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除《電業法》非核家園條文之公投通過,對廢核運動與非核家園騎乘造成衝擊。圖片來源:華視新聞Youtube。
今年的九合一大選,也是公投門檻大幅降低後第一次的公民投票,擁核團體發起廢除電業法非核家園條文的公投案通過。包含反同、反台灣正名、擁核在內,這些保守勢力的集結與連動,無論在地方政府或在公投案都大獲全勝,造成進步立場的相關團體與支持者士氣大挫。這次公投的爭議相當多。不管是大量的死人聯署、聯署補件的條件、公投條文容易造成混淆、公投議題數量偏多等等。更讓許多朋友氣憤的是,保守勢力各種誤導、謠言在 Line、海量傳單、全國電視廣告以及新聞置入中頻繁地出現。
但是公投結果反映的就是選民的認知狀態,不管是被誤導或一無所知。不管是誤以為東奧正名案會影響運動員出賽權益、被「以核養綠」的口號誤導,甚至是完全沒做功課,在投開票所門口被護家盟塞小卡就傻傻照著投,都可以投下一票。
589萬同意VS. 401萬反對,所以核電好棒棒?
最後結果,第十六案的投票率是 54.83%、其中有 589 萬張贊成票、401 萬張反對票、92 萬張無效票。以投票數為分母,比例是 54.4%、37.1%、8.5%。但是如果我們用投票權人為分母,同意票就只剩下 29.84%,沒有投票表態的 892 萬人則是 45.2%。
我們無法得知同意票中有多少比例選民是「被誤導」,或在缺乏思考的狀態下,被動員以「13、14、15 不同意,其他同意」口訣而蓋下贊成票。也先不論本案擁有最高的廢票比例到底代表什麼。從數字上我們只能確定,被影響並決定出來投下贊成票的選民,確實比反對者多;沒有投票表態的人,也比投下同意票的多上不少。
但這等於 589 萬人贊成「台灣未來要長期要使用核電」嗎?
嫁禍的藝術:透過缺電與空汚來反「反核」
擁核方以「有核電,才不會缺電」的說法來強調核電的必要性,都是利用人們對於「缺電」的恐懼來召喚民眾核電。不少主流媒體把人為疏失造成的 815 跳電事件或輸配電系統出包導致的供電中斷,直接或間接地也加成了「非核導致缺電」的錯誤印象。
不少主流媒體把人為疏失造成的 815 跳電事件或輸配電系統出包導致的供電中斷,直接或間接地也加成了「非核導致缺電」的錯誤印象。圖為815停電時的台北街頭。圖片來源:達志影像/路透社。
擁核方不斷宣稱「用核電,不會有空汚」,指稱非核家園需要增加火力發電導致「以肺養綠」的說法,好把民眾對於「空汚」的排斥轉嫁到非核家園上。更用「以核養綠」來包裝來這份主文完全沒提到綠電的公投案,甚至提出「核電就是綠電」這種混淆視聽的說法。
我們可以去指稱投下同意票的人,並不瞭解台灣核電佔比其實不到 10%;不瞭解有核電一樣會因為電塔倒塌而限電;不瞭解缺電問題,核心在於熱天下午的尖峰管理,核電並不是好的解決方案;不瞭解核電的發電特性不利綠能發展,深陷基載迷思當中;不瞭解這其實是「以核擋綠」。
我們也可以去指稱投下同意票的人,並不知道燃煤比燃氣的汙染高上許多,不該混為一談;不知道前總統馬英九與發起本公投案的黃士修提出的能源配比,不僅綠電比現行的「非核家園」政策少了一半,更要提高燃煤發電的佔比。
忽略單純照著小抄蓋的選民不計,也不考慮核電拜物教的信徒,我認為許多人在乎只是「穩定、乾淨、安全的電力供應」;說服這些人出來投票的,並不是核電技術本身,而是「2025 非核家園將導致缺電危機、空汚加重」的說法。這也是為何擁核人士特別要宣稱「福島核災已經沒事」、「核廢料不會產生危害」等是是而非的說法,來企圖說服民眾「核電是安全的」。
我不瞭解你的明白,又或者可以?
