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核四公投捲土重來,更知能源轉型重要
依據中選會網站公布之公民投票提案受理情形,黃士修先生於2019年3月4日提出「您是否同意核四啟封商轉發電?」公投案,提交共375,417連署書,通過公投門檻,確定於2021年8月28日舉行核四重啟公投。又要公投?那以核養綠公投案呢?
比辛
Nov 22, 2020


莫讓中火撤照延遲臺灣能源轉型進程
台中市政府於12月25日以台電違反生煤自治條例為由,三度開罰台中電廠900萬元,同時廢止二號機與三號機兩部二部機組的許可證。面對中市府的動作,台電立即的新聞回應中,則以此舉極有可能造成夏季某個期間的備轉容量率從目前10%以上的綠燈(供電充裕),降至10%以下的黃燈(供電吃緊),說
趙家緯
Dec 29, 2019

韓陣營的能源政策不合時宜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陣營於11月13日召開名為能源政策的記者會,但綜觀記者會論述內容,除批評當前的能源轉型政策之外,強調將在「人民同意,安全無虞的情況下,會重啟核四」,並未提出任何完整的政策規劃。本次記者會把核電視為萬靈丹,對比國際能源轉型討論焦點,顯得不合時宜。
趙家緯
Nov 17, 2019


誰說綠色新政是空想?──兼談臺灣能源轉型想像
前些日子,臺灣媒體多有報導高齡81歲的知名老牌影星珍芳達連續三週於美國國會大廈前面參與”Fire Drill Fridays”氣候抗議行動,而被綁上束帶逮捕未能參與影展頒獎典禮一事,但多數的報導中,並未提到珍芳達表示她是受到知名作家娜歐蜜.克萊恩(Naomi Klein)新書的啟
趙家緯
Nov 3, 2019


把握改革良機,方能世代共贏
民進黨此次的決議文,納入不少國際上重視,但臺灣政治場域稍嫌陌生的字眼。若進一步發展下去,其實可具有美國民主黨眾議員亞莉珊卓.歐加修─提茲(Alexandria Ocasio-Cortez,常被稱為AOC)拋出「綠色新政」(Green New Deal),衝擊與影響了美國民主黨主流
趙家緯
Oct 6, 2019


臺灣不可輕忽的戰役—氣候戰
面對國際上對氣候變遷議題關注的激升,甚至促使美國民主黨總統初選過程中,CNN 安排了場長達七個小時的氣候政策政見發表會,讓十位初選參選人,有完整時間說明其氣候政策。
但在同樣面對總統大選的臺灣,此議題並未獲得政治人物關注,然而依據2018年時的全球氣候風險指數,臺灣氣候風險指數
趙家緯
Sep 22, 2019

請給我一場總統級的能源論辯
國民黨總統候選人韓國瑜市長與國政顧問團成員張善政、杜紫軍與黃士修等於8月22日的網路直播,說明其能源政策。但在三十分鐘的討論中,多僅聚焦於核四推動,並批評現行綠能推動過於躁進。但此兩論點從國際趨勢以及國內政策發展上,並不切合實情。
趙家緯
Aug 25, 2019


「能源轉型」將是 2020 大選決勝關鍵?
依據沃旭能源2017年的民意調查,臺灣民眾認為全球最重要前三大挑戰分別為氣候變遷(有86%受訪認為其為全球挑戰)、老化(74%)、能源供應安全(67%),顯示臺灣民眾極為關注氣候與能源政策。
趙家緯
Jul 14, 2019


掌握企業綠電風潮,厚實臺灣競爭力
全臺關注能源轉型的公民們於4月27日走上台北與高雄街頭,表達反對核電,支持綠能發展的意志。
趙家緯
May 5, 2019


別再把節能政策與再生能源當丑角!轉型思維下的能源政治
2016年猜蔡英文新政府上任後,表示將積極發展綠能,啟動能源轉型。然而,能源轉型除生產端的調整外,也須同步考量工業與住商節能、智慧電表裝設、電動車推廣等措施,此亟需公部門、產業與民間的共同參與及推動,方能令產業與社會整體轉型與之連動,實現長期能源轉型與國家減碳目標。
但最新統計
趙家緯
Mar 19, 2019

核能:對抗氣候變遷的良藥,或是包著糖衣的毒物?
2月5日,在布魯塞爾的巴登符騰堡駐歐盟代表處,Heinrich-Böll基金會跟歐洲議會綠黨聯盟舉辦了一場廣邀各界的專題討論會,主題是核能在歐盟境內能源轉型會扮演的角色。
會議上,大部分的講者聚焦於怎麼樣透過研究出版還有群眾參與,傳遞對於世界核能產業的正確認知、以及提供核廢選址
顏東白
Feb 12, 2019


面對離岸風電困局,需要以社會強健性知識建構社會支持體系
受庇蔭於台灣海峽的優良風場,又搭上非核減煤的政治承諾,臺灣被國際再生能源專業媒體譽為離岸風力的新興強權,或稱臺灣為國際離岸風力業者的兵家必爭之地。但從近年來的爭議可以知道:若臺灣未能建構離岸風力發展所需的社會支持體系,前述願景將只是空談。而此體系的建構,絕非於費率爭議時刻,才動員
趙家緯、房思宏
Jan 29, 2019


以核擋綠公投過關:一個廢核運動的新起點
過去四年,從核四停建到非核家園政策,廢核運動取得了具體進展,開始聚焦能源轉型的議題。但在這次公投過後,政府鬆動核電廠屆期除役的立場,媒體已經開始帶核電復辟的風向,擁核勢力打算在 2020 的總統大選時發起公投,讓核四死灰復燃。但是這也是視為廢核運動一個明確的新起點。
局勢也再明
劉李俊達
Nov 28, 2018


德國的「以核養綠」為何失敗?
對於台灣而言,德國的故事有什麼啟示?首先,政黨輪替是有可能帶來能源政策的翻轉。重大國家政策的反覆與修正,雖然帶來社會與政治成本,然而,這也是民主國家不可避免的常態。也因此,2025年的非核家園也不是固定不變的目標,很有可能在下次選舉就被翻盤。其次,核電本來就是一股巨大的政商利益集
何明修
Oct 31, 2018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