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邁入令和,日本面臨的挑戰與機會
10月22日,日本舉行了新天皇的即位式,對比30年前明仁上皇登基時150國貴賓訪日,這次共有來自高達180國的元首與代表參加,創下歷史紀錄。
由平成跨入令和,一個新時代的展開,自然有不少日本人,期望能有更好的生活。然而自平成時代開始,日本卻面臨許多挑戰......
陳威臣
Oct 25, 2019


柯市長看藏人自焚,彷彿納粹醫生
按照往例看來,要求自視甚高的柯市長真心誠意道歉,難度恐怕不低。然而,柯文哲市長就算道歉,可能心中也會感到不服氣,覺得「自己只是說實話」,為什麼要被譴責?然而,為什麼圖博倡議團體會如此憤怒?藏人又發生了什麼事,為什麼自焚會成為一種「流行」?
李芃萱
Oct 25, 2019


陳同佳案是特區不肯處理
引來香港大亂的《逃犯條例》其實是中國對國際展示的威脅,通過設立香港這個「國際要人捕捉網」,為大國較勁增加籌碼。不過中國想不到的是,香港各界的反應會如此熱烈;抗爭不只為香港解除了一大難,也為世界摘除了一個「要人捕捉網」。
陳同佳現在出獄,拉開了送中鬥爭的下半場......
盧斯達
Oct 24, 2019


抵抗無所不在的校園統戰
台灣受到中國的統戰滲透與收買,已經是無孔不入,在校園中更形嚴重,而且校園中的統戰滲透往往包裝著「教育學術交流」的外衣,卻充滿政治意涵,也輸送政治經濟的利益,以及打造在地協力的組織網絡。因此,從校園中出發,抵抗這樣長期持續且系統性的交流活動,成為青年世代當前的重要課題。
凃峻清
Oct 22, 2019


一則像是照妖鏡的推文
Daryl Morey的建軍哲學就是數據和效率,也許有時顯得冰冷。這或許也是為什麼10月4日當Morey在推特上傳一張力挺香港、爭取自由的圖片時,不但引起了軒然大波,也似乎讓某些人摸不著頭緒,因為Morey其實並不是一個常談論政治和理念的籃球人。
但也就是這則推文,對NBA造成
西門思
Oct 21, 2019


美中新冷戰
美中貿易戰開打至今,一路蜿蜒曲折初期。許多人以為可能只是短期的貿易逆差之爭,關稅談妥後自然會落幕。然而美中貿易不只是貿易數字上的針鋒,而是美中衝突對立的大盤點,並且開始往不可逆的方向脫鉤(Decoupling)......
張博洋
Oct 20, 2019


司法流言終結者/反送中少女浮屍案:非病死疑案,台灣怎麼做?
在每日幾乎都有暴力衝突的情況下,香港社會對港府充滿不信任與恐懼,尤其近兩個月以來,香港出現多起不尋常的「自殺」案件,更惹得市民議論紛紛。
鳴人堂
Oct 19, 2019


吳介聲/農民發大財?美中貿易談判結果不明,新衝突蓄勢待發
美中雙方宣稱,在第13輪高級貿易談判達成階段性協議,然而這「口頭協議」,欠缺具體時程與落實機制,加上中共官媒態度保留,可說是雙方為了舒緩政局壓力暫時演了一場雙簧戲,談判成果不明,尚待數週觀察,前景未必樂觀。
鳴人堂
Oct 19, 2019


川普大獲全勝的魔鬼細節
筆者觀察,這次的中美貿易談判結果,是川普政權大獲全勝。這個勝利有三重意義,且其中的魔鬼細節是,中國極有可能將川普推向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的勝選。而這個勝選將會拉長中美貿易戰的戰場,讓中國最大的夢魘,在2020年之後也將持續下去。
郭永興
Oct 17, 2019


釜馬民主抗爭四十周年
10月16日是韓國「釜馬民主抗爭四十週年」,已經被指定為「國家紀念日」。但是台灣人大多不知道「釜馬民主抗爭」是什麼?為什麼它是壓垮朴正熙18年獨裁的最後一根稻草?
其實,釜馬民主抗爭就是光州事件的「前史」......
朱立熙
Oct 16, 2019

兩個外送員之死──平台經濟的不平等
近日因食物外送員之死,引發社會輿論熱議。勞動部職安署針對foodpanda及Uber Eats這兩家最大食物外送平台發動專案勞檢,並認定外送員與外送平台之間之間為僱傭關係。
食物外送員與平台之間的模糊法律關係,似乎可以終結。不過,雇主責任逃脫大作戰才剛剛開始。
張烽益
Oct 15, 2019


立委選戰,民進黨務求少輸為贏
傳聞中「郭系」可能的立委候選人,除了周守訓之外,均非知名政治人物。「郭系」較諸2000年的「宋系」,相去甚遠。至於台灣民眾黨,截至目前為止提出的候選人及可能候選人,大多缺乏全國知名度。因此我大膽放言:除非徐欣瑩跳下去新竹縣選立委,或尚有奇兵,否則區域立委掛零。
陸之駿
Oct 14, 2019


香港之夏,台灣之春
一個月前回到普羅旺斯和朋友聚會時,過去三個月在香港的我們免不了成為話題中心。即使多數人對中國政權並無好感,他們的疑問總是:「放火破壞地鐵沒有必要吧?」「不是已經撤回送中條例了嗎,為什麼不能好好跟政府談呢?」我不厭其煩像錄音帶一樣一遍又一遍告訴不同的朋友,不是這樣的。
孟買春秋
Oct 14, 2019


論東亞極權主義的起源
地緣政治對民族國家的影響力是相當強大的。比方在台灣的中國國民黨,原本將隨著政治和經濟的民主化,而漸漸淘汰於公眾的視野。但中國的崛起卻讓即將溺死的國民黨抓到政壇的浮木,好讓其有機會重新執政,並以中國代理人自居。中國的強大牽動著周圍國家的政治生態,作為弱小國家的台灣感受更加明顯。
陳智豪
Oct 13, 2019


吳介聲/美中貿易戰情升溫,首度掛鉤中共人權問題
10月10日美中貿易第13輪談判前夕,白宮連續發布兩項重大措施,並首度將貿易戰與中共人權問題掛鉤,持續向中共施壓,中共則高調嚴詞以對,兩國緊張升溫,會議可能不歡而散,成果難以樂觀。
鳴人堂
Oct 11, 2019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