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戴瑋姍

關心付出,收穫疼惜

參政新力 No. 12】

2018年,全台各地選舉得票結果顯示,不分黨籍,青壯派議員候選人大多獲得不錯的成績,新人紅利比起往年更加明顯。反映社會期待世代交替、改變政治現況的渴求。


其實,台灣的政治環境很願意給新人機會,特別是年輕的新人。但首先要證明你有「能力」服務大眾。現任議員有過往政績做為投票參考依據,新人則要在短暫的競選期間內被記住名字,獲得選民的好感、認同感及信任感,才有機會獲得選票。


大家在乎的:好比「問政能力」,能在質詢台上犀利的質問官員,挖出政府弊病;像是「服務能力」,協助處理民眾遇到的各種不合理和棘手的問題。


前者,由新聞採訪、政論節目談話,或造勢場合演講、拋出社會議題的內容來探知;後者,相對複雜得多,可能基於個人政治工作經驗,或得要家族品牌保證。其中我認為最重要的是,讓選民相信這位候選人關心他的生活、選後找得到人,發生問題會盡最大努力幫忙,不會拒於千里之外。


以我做助理時的觀察,一般民眾平時不會想麻煩民意代表,大多是真遇上困難,窮盡一切方法,無法依靠自身能力解決,才會尋求協助。一旦上門,服務種類可說是瑣碎繁多、千奇百怪。除了必須知悉解決方法的眉角,更要多份耐心、細心和同理心,才能處理圓滿。


台語有句話「好央甲」,常使用在選舉文宣上,正是回應選民對於民意代表的期待。意思就是「很好用、好差遣」,強調新人的衝勁、願意挑戰現有制度,服務案件容易叫得動。

台灣的政治環境很願意給新人機會,特別是年輕的新人。圖片來源: 戴瑋姍


因此,「勤」成為放諸四海的觀察標準。選民通常藉由候選人競選期間的認真程度、每次互動時展現的人格特質,預期候選人未來四年的表現。畢竟市民最怕選舉才現身、選後看嘸人的民意代表。


所以拜票的時候,一定會強調,本人來了,我就是本人。


板橋是六十萬人口的大都市,都市化程度雖不輸台北,人際關係連結卻十分深厚。同鄉會影響力龐大,板橋政治家族勢力盤根錯節,父母傳子女、代代連任,鞏固舊有結構。新北特有議員建議款制度,更讓現任者擁有豐沛資源,經營地方基層。


我在2017年底投入新北板橋選舉,沒有地緣關係加持、新人參政資源極其稀少,再加上新北媒體關注度相對低,想靠電視和平面媒體打開知名度並不容易。網路經營則受限於初期聲量過小,難以在地方掀起漣漪和討論。


「見面三分情」,政見再洋洋灑灑,沒看見本人,手中這票很難投下去。因此,如何握住最多人的手,而且不只握一次,是我們努力的方向。很實際的,若選民連我的名字都叫不出來,遑論去了解我的背景故事、政治理想和價值觀。沒有交流的機會,支持的機會更加渺茫。


初期沒有人帶著家戶拜訪,認識耆老和頭人實屬不易。既然如此,我們決定直接與選民接觸、建立關係,想盡辦法出現在人群聚集的地方。基本款像是,熱鬧的市場、清晨的公園、繁忙的路口、迎神的廟埕、倒垃圾的巷口。進階版像是,跟隨寶可夢遊戲熱點,一句「祝你抓寶成功」就能逗得玩家哈哈大笑;或是神明生日,跟著信徒從早遶境到晚,沿路發送我設計的四大天王門神祈福卡。後來偶爾看見小卡被擺在車上,或貼在店裡,也有種自己的心意被保存起來的開心。


這就是「搏感情」。


一回生、二回熟,拿出誠意,多拜訪幾次,每個地方走九遍,用最大努力來爭取友誼,真正贏得對方的信任與接納,客場才會變主場。


圖片來源: 戴瑋姍

過程中,開始有人伸出援手,他們沒有特別閃亮的頭銜,不隸屬任何人的樁腳體系,無償幫忙拉票。「不須以利益交換,只需真心相待」這樣的人,是我們最大宗的支持者,同時也是最大的後盾。「這群人我幫妳顧,妳把握時間去認識其他人」,怕我時間不夠用,更心疼我瘦下來的身形。好像只要多拉一票,就能替我多掙吃一口飯的時間。


許多透過工讀招募的年輕人,競選後期居然也願意無償協助選舉,甚至有支持者主動加入志工團,再成為正式競選助理,陪我走過大街小巷,挨家挨戶拜訪。一年多來,我堅持拜票不只是拜票,要隨時記錄市民們的建議,停下來傾聽他們的不滿,討論歸納城市需要改善的軟硬體設施和制度。這些長期累積下來的資料,在我撰寫政見時非常有用。不少市民朋友選後告訴我,他們是認同公報政見而投票給我,因為內容最貼近他們的需求。


「我的兒子女兒決定投票給妳」,地方的媽媽們開始這麼說。年輕族群是最難接觸的族群之一,但看不見不代表不存在。他們不來,就自己去找,或是創造一個環境讓他們來。因此,我走遍學校、幼兒園、安親班門口,發兒童活動傳單;在萬聖節遊行時發糖果;在捷運口發政見文宣。不斷製造與年輕世代對話的機會,因為面對面永遠能獲得第一手回饋。


網路對地方層級的選舉作用並不大。經營眾多平台,臉書、LINE@、Youtube頻道,是希望能多一個與新世代溝通的管道,多一支溫度計感受社會情感的脈動。


政治的本質是「人」,許多問題最終只能回到人身上找答案。


我的經驗是,先付出你的「關心」,觀察地方發展需求,觀察市民日常起居。


有次遶境活動的尾聲,我忽然看見一個嬰兒被抱著,眨著大眼睛笑得好開心。我心裡默默想著,當他二十歲能投票,我已經五十歲了,他是否喜歡到時候的台灣,正是我們現在的責任。


「施比受有福」,選前我們手心向上,懇請他人給予機會,期間卻未真正為社會帶來實質貢獻。選後,能有更大的力量實踐市民的託付,才是參政的初衷。


勝選猶如百米賽跑最後衝刺,並非一蹴可及,而是過去累積的爆發力,才能在最後關頭被信賴、被選擇。我們不是天才,而是地才。


青年參政,有挫折、有感動、有體悟,也有成果。而現階段努力後的果實,正是要鼓舞和我們一樣對公共事務報以熱忱,以服務社會為志業的年輕人。此時此刻,蹲好馬步,屏息等待,為我們深愛的土地,一起並肩作戰。


前方漫漫,我們風雨同路。

作者為現任新北市議員,是比民進黨還年輕的新生代,助理出身,基層做起。 做正確的事,哪怕成功機率只有一點點,都不應該輕言放棄,是投入政治工作以來,不變的核心價值。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