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2019年的臺灣──我的展望
在2019年伊始的今天,我反省臺灣在當代國際社會的處境,作爲民主自由國家所應有的堅持,以及它對東亞及中國的相對責任,指出中國文明的保守特色,以及法治在這個文明的重要性。最後我指出許多人所豔稱的「喬」的文化,指謫它對法治的腐蝕。
我希望在未來的一年中我們能繼續深刻地思想,好繼續替
李弘祺
Feb 10, 2019


管中閔兼職案透露的政治倫理與民主危機
管中閔個人是不是違法兼職,會不會被拔掉台大校長職位均屬次要,只要靜待公懲會調查判斷即可;目前最值得關心的議題應該是,本案系爭法規與解釋要怎麼在管案所暴露出的言論市場漏洞、政治倫理和民主風險中,重新思考與定位一個最大化平衡個人言論權利及公共發展利益的有效規範基礎。
西區老二
Jan 17, 2019


插管案的政治陰謀論聯想
從卡管到插管,民進黨唾面自乾,其反對者並不會視這項決定是一表達善意的政治和解姿勢,反而是軟弱政府的投降。對於其支持者而言,民進黨等於出賣靈魂,隨波逐流。如果到了2020年,蔡英文成為台灣總統直選以來,第一位連任失敗的候選人了,民進黨在管案上的反覆與搖擺,肯定會是重要的關鍵之一。
何明修
Dec 27, 2018


進退失據的教育部
依據此規定,凡為候選人配偶、三親等內之血親或姻親或曾有此關係者以及有學位論文指導關係者必須要辦理迴避。但在上述的關係外,沒有直接寫清楚還有哪些人要迴避,哪些人不用。我們回去看《行政程序法》,也會發現其規範不會比這裡好到哪裡去。但是行政程序有概括條款,要求有偏頗之虞者都該迴避,只是
胡博硯
Dec 25, 2018

從一場沒有校長的畢業典禮說起
今年六月十日,台灣大學舉行了本學年度的畢業典禮。這場畢業典禮最為特殊之處,在於因為校長遴選風波,新校長無法產生,由代理校長主持,成為臺大創校以來少有的沒有校長的畢業典禮。這場風波截至目前為止,教育部以當選人以及當選過程有若干重大瑕疵以及疑似違法情節為由,拒不聘任管中閔先生為...
許有爲
Jun 24, 2018


大學自主與自治的內涵與迷思
國家目的本來就是透過民主程序檢驗,民主國家的大學不能自外於國家社會的責任,公立大學更不能不回應納稅人的期待。圖片來源:Pixabay 自台大校長遴選委員會選出管中閔以來,爭議不斷,台大校方不顧管中閔諸多問題,以大學自主為藉口,持續對抗教育部依法監督的職責。日前管中閔本人應邀...
李中志
Jun 17, 2018


誰的天下誰濫權?
近日來,因為台灣大學校長遴選過程以及當選人疑似違法事件,教育部遲遲未任命管中閔擔任台大校長,引起政壇、輿論界藍營人士的猛烈批評。其中甚至於有親藍營的媒體,以社論訕笑為了「拔管」而折損兩名教育部長外,還控訴近來若干政府機關組織的改革法案與人事任命,是「官員濫權、政黨徇私、打壓...
許有爲
Jun 10, 2018


傅斯年,獻祭這所大學于政治
抗戰勝利之初,蔣介石欽點傅斯年接管北大,清洗被日本人與汪精衛政權玷汙多年的偽北大,手段之激烈,實已超出轉型正義的範圍。學運出身的傅斯年,以政治領導學術的個性不是秘密。五四運動之後對在北京的中華民國政府失望,1920年負笈德國,1926年得知在廣州的國民黨政府起兵發動內戰,迫...
李中志
Jun 3, 2018


強化領導深化民主就是最好解藥
圖說:中國不僅對內的威權統治日益強化,不能容忍一絲言論自由與他們國民對自己體制的批評;對於台灣,更是無所不用其極,利用台灣的民主機制,打著民主旗幟反民主。圖片來源:達志影像/路透社 去年五月,法國人民打破有史以來,特別是一九五八年第五共和肇建以來的種種紀錄,選出馬克宏(Em...
許有爲
May 27, 2018


蔡元培、傅斯年,是我們要的典範嗎?
愛國無罪,傅斯年自有他的堅持與時代任務,但這樣的校長來到了台灣居然變成學術自由、大學自治的典範。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台灣人的歷史記憶與價值觀一直是被選擇性移植的,如果去問台灣人什麼是理想的大學校長,絕大部分人腦海裡出現的典範大概不出蔡元培、傅斯年這兩位分別於民初北大與戰後台...
李中志
May 20, 2018


既不是1,也不是0
圖說:Yale耶魯大學設立美國第一個大學董事會。圖片來源:Yale's Instagram。 在台大最近召開的臨時校務會議中,有人對教育部因為管中閔擔任台灣大哥大獨董,而副董事長蔡明興為遴選委員,而認定彼此有利益衝突感到不解,因為在公司治理中,獨董是用來代替小股東監督董事的...
沈榮欽
May 17, 2018


從法國看台灣的大學自治
巴黎大學索邦(Sorbonne)校區正門。索邦校區現為巴黎第一、第三、第四大學共用,也是巴黎大學區(Académie de Paris)總部。圖片來源:許有為攝影。 大約在一九八零年代末九零年代初,台灣學生出國到海德堡,十有八九都將學生監獄遺跡列為首要參觀景點。十八世紀歐陸...
許有爲
May 13, 2018


管中閔何不以身作則重建社會信任?
管中閔先生是否適宜出任台大校長一事在社會中引起激烈爭議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管中閔先生是否適宜出任台大校長一事在社會中引起激烈爭議,其中有不少是出於對彼此的不信任。台灣社會中,特別是政治議題上的互不信任,確實極為嚴重,因此管中閔先生說要推動「重建社會信任」乃是正確的方向,...
靜虛齋書僮
May 9, 2018


沒有民族自決,哪來的五四運動
五四運動最著名的口號是「外爭主權,內除國賊」。 圖片來源:維基百科 近些年國民黨和統派在遇到論述危機之時經常拿五四運動作自助餐,例如最近擾亂台大,呼籲「大學要自治,學生滾出去」的新五四運動。但他們對於五四運動的實質,尤其是其作為一次世界大戰後,民族自決運動一部分的事實,卻從...
河南國伊洛人
May 8, 2018

放下標籤話術,專注問題層次
產學合作是跨黨派執政者好幾十年來的主張,政策上無藍綠之分,它既非台大獨有亦非台灣獨有,而是追求知識經濟,提升全球競爭力的各國的普遍問題。圖為臺灣大學正門。圖片來源:台灣大學網站。 這個社會自己愛給自己貼標籤就算,還愛給所有人貼標籤。我們什麼時候一下都變成「拔管、反管」派或「...
張茂桂
May 6, 2018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