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不是「死者為大」的談議長角色
只要對台灣目前地方政治有一點了解的人,就知道議長這個位子不是好坐的。因為他不只是議會開會時的主席,也是負責幫各方勢力「搓圓捏扁」的重要人物。所以各地的議長通常不是地方派系的要角,就是「為人四海」的社會賢達。
大家也知道那個「為人四海」大概是什麼意思啦。畢竟議會裡生毛帶角的一堆,
蔡亦竹
Jun 12, 2020


郭國文VS謝龍介大戰──最終決勝點就在如何解決城鄉差距
在本次補選中,為了回應地方相對剝奪感,謝龍介(國民黨)陣營打出最犀利的牌是「文旦外銷中國」。由於麻豆周遭地區是台灣文旦最著名的產區(其次是花蓮鶴岡),質量兼俱,頗受市場歡迎。但盛產期過量難免會影響整體價格,而中國也喜歡台灣生產的文旦。謝龍介陣營因此瞄準了麻豆地區農民的焦慮,準備從
江昺崙
Mar 20, 2019


襲來!大倉媽祖巨神像!?
「大倉媽祖巨神像」要不要繼續推動,一直是澎湖地方正反意見爭論不休的話題。澎湖白沙鄉長宋萬富及代表會主席吳正利在2019年1月底與大倉村民向新任的國民黨籍縣長賴峰偉遞交「重啟大倉觀光文化園區」陳情書,希望重啟建設。澎湖縣政府日前決定將舉辦公聽會以全民調,屆時再依民調作決定。
競相
羅承宗
Mar 14, 2019


立委補選,民進黨補得回來嗎?
我們都可以理解網路世代的耐心有限,LINE群組的貼文更怕長篇大論,但如果各候選人的政見都付之闕如,民進黨的策略就是不斷找大咖或新生代議員下來陪掃街,國民黨的策略就是緊抱韓國瑜大腿不放,陳筱諭就是拿阿扁當神主牌的話,這場補選仍然是壟罩在2018年的格局中沒有跳出來。說到底,在退黨的
嚴婉玲
Feb 25, 2019

張宇韶/關鍵字夢想家:大話之後,韓國瑜能否跳脫自己設下的市政陷阱?
但問題在於韓國瑜沒有整體市政計畫,欠缺宏觀擘劃的條件,只好透過夜宿、溫泉變冷泉、觀光短片、跳愛河等議題維持政治動能,捨本逐末的後果,就是將慶祝行情揮霍殆盡,令執政團隊陷入不知所云、不知所為的困境中。除了造神新聞台與鐵粉不離不棄外、無計可施,而選民也多看破其手腳。
或許「兩岸牌」
鳴人堂
Feb 23, 2019


關心付出,收穫疼惜
「我的兒子女兒決定投票給妳」,地方的媽媽們開始這麼說。年輕族群是最難接觸的族群之一,但看不見不代表不存在。他們不來,就自己去找,或是創造一個環境讓他們來。因此,我走遍學校、幼兒園、安親班門口,發兒童活動傳單;在萬聖節遊行時發糖果;在捷運口發政見文宣。不斷製造與年輕世代對話的機會,
戴瑋姍
Feb 20, 2019


想在政治的世界裡遇到超級英雄?你是不是搞錯了什麼!
我想要做的是超級英雄的事。
在超人、蝙蝠俠、以及許多超級英雄電影裡都曾經提到,超級英雄不只是卓越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代表一個精神與價值,讓其他人可以受到激勵與啟發。
選前最後一天,我挑了松信區十個地點做快閃演講。從晚上六點到九點,溜著滑板趕場。一開始只有五六個人跟著我走,慢慢地
邱威傑(呱吉)
Feb 18, 2019

