驗?為何被國民黨捨棄後勉強去北農當個總經理,還能直攻高雄市長大位?如果這場旋風全是因他鋪天蓋地的媒體策略奏效,那麼媒體是因為無腦而被韓國瑜陣營操弄,或是背後有著更大的政治計劃在進行中?且讓我們試著以中共角度來看待這場選
羅慧雯
Nov 8, 2018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