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顧旻

烹煮世代焦慮的候選人──網路世代的選前碎碎念


有天,我走進好友開的店,老闆是離開台北、落腳高雄的屏東人,因為喜歡高雄的樣子、溫暖的氣息,和生活在這裡的人們,帶著熱情和理想便在這裡生根。走進門,一位喝著飲料的長輩問我:「你是不是支持韓國瑜,你看起來就像。」我愣了一下,笑著回答:「太好了,看來我裝的蠻像的。」語畢想著各種反間的伎倆,以及如何好好搬演,黨國丑學的青年代言人。


圖片來源:Kevin@數位島嶼(CC BY-NC-ND 3.0 TW)


後來想想,其實有幾分尷尬與苦澀。我們這個世代的青年,被看作是成天流連網路,不斷生產、分享片刻當下的世代,沾黏網域空間儼然成了我們僅存的共同徵貌。在這名為網路的「共同世界」(common world),其實有著不同的在地形式,而這些形式會體現在使共同行動成為可能的價值、或是規範中。但在今天,在高雄市長的選戰裡,韓國瑜虛構了一座「沒有活力」、「沒有燦爛的笑容」、而且「又老又窮」的城市,將所有的青年世代放了進來,打算將他們對未來多元、紛雜的想像,全然框限在「拚經濟」的大旗下;我們的多元性(plurality)受到粗糙的經濟發展論述支配,網路世代的思辨能力,也被戲諷與政治綜藝化的程度成反比。


在韓國瑜的「共同世界」裡,再也沒有充滿活力的異質個體或群體。我們真的相信東西賣得出去、人進得來,高雄還不一定發大財的城市願景(應稱傲慢的政治修辭)嗎?在高工時低薪的勞動結構下,青年參與政治和接觸政治、認識歷史的程度普遍下降,韓國瑜利用這樣的政治、歷史的空白心理,為在地青年貼上了許多標籤,也開了許多偏方。然而,他忘了國民黨數十年的執政下,留給高雄的市政沈疴,也忘了國民黨為高雄帶來的重層環境汙染,以及交付後續執政團隊早已高築的債台。喊的大聲喊得早,好像高雄的現狀與自己所屬的政黨,並沒有任何因果關係,未來也沒有任何責任。


近十年來,生活、落籍在高雄的經驗,坦白說有喜悅也有憤怒。當認識到高雄美麗的同時,也認識到城市轉型前的愁困。從後勁五輕關廠、前鎮油槽計畫遷離市中心,到舊港新灣再利用思維下的新灣區,出現的台鋁、總圖、駁二特區、軟體園區、高雄展覽館等,重工業大城漸漸轉型成觀光大城、販售文化符號的城市,形塑去工業化的宜居城市,和悄然縉紳化的街廓。然而美麗的背後,是工業污染的轉移,從人口稠密帶移轉至小港大林蒲、鳳鼻頭與林園等地區,生活在那裡的人們,長年歷經環境污染物重分配的不正義過程,這些都是高雄的愁困。高雄的愁困,從來不是經濟拚不夠造成的,只會一味高聲疾呼經濟發展,才是擴大高雄美麗與愁困跨度的主因。


美麗的背後,是工業污染的轉移,從人口稠密帶移轉至小港大林蒲、鳳鼻頭與林園等地區,生活在那裡的人們,長年歷經環境污染物重分配的不正義過程,這些都是高雄的愁困。圖片來源:林清清@數位島嶼(CC BY-NC-ND 3.0 TW)


這次的選戰中,韓國瑜團隊謳歌空泛、且缺乏基本常識的青年政策,以及虛幻不實的產業、經濟政策,如提供100億創業基金(70億要民間籌措)、要將高雄市人口增加到500萬人、打造愛河畔的愛情摩天輪等;除了高喊青年賺大錢外,也不忘提倡恢復議員的地方配合款,重建苦悶許久的利益共同體,強化恩庇侍從主義下的聯盟關係。如斯高度資源依存的交換關係,是俱有垂直互惠、動員結構的政治連帶,配合款的恢復正是黑金政治續存的一大主因。


韓流也激情煽動、召喚反對民進黨的情緒,經濟、落後、窮苦、沈睡、和巨人,是韓國瑜不斷拉動詞彙拉罷機,重組出單調又反覆的句詞。一個才來高雄六個月的韓國瑜,用最拙劣的顏料,填滿了網路世代的城市願景與想像。反觀另一位候選人,陳其邁團隊提出的政策,不論是詳盡思索工業升級、智慧城市、打造南部科技走廊的產業佈局;或是規劃高雄六大生活圈,從北到南梳爬城市紋理,注重不同區域發展脈絡的經濟思維;到主張人才回流、創作者扎根、構作文化產業完整上中下游的縝密文化政策,都是在其政策白皮書中清楚寫明的施政方向。