來DIY一個地方監督NGO吧!(下)
但更多時候,議題兩邊的立場各自有其支持群眾,組織內部也無法形成共識。這時,我通常建議組織踩穩程序正義的底線就好,如南鐵案。若支持者對我們所採取的立場有疑義或甚至反對,也只能盡量解釋或接受其批評,但也期待對方能看到我們在其他議題上的表現,而願意捐款支持我們。據此,這兩三年摸索下來,
嚴婉玲
Feb 11, 2019


當雲端世代鑽進基層政治
很多人以為,透過網路可以接觸到年輕世代;但對於區域性民代來說,網路聲量不夠大,苦心經營臉書粉絲頁,真正能透過臉書和選區年輕選民溝通的機會,其實沒有想像得大。以我自己為例,粉絲頁經營一年多,追蹤數僅有1萬5千多,其中最大宗粉絲來自新北市,第二才是台北市,來自中正萬華區更不到十分之一
吳沛憶
Jan 31, 2019


從記者到議員,東經118°的民主開箱記
「地方政治裡長了一顆大毒瘤,我想即使我治不好這個毒瘤,但至少能劃開表面,讓大家看清毒瘤的模樣吧。」這是我當初在參選時發表的看法。金門長期在戰地政務管制下,公部門體制充斥著結構性問題,以致於諸多政策在推動時容易受到阻力,選舉則落為政治分贓與權利交換。
但是,金門從2017年的反賭
董森堡
Jan 30, 2019


來DIY一個地方監督NGO吧!(中)
台南新芽「議會小旅行」志工團從2016年開始,固定收看議會直播,並剪輯出一些議員荒腔走板的質詢片段。其中有一支議員認為短程酒駕不應取締的影片,甚至爆紅到上了卡提諾狂新聞,而創下超過22萬次的瀏覽數。強大的輿論壓力使該議員最後至粉專留言認錯,表示其言論確有不當之處。這就是明確的透過
嚴婉玲
Jan 28, 2019


就算逆風也要戰韓!──市議員敗選人的選後告白
到了選舉後期,我們對韓國瑜提出的政見進行大量專業的分析與抨擊,從愛情摩天輪到太平島挖石油,儘管有成功製造話題,但後續卻無法有效讓媒體輿論針對雙方政見進行理性的分析與比較,這是很可惜的部分。
我們戰韓,也證明我們是唯一有戰力、不怯戰的團隊。儘管我們深知戰韓後,必然導致部分選票流失
洪正
Jan 28, 2019


除了贏,還想要堅持什麼?返鄉參選的政治探索
選舉,就像是在玩養成遊戲如美少女夢工廠,或者像是玩策略遊戲如文明帝國,你的每一步都有效果,但也都有代價。而且,要記得每個人的回合數都是一樣。如何審時度勢,採取最適合自己的策略,就是學問與藝術所在。但不要以為候選人就是自由的,他受制於時勢,往往比自己想像來得深。
講到這裡,感覺就
黃守達
Jan 21, 2019


來DIY一個地方監督NGO吧!(上)
觀光已經是一般人相對容易進入討論的門檻了。如果是交通、水利、國土開發計畫等等等各種較為複雜且涉及專業的議題時呢?一般人大概很少會在下了班只想掛在沙發上發呆看電視打手遊時,還要花腦力去理解這些議題。反正就丟給官僚處理,爆發爭議或弊案時再關心一下,然後又回到只能透過哈哈鏡看地方政治的
嚴婉玲
Jan 15, 2019


母親不想把孩子的未來交給任何人!——從養孩子的過程覺醒的參政之路
自從生了小孩後,我一直都是一位全職媽媽。原因無他,我是讀教育畢業的,我知道幼小的孩子需要父母。待在親子共學團五個年頭,從小孩三個月開始,每周有兩個整天會待在公園長達七個小時。這七個小時,我與街坊們從餵養小孩的技巧,聊到親子車廂的倡議。因為養了一個小孩,我開始思考著台灣的未來。
劉欣宜
Jan 15, 2019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