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公投綁大選的幾個省思
至於是否因為公投綁大選,導致在九合一選舉上的投票意向轉移?未來選後所進行的民調也許會有結果可提供參考,但從選票的分布來說,部分縣市不但發生藍綠基本盤變動,部分既有投票者的投票意願降低與熱情不再,可以確定的是,公投綁大選的確影響到既有支持者投票的意願與拉票的動機,只是此影響程度有多
鄭任汶
Nov 26, 2018


當微紅韓流滅頂太陽花
當然這次民進黨出人意料的慘敗還有其他許多無法詳談的原因,然而追根究柢,最關鍵的還是經濟長期低迷這個結構性因素,讓不分藍綠的兩大政黨先後被選民狠狠教訓,同時也惡化族群對立等問題。因此,若要讓最晚陷入民粹狂人腐蝕民主的陷阱的台灣能最快脫離這種死亡螺旋,不要像法國一樣折損了兩任總統才看
趙君朔
Nov 25, 2018


公民投票落幕後,我們的直接民主要往哪走呢?
公民投票修法的時候,很多人都歡呼還權於民,我們終於可以自己去決定事情,不過當初這些人所未預料:相同的制度,也可由其他國民來使用。而這一點我們在未來修法之際都必須要思考清楚。再次強調,我們住在一個國家裡面,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推動任何的公民投票案或者是公民運動的時都必須思考達成的
胡博硯
Nov 25, 2018


民進黨為何輸掉2018年的高雄市長選舉
民進黨的基本盤,基本上並沒有太過劇烈的變化,主要是因為願意出門投給民進黨的選民減少了,加上國民黨在本次選舉中成功凝聚不同系統的支持者信心,轉化為投票的動力,形成最終的選舉結果。於是問題便在於,為何民進黨的支持者不願意出門投票?
陳子瑜
Nov 25, 2018

沉迷於說故事的台灣媒體
說故事的力量有多大,媒體人都知道,但新聞倫理要求的是用故事呈現背後的真實,而不是用造假資訊來編故事,讓新聞遠離事實。在此同時,台灣還是有一群人以有限的資源,不用說故事而是用純粹的事實來說話。雖然內容有點枯燥,但卻是新聞的本份。例如網路媒體「沃草」推出「即時Fact Check」的
羅慧雯
Nov 22, 2018


抱中國大腿發的財有命花嗎?
台灣人對於拚經濟總有奇怪的幻想,因此對於候選人提出「發大財、拚經濟」等等口號總會膝跳反射式地接受。然而一國之內的經濟要強大,也就是國力的增長,真正重要的並不是實質上能往外國銷售多少商品,況且台灣也沒有美國那樣的軍事實力將國內商品,透過條約、同盟關係強銷於其他國家。關乎國力多寡,重
陳信仲
Nov 22, 2018

當公民開始Fact Check了,政治人物還能講幹話嗎?
媒體本來就負有新聞報導的查核責任,曾幾何時,這在台灣竟然成為一種奢侈的期待。《沃草》作為一個獨立媒體,希望透過「即時fact check」這樣的實驗拋磚引玉,讓許多致力於查證事實的新聞記者工作,得到更多關注。但台灣媒體的改革不能單單依靠媒體的自律,新聞閱聽人「對抗不實言論」的態度
沃草Watchout
Nov 20, 2018


媒體造神從來就不分是非對錯
媒體走過威權時代,80、90年代民主化之後,媒體百花齊放,歷經快30年的發展,表面上媒體開放了,但許多媒體的人事、經營,乃至日常的新聞操作,依然存在著威權統治的氣息,威權體制的途徑依賴,讓沿襲舊體制的意識形態陰影揮之不去。再者,媒體老闆介入政治太深,早期黨國體制的媒體,身兼執政黨
鄭任汶
Nov 19, 2018


納粹的音樂有惡魔嗎?
當然,有音樂史訓練且做為樂評家的焦元溥,不可能不知道希特勒乃至於第三帝國的音樂品味,更不可能虎父犬子,忘了乃父所創「一中各表」的精神,而不知應用到「一樂各表」上。希特勒總不能壟斷李斯特的詮釋,而我們堅持不與魔頭共樂樂,回到「漢賊不兩立」的調調?否則貝多芬、華格納、布魯克納、都別聽
李中志
Nov 18, 2018


烹煮世代焦慮的候選人──網路世代的選前碎碎念
在韓國瑜的「共同世界」裡,再也沒有充滿活力的異質個體或群體。我們真的相信東西賣得出去、人進得來,高雄還不一定發大財的城市願景(應稱傲慢的政治修辭)嗎?在高工時低薪的勞動結構下,青年參與政治和接觸政治、認識歷史的程度普遍下降,韓國瑜利用這樣的政治、歷史的空白心理,為在地青年貼上了許
顧旻
Nov 18, 2018


選舉何必唱衰高雄?
正因為過去的高雄毫無令人感到榮光之處,所以對未來稍有憧憬的人,都不願留在這個幾乎看不見光的城市,寧可離鄉背井到外地求學、工作,來個眼不見為淨。而以前那個筆者所謂的「黑色」的高雄究竟是如何形成的?莫不是過去的執政者在建設上重北輕南所導致。換言之,把高雄弄老弄臭的,其實正是那位信口雌
許又方
Nov 11, 2018

這不是韓國瑜的選戰
韓國瑜本非政治素人,為何媒體從未針對他擔任立委期間的表現稍加檢驗?為何被國民黨捨棄後勉強去北農當個總經理,還能直攻高雄市長大位?如果這場旋風全是因他鋪天蓋地的媒體策略奏效,那麼媒體是因為無腦而被韓國瑜陣營操弄,或是背後有著更大的政治計劃在進行中?且讓我們試著以中共角度來看待這場選
羅慧雯
Nov 8, 2018

高雄選戰正熾,韓國瑜為何至雲彰站台?
將韓國瑜及張家當成農產業的救星,就像是找吸血鬼來開捐血車,找面具傑森當急診室醫生一樣。他們只是將農業當成恩庇侍從式的、家族式的企業在經營,如同韓國瑜在北農任內任意晉用大量「自己人」、任意發放工作獎金、有不滿意的員工就用調夜班等方式逼走一樣。讓台灣農業距離「公共化」、「制度化」及「
江昺崙
Nov 8, 2018


一座城市裡的棒球場及球隊
說回來統一獅,上週剛好有一個晚上有機會看到對桃猿隊第五戰的網路轉播,那場蠻慘烈的,終場以10:2輸掉,但我卻不會對這支球隊放棄希望,因為我知道這場比賽,或今年的台灣大賽,只是隊史上的一役,新血正在接受磨練與挑戰,傷兵也正調整自己的狀態,雖然其他隊伍很強,但統一獅夠「久」,這個「久
嚴婉玲
Nov 5, 2018


搭著豬哥亮往前跳的高雄
豬哥亮是高雄人,陳芳明也是高雄人,兩人所代表的文化內容或有雅俗之分,卻不應有高低貴賤之別。更重要的是,豬哥亮與陳芳明兩人分別在通俗文化以及人文學術領域,皆在台灣擺脫大中國意識形態、建構台灣文化認同的過程中扮演過重要的角色。高雄的經濟型態在轉型,高雄的文化也在轉型,同樣正走在探索未
劉燕玉
Nov 4, 2018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