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遊走法律邊緣,符合國際規範?自貿區的灰色地帶,台灣承受得了嗎?
據媒體報導,高雄市長正在大力宣傳建立自貿區/自經區,以解決龐大債務,一夕間自貿區彷彿變成發大財顯學。目前全球大約有3000到5000個自貿區,以自由貿易區(FTZ)、出口加工區(EPZ)、自由港或經濟特區為名,這些特區有助於吸收外資、交易便利,得以刺激經濟成長殆無疑義。
徐子軒
May 16, 2019


「自由貿易」是「發大財」的通關密語?-韓市長不得不面對的「自經區」真相
韓國瑜喊出一個空洞的自經區口號之後,除了原先模仿香港,將台灣作為中國資本與商品進出窗口的模式外,現在的自經區草案甚至於變本加厲地,盜用自由貿易之名,放棄一切管制(關稅、租稅減免、人員居留無限延期),引入中國的貨物、人員與資本,成為一個不折不扣的經濟版一國兩制台灣方案
蔡宏政
May 14, 2019


如何攻克沒理性的韓粉?從策略管理檢視台灣的領導與制度環境的關聯
總統大選在即,各政黨內競爭也紛紛起跑,忙著互揭瘡疤與敵我動員之際,憲法問題再一次地成為焦點,抨擊總統、行政院長與立院的權責合理性成為各方罕見的共識,甚至成為定罪現任總統屢試不爽的武器,解嚴至今,週而復始,從未改變。不過制度問題雖然重要,但是或許比制度更為關鍵的領導卻意外地遭受忽略
沈榮欽
May 13, 2019


張宇韶/毛澤東「大躍進」的災難,政客想在台灣如法炮製?
台灣有韓國瑜以「又老又窮」與「發大財」作為群眾動員的口號與仇恨來源,刻意用「滷肉飯礦泉水」洗清自己的階級屬性、標榜自身的群眾色彩,透過「挖石油」、「愛情摩天輪」與「自經區」作為煽動迷惑群眾的政策訴求,其目標與其說是征服宇宙,不如說是毀壞民主制度成就自己奪權的目的。
鳴人堂
May 11, 2019


解構「韓流」-台灣民粹主義浪潮主因不是「文化反挫」
文化反挫的命題能否解釋台灣的民粹潮流,是否韓國瑜的風潮也是源自同樣的趨勢?表面上看來,的確有相當高的神似性。韓國瑜沒有「高級外省人」的出身背景,他宣稱自己是「賣菜郎」、「鄉巴佬」、「跟著月亮走的禿子」明顯是要討好草根群眾。他咒罵三任台大法律系總統「搞殘台灣經濟」,因為他沒有其他國
何明修
May 6, 2019


「一顆螺絲掉在地上」-血汗首富不可迴避的社會正義問題
中共越強大,這個「台灣變成另一個香港」的疑慮,就越揮之不去。有些論者稱這種心理為「恐中」、「懼中」,相當準確。有些論者稱這種心理為「恐中」、「懼中」,相當準確。已經決定要競逐總統大位的郭董,若只一味強調「政治要為經濟服務」,恐怕就畫錯了重點,要如何向台灣民眾證明他爭取來的經濟奶水
謝世民
Apr 23, 2019


張宇韶/面對韓國瑜幹話攻勢,必須直球對決與火燒內院
從去年高雄選戰模式、就任市長百日作為,以及近期出訪中國與美國的各類言行,韓國瑜早已看穿國民黨典型政治人物欠缺群眾魅力,那套「義無反顧」或「團結力量大」八股文宣與論述已陷入瓶頸。
鳴人堂
Apr 19, 2019


當高雄賣菜郎遇到哈佛教授──韓國瑜能靠口才閃躲中國與台灣的關鍵問題嗎?
4月11日下午,哈佛大學費正清中國研究中心邀請高雄市長韓國瑜進行一場閉門簡報(closed-door briefing)。
何明修
Apr 15, 2019


直球對決「世代」與「階級」問題──才能反制韓國瑜「窮人翻身」的話語權
民進黨執政這三年,股市、經濟成長率等各項景氣指標,都表現不錯。為什麼「窮人翻身」的口號,還能興風作浪呢?其實原因很簡單:台灣的經濟問題,並不單純是景氣、不景氣的問題,而是「分配問題」、「階級問題」。
陸之駿
Apr 8, 2019


民主國家如何死亡──當局外人奪取國家大位
一開始共和黨建制派沒有人將川普放在眼裡,沒有人認為這位局外人有任何機會,因為他口不擇言,輕易流露對於女性、少數族群等歧視言論,而且連基本的政治ABC都搞不清楚。結果在初選中,川普的競爭對手一一垮台,當他正式成為共和黨的總統候選人時,黨內對這位危險的政治暴發戶之質疑聲音就迅速消失。
何明修
Apr 3, 2019


張宇韶/平凡的邪惡,才是韓國瑜真正的問題
由於中國的政治威權與計畫經濟的本質,使得兩岸關係中從來不存在什麼「政治零分、經濟一百分」的內涵,在統戰的操作下只有「以民逼官、以商圍政、以通促統」的邏輯。
鳴人堂
Mar 29, 2019


台獨跟統一真的是假議題嗎?我們從來沒有距離「被統一」如此貼近
隨著中國官方在歐陽娜娜事件後「不支持兩岸統一就等同於『台獨』」的最新定調,此時此刻的台灣,鑑於中國幾十年來「入島、入戶、入心」的統戰工作成績斐然,以及執政當局的反共意志不堅,如今台灣人民早已沒有爭辯「統一」與「獨立」的選項,剩下的只有要不要「被統一」的餘地。
羅承宗
Mar 28, 2019


為什麼台灣社會需要團結面對中共因素?
台灣社會是否可以維持獨立而穩定的憲政民主秩序,取決於許多條件,其中最特別的一項條件是中共因素。到目前為止,這項條件的存在,對維持台灣的憲政民主秩序而言,一直是挑戰,而不是機會。「應該如何處理中共因素?」,一直都是讓台灣社會內部產生衝突的政治課題。韓國瑜市長近日訪問大陸,似乎讓我們
謝世民
Mar 26, 2019

張宇韶/關鍵字夢想家:大話之後,韓國瑜能否跳脫自己設下的市政陷阱?
但問題在於韓國瑜沒有整體市政計畫,欠缺宏觀擘劃的條件,只好透過夜宿、溫泉變冷泉、觀光短片、跳愛河等議題維持政治動能,捨本逐末的後果,就是將慶祝行情揮霍殆盡,令執政團隊陷入不知所云、不知所為的困境中。除了造神新聞台與鐵粉不離不棄外、無計可施,而選民也多看破其手腳。
或許「兩岸牌」
鳴人堂
Feb 23, 2019


柯韓的親中競賽與台灣的未來
然而,無論是柯文哲或韓國瑜,都只是從狹隘的兩岸關係來面對台灣的前途,不管二人是否有參選總統的考量,對台灣而言都不是好事。在美國亞洲政策沒有重大調整的過往中,台灣政治人物的傳統思考邏輯,自然是讓自己成為美國和中國都能夠接受的人選,至於滿不滿意,倒是其次。這就是為什麼民進黨參選人都強
張博洋
Feb 17, 2019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