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書摘】《日本奧地紀行》
我身處於人跡罕至的愛奴人土地,自認為最有趣的旅遊經驗,便是在愛奴人的小屋住上三天兩夜,親身體會全然原始的生活,而那些野蠻人做著日常工作,完全無視我的存在。我昨天最為疲憊且過於興奮,因為一切都新鮮有趣。我透過口譯人員,從幾乎與我沒有交集的人了解他們的宗教與習俗。
事務所主持人
Jul 26, 2019


日韓貿易戰背後的根源
殖民、慰安婦、強制徵用工,日韓兩國圍繞在這些歷史問題爭議,已長達數10年。若從第三者角度觀察,能發現面對爭論,日本時常過於理性,南韓則過於感性。
楊虔豪
Jul 17, 2019

【書摘】從北齋到吉卜力:走進博物館看見日本動漫歷史!
日本文化界不乏激勵人心的傳奇,《鬼太郎》作者水木茂(一九二二—二○一五)跟松本清張或可相比,長年處在貧困的創作生活中,四十四歲才因作品《鬼太郎》,成為漫畫之路的大轉捩點。
事務所主持人
Jun 14, 2019


從川普訪日,看令和迎向國際的新時代
美國總統川普訪日四天終於結束,這是日本新天皇登基後,第一位到訪的國家元首,也算是給足了德仁天皇的面子,在東亞局勢緊張,中國急於擴大勢力之際,川普的到來,自然也象徵日美兩國堅不可摧的關係。
陳威臣
Jun 2, 2019


政治人物想玩戰國無雙?醒醒吧!
反正台灣人蠻愛提中華文化的,所以要用三國時代來嘴時事,或是講沒幾句就人中呂布好像這位三姓家奴帥氣得不得了的中二史觀,其實都無傷大雅。但是動不動就要拿日本戰國武將來說誰是織田信長,誰是明智光秀,誰又是小早川秀秋的,我看了實在就有點感冒了。因為這種嘴炮,其實都難脫「自助餐史觀」的局限
蔡亦竹
May 19, 2019


鄭仲嵐/從平成走向令和,日本職棒新紀元的觀賽看點
日本即將在5月1日更改年號成「令和」,實施將近31年的年號平成將走入歷史。隨著新天皇即將上任,改年號對於日本人來說,有著邁入新時代的意義,對日本職棒來說,也有迎新送舊的期待與傷感。包括令和「第一發」全壘打與「第一勝」,早先便為日本媒體熱烈討論的話題。
鳴人堂
May 4, 2019


「經濟、人口、國際定位」──日本從平成到令和更迫切面對的挑戰
接近三分之一個世紀的平成時代,隨著明仁天皇的退位正式劃下句點,五月一日起日本正式進入以德仁天皇為國家元首、年號「令和」的新時代。
張智程
May 1, 2019

什錦麵的滋味──談《漂流日本》中的認同窘境
故鄉是離開卻想回去的所在,就像漂流其實不是頭也不回,而是往返穿梭、是心靈與身體在兩地間的反覆來回。事實上,近代國家的統合往往就是家族親緣之所以(自願或被迫)離散的主要原因,上個世紀我們創造許多想像而不共同的共同體,影響了許多想或不想都再也回不了故鄉的人們。我們往往忘記故鄉與自己都
藍士博
Apr 6, 2019


長照社區照顧體系的實踐:從京都回看台中
京都在推動長照社區照顧體系的經驗對於台灣的地方政府可以有什麼啟發呢?前此,台中市的社會福利政策是建立在社會投資的基本理念上。社會投資的政策方針在於將福利的重心從傳統的現金給付,逐漸朝向實物給付(也就是實質福利服務)方式調整。因為服務提供給以聘用大量的人力(如兒童照顧中的保母以及長
呂建德
Mar 18, 2019


許伯崧/外交官之死:失控的假新聞,我們反省夠透徹了嗎?
台灣方面,在幾家線上媒體跟進報導後,輿論也多以「被NHK認證的假新聞」,定位該起事件與其所導致的憾事。令人遺憾的是,NHK的報導,以及於節目中所出示的蘇前處長家屬最新聲明,不論在報導量、篇幅與報導總時數上,遠遠不及燕子颱風期間,各媒體、政黨、輿論對大阪辦事處鋪天蓋地的報導與抨擊;
事務所主持人
Mar 15, 2019


美朝無協議不是世界末日
川普在記者會高唱獨角戲解釋為何沒有協議,金正恩則匆匆上車返回北朝鮮。南韓股市當時聞訊應聲大跌,中國則處於震驚狀態,日相安倍第一時間表達支持川普的決定。東北亞似乎深受衝擊,但對台灣來說,這就是現狀再多延續幾個月,不是末日來臨。
賴怡忠
Mar 4, 2019


承認背後的血淚史:愛努人百年來的悲歡離合
許多愛努的知識分子,也希望日本政府能協助愛努人爭取更多權益,畢竟在現實社會上,愛努人仍處弱勢,根據一份2017年,針對愛努人居住的行政區進行的調查:大學升學率為45.8%,但愛努子弟僅有33.3%,而且受訪者當中,有23.2%表示,自己曾遭受歧視等差別待遇,因此仍許多愛努人,不願
陳威臣
Mar 3, 2019


迎向縮小社會,台灣準備好了嗎?
整體而言,台灣各界對地方創生的關注比較聚焦在日本社區如何利用地域豐富的歷史與社會紋理,促成各種創生政策的發想與實踐。然而對於政策所要針對的根本問題,也就是人口持續減少這個不可逆轉的趨勢,卻較缺少關注。
過去二十年間始終無解的人口難題,長年盤據日本媒體以及輿論界:從生育低落的「少
鄭力軒
Feb 19, 2019


《祭姪文稿》赴日,中國點燃「愛國」戰火
在諸多討論中,也有中國網友認為,文物保存不是錯的,但是不該把任何事情都上綱到民族情感、民族道德之上。但,一來思想開放的人本來就是少數,二來中國媒體、教育,從過去到現在不斷洗腦的情況下,也很多中國人認為「台灣就是中國的一部分」,因此會在網路上持續發表相關言論,甚至將相關攻擊性、虛假
東京新生
Feb 18, 2019


沿著五眼五強與CPTPP開展的印太戰略新局
CPTPP正式生效,對於現在還處於混沌階段的亞太區域自貿秩序有重要影響。本身與CPTPP有競爭關係的RCEP(全面區域經濟夥伴協定)立馬處於下風。復因東協已將重心放在東協經濟共同體(AEC)的建構,以及中國也把重點放在「一帶一路」上,RCEP因此更處於下風。
這些變化,導致日本
賴怡忠
Jan 22, 2019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