高雄的命運真的要交由一個盪在空中、致力「重構」現實的候選人;一個將「北漂」錯置社會脈絡,全力烹煮世代焦慮的候選人;一個內建威權意識形態、卻禁止任何「意識形態」上街頭、限制人民集會自由的候選人;一個缺乏整體市政規劃、產業轉型計畫闕如、寄託空想經濟的候選。若真如此,高雄市政將空轉數年,重返百廢待興的年代,成為一座了無生機的粗礪城市;而台灣人百年追求的民主價值,也會瞬間消逝殆盡。


韓國瑜是最傳統、典型的政治人物,他的非典型之處,在於支持者反智言論彌散的形式,與其訴求讓人有著錯置時代的錯愕感受,不過仍有人買單。撇開國民黨長年支持者不談,淺藍與淺綠、甚至過去不表態的青年一致積極入列,帶著反對民進黨、討厭民進黨的情緒,和「民主不能當飯吃」的童騃誑語,擁戴他們心目中推出多部力作、幾近問鼎奧斯卡的韓導。甚至,身邊多年關注性別平權、環境正義的朋友,也走入韓導的空想世界裡,妄想著進步價值能在政治真空的情況下成真。


但是,公民社會的理想,一定要透過政治過程的介入,才有實踐的可能。引用吳叡人老師的一句話:「逆風行走,一直都是台灣人的美學。」在民進黨主政時期,公民社會(國家與市場外的場域)倡議過程中遭遇的挫敗與無奈,應是在汰除無思無作為、政策飄然、口號誆票的候選人後,更強力地投身日常的公民監督、公民審議或是體制外抗爭的運動,而非對傷害高雄四、五十年的政黨投懷送抱,以及重返囚錮微光、讓渡歷史與記憶的黑暗年代。


嗠可@數位島嶼(CC BY-NC-ND 3.0 TW)


很艱困,但我們一定要繼續做,才有可能面向屬於台灣人的進步本土主義。選後再漸次汰除民進黨,扶持穩健的第三勢力,才是真正的翻轉高雄,起造多元民主自由、不同族群、性別、和階級的,非本質主義預設的民族認同,屬於台灣人的台灣國;逃離韓國瑜和它象徵的舊世界,這些事情才有機會、才有可能。


碎念文末,最後四點呼籲:第一,青年世代、或稱網路世代,一定站出來投票,改變台灣不可能只靠投票,但是投票卻是最重要的頭一步。請審慎思考手中的這一票,投給會給高雄帶來更寬闊、能讓人自在呼吸的空間,有完整的產業、文化、都市規劃政策的團隊,而且不會一直嫌棄、詆毀高雄的候選人。


第二,拒絕數位威權主義繼續凌遲台灣民主價值。韓國瑜鋪天蓋地的網軍早已遮蔽了一座城市的真實樣貌,也扭曲了生活在高雄的人們,和高雄人最真切地感受。


第三,支持陳其邁團隊不是派系認同(partisanship)的讚聲,其重要意義在於,青年世代不向失敗主義、機會主義乃至現實主義的政治勢力低頭,做一個有思辨能力、不健忘、有歷史感的世代。我們不需要新的中國買辦,讓新自由主義的經濟邏輯再一次蠶食台灣的民主自由體制。


最後一點,除了支持與國際現實拉鋸、在過於溫和的轉型過程中扮演執行者的民進黨,我們應該同樣大力支持那些,沒有政治資源、背景的政治工作者,他們沒有物質基礎,卻有著難以量測的強大理想和信念;如基進黨、時代力量、社民黨的市議員候選人,讓第三勢力監督民進黨,而非用國民黨教訓民進黨這般毫無邏輯、現實依據的思維。


黨國威權的政治勢力,在過度溫和的轉型過程中,還能繼續參與台灣的民主政治,實屬憾事一件。但我們不氣餒,要有更強的信念和危機感。南漂、北漂都不是問題,就是不要漂向韓國瑜。這次的高雄市長大選,期盼網路世代在積極探查、獨立思考、面向歷史情境後作出的價值決斷,是能讓高雄的溫暖與厚實延續的選擇,是共思城市轉型愁困的第一步,起造咱心中最美麗的所在,以及咱最疼惜的這片土地。


這次的高雄市長大選,期盼網路世代在積極探查、獨立思考、面向歷史情境後作出的價值決斷,是能讓高雄的溫暖與厚實延續的選擇,是共思城市轉型愁困的第一步。圖片來源:Ass@數位島嶼(CC BY-NC-ND 3.0 TW)




作者為中山大學社會所研究生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