不管是反對核電或支持再生能源,核心目標之一其實也都是追求「穩定、乾淨、安全的電力供應」。我認為大多數正反雙方選民基本價值差距,並不那麼如同志婚姻那般顯著,甚至毫無二致,差異只是在於一邊認為核能可以實現這個目標,另外一邊恰好相反。
除了竭盡所能將成本外部化、利潤私有化的工商協會大老,或者看起來信奉著「核電就是正義」的核能流言終結者之外,絕大多數人應該都擁有共同的價值判斷基礎,能夠加以溝通。即便有人只在乎穩定與便宜的電力,也有充分的理據,說明核電既不穩定也不便宜,也不是發展綠電過程中的必要之惡。
從公投主文來看,所謂的同意票,最多也只是同意「核電不用要在 2025 前完全除役」,而不是同意「台灣應該長期將核電作為主要能源來源」。
因此,如何觸及「沒有出來投下不同意票」的朋友,並建立有效的溝通管道,讓他們理解「台灣不需要讓核電延役,也不需要重啟核四工程或其他新廠」成了當前關鍵的問題。
如何觸及「沒有出來投下不同意票」的朋友,並建立有效的溝通管道,讓他們理解「台灣不需要讓核電延役,也不需要重啟核四工程或其他新廠」成了當前關鍵的問題。圖為核四廠。圖片來源:達志影像/路透社。
如果不剪獅子的鬃毛、不靠唐鳳來操控臉書
從這層分析來看,雖然民進黨政府在推動能源轉型的過程中,透過《能源政策白皮書》許多審議民主的機制來凝聚民間共識,但從本案公投開始聯署、中選會宣佈成案到投票的過程中,沒有積極為自身「非核家園」辯護,喪失一個與台灣民眾溝通的機會,的確是一個應該被指出的錯誤。
但是即便政府有這個意願,也不代表他們有這個能力去建立有效的觸及與溝通(想想你有看過幾次政府有效的政策說帖跟文宣?)。反過來思考,擁核言論能夠發揮影響力的管道,包含部分媒體長期的支援與渲染、保守勢力政黨的動員管道,也有傳閱各種長輩圖、不實資訊跟「介紹你好藥」的 Line 群組,也有臉書等社群媒體、被刷臉就想告人的駐日網紅、拔蔡不拔菜的內容農場等等。
但這些管道,都不會是(有些也不該是)政府能夠直接影響的。反倒是一般人比較能夠機會在這裡進行有效溝通。畢竟你的家庭群組、同學會群組、同事打屁用的群組等,都是你可以,而且在同溫層中可能也只有你能夠說上幾句話的。
同溫層是你的戰友,不是你的戰場
社群網站運算法會形成過濾泡泡,讓使用者很容易誤以為同溫層厚到突破天際,可以直接摸到月球上的美國國旗,實際上難以觸及不同立場的資訊。保守勢力取得資訊的管道與習慣,可能更加如此。
身為反對核電復辟的台灣人民,在本次公投顯示同溫層中大概有四百萬人,但是這些人是你的戰友,不是你要去說服的對象。而要突破同溫層,就不能依靠演算法。
就個人層次而言,得在日常生活裡頭,通訊軟體裡的非同溫層群組去主動、積極地傳遞相關資訊,畢竟比起信任民進黨,他們信任你的機會還是比較大的。不要害怕衝突跟交戰,但也不要把有限的時間心力,花在回應擁核社群愛好發動的殭屍獵犬攻勢上,畢竟這不會是一個有效的溝通。如果擔心自己怎麽嘴回去,這邊有個心法可以參考。
懶人包很好用,但是面對身邊能夠溝通的對象,如果能從對方的需求與擔憂出發,找到共同的價值基礎來展開對話與說服、釐清事實認知的落差(可能得破除各種擁核人士散播的謠言),應該會更加有效。台灣多個廢核團體組成的全國廢核行動平台也是你找尋各種資源的好去處。
反核運動的台灣隊,需要不同位置的隊友
就組織而言,需要更有系統地接觸不同利害相關人(其實不用我多說,畢竟過去廢核運動的前輩跟朋友其實已有過複式動員的實際經驗)。先前全國反核運動的集結,形成過各縣市區域的反核網絡。這次面對保守勢力集結起來的組織戰,可能需要有更好因應。
在普羅大眾之外,也要規劃與針對不同產業進行對話,特別是供電穩定度特別要求高的產業,以及推動節能、綠能與儲能的產業。讓業者願意站出來表述節能策略的效益或 RE100 這個國際重要品牌要求採用 100% 綠電的全球趨勢,創造更多經濟面向的資訊節點與溝通策略。畢竟對於經濟發展的焦慮,一直都是影響台灣人決策的重要因素,能源轉型其實才是經濟、環境與社會能夠持續發展的必要策略。
能源轉型其實才是經濟、環境與社會能夠持續發展的必要策略。Maggie cchou@維基共享資源(CC BY-SA 3.0)。
兩千三百萬人的團體賽,預備……開始!
過去四年,從核四停建到非核家園政策,廢核運動取得了具體進展,開始聚焦能源轉型的議題。但在這次公投過後,政府鬆動核電廠屆期除役的立場,媒體已經開始帶核電復辟的風向,擁核勢力打算在 2020 的總統大選時發起公投,讓核四死灰復燃。但是這也是視為廢核運動一個明確的新起點。
局勢也再明顯也不過:非核家園的願景,最終還是需要透過台灣社會力量的集體努力,才能夠持續推進。特別在這個專家已死的後真相時代,更需要每個有清晰思考的人,對生活中所遭遇到的人發揮影響力。畢竟這是一場兩千三百萬人的團體賽,比的不是誰比較快,而是能否一起抵達正確的終點。下半場即將開始,我們都在起跑線上。
作者於島國台北出生,山海花蓮長大。劉是母姓,後來加上去的。從高中開始參與社運,大學是跑到外雙溪唸哲學跟人權。在本土與國際的 NGO 都打滾過,也做過國會助理。目前在循環台灣基金會擔任溝通行動專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