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民國憲法狂想曲
中國國民黨於本月6日召開第20屆全國代表大會第4次會議。在該黨悠長歷史裡,這個會相當重要。姑且撇開當天那6個排列奇怪、悖離機械原理的齒輪如何轉動的這個科普問題,以及故宮寶物所有權歸屬這個史普問題不談,正經的重頭戲,乃是發表以「負重承擔 逆風前行」為題的黨務工作報告,以及「凝聚共識
羅承宗
Sep 8, 2020


確立憲法位階的轉型正義──釋字第793號解釋
面對由台北高等行政法院針對《政黨及其附隨組織不當取得財產處理條例》(下稱《黨產條例》)所提出的釋憲案,大法官在8月28日作出的釋字第793號解釋中,宣告所有北高行所提出的違憲理由均不可採,相關的規定全部合憲,《黨產條例》順利通過立法以來的第一次違憲審查挑戰。
在本次解釋中最為引
劉家丞
Sep 3, 2020

幸福國度的普篩之亂
去國二十多年來,從未在台灣停留這麼久的時間,二月初因為疫情匆匆從香港返台,原以為幾個星期後可以繼續前往法國,至今卻已經七個月了。至今丈夫菲爾每每和散居世界各地的親友提及我們陰錯陽差滯留台灣,總覺十分幸運:「幸好我們不是在香港,不是在英國,不是在法國。封城?哈哈哈,我們剛剛從墾丁海
孟買春秋
Aug 30, 2020

健康的政黨政治,要有健康的在野黨
立法院結束吵吵鬧鬧的七月臨時會,各黨理應是休養生息之時,但在野政黨卻連環爆,各種令人搖頭的狀況出籠,國民黨最年輕的黨主席連續輸掉罷韓和高雄補選以外,說好要改革的兩岸路線,卻被已經70歲、重視臉皮更重面子的馬前總統重拾起已是票房毒藥的「九二共識」當作至寶。
另一邊,台灣民眾黨努力
林瑋豐
Aug 28, 2020

馬英九的「反黨改」與毛澤東的「反蘇修」
一向體諒中國立場的美國民主黨,日前已悄悄把「一個中國政策」從黨章中去除,以因應不到三個月的總統大選。雖然在美國的政治場域裡,這個小動作淹沒在疫情與其他的選舉新聞中,沒有引發太多討論,但對在一中政策中直接受害的台灣人而言,卻感覺十分耐人尋味,意味者不但共和黨如此,民主黨與美國主流已
李中志
Aug 24, 2020


林運鴻/那些「痛恨民進黨的人」:高雄市長補選前後的深藍群眾觀察
難以激起熱情的高雄市長補選,終於宣告結束,執政黨候選人陳其邁贏得70%選票,可說碾壓性勝利。其實,民進黨在高雄原本根基雄厚,再加上近期防疫有成、外交大有斬獲,還有高票罷韓的有利因素,這樣的結果毫不意外。
鳴人堂
Aug 22, 2020


以不變應萬變的馬英九與國民黨
國民黨的副秘書長日前剛在一場座談會中表示該黨始終「親美反共」,但是只要稍微留意近來該黨的政治人物或是屬於泛藍陣營的學者發表的言論便可看出,他們在分析台灣面對的國際形勢時,往往強調美國不可信,會出賣盟友。
去年在一場以賣台為主題辯論會的觀眾提問時間,一樣有國民黨青年團的成員反問主
趙君朔
Aug 19, 2020


紅漆與鵝蛋:談國民黨的集體失語症
黨國老藝人鄭惠中去年初在餐會掌摑前文化局長鄭麗君,事後不僅毫無悔意,更以勝利者的姿態大嗆「便宜她了」。
此人並沒有因為當事人未提告而有所收斂,日前甚至在前總統李登輝靈堂以紅漆破壞李前總統肖像,事後同樣毫無悔意,不斷重複「搞台獨、分化省籍」等標準的統派對李前總統的指控。鄭惠中同時
黃涵榆
Aug 19, 2020

過橋了,國民黨!
國民黨繼日前發動奇襲佔領立法院議場21小時(網稱「冷氣花」)之後,近日又因監察院人事案在立法院上演全武行,大肆破壞議場公物,阻撓審查與投票。國民黨在前次行動之後,立院黨團總召林為洲就放話那只是個開始,真要打人一定會流血。這次不只真的流血,還加碼演出各種色腥羶的情節。
國民黨最近
黃涵榆
Jul 22, 2020

你聽過「我羅他不」嗎?──源自獨裁政權的台、韓兩大在野黨
在南韓,面對這種唯我獨尊又雙重唯我獨尊的行徑,我們稱為「我羅他不」─「我來外遇,就是一段『羅曼史』,但他人外遇,我就要指責他是『不倫』。」未來統合黨與中國國民黨,都展現出同一副嘴臉。
這兩個源自獨裁政權的現任在野黨,執政時不懂社會運動起因,也不去探究社運過程中會存在的政策論述形
楊虔豪
Jul 1, 2020


張宇韶/請神容易送神難?後韓國瑜時期國民黨的三大變數
過去我曾指出韓流必然消退,卻必然在泡沫化後遺留嚴重的問題:國民黨高層已經發現自己將成為這齣「請神容易送神難」的冤大頭,然而死忠信徒猶未發覺箇中的奧妙與問題,有天猛驚醒之後才會陷入宿醉後的空虛。
鳴人堂
Jun 20, 2020


罷韓啟示錄:責任政治再出發,與站在十字路口的國民黨
6月6日的罷免案,韓國瑜以高過當初得票的票數被罷免,同時創下多項罷免案的紀錄,替臺灣的民主政治寫下新頁。包括被罷免層級最高、投票率最高、同意罷免票數最高等。若不是韓國瑜在投票前「蓋牌」,呼籲支持者不要出來投票,後兩項紀錄都可能更高,尤其投票率極可能超過5成。
無論如何,將近94
沈有忠
Jun 11, 2020


罷韓成功高興三天就好!
高雄市長罷免案在上週六以九十三萬多票通過,號稱「百年難得一見的政治奇才」的韓國瑜立即創下第一位被罷免成功的直轄市長、同一位政治人物被罷免兩次、最高罷免案同意票等多項台灣政治史上的紀錄。
主要由WeCare和基進黨幾位年輕人推動的罷免案,在沒有強大的政黨組織與資源的條件下,從無到
黃涵榆
Jun 10, 2020

罷韓後的政局反而是處處地雷
2020年6月6號,我國走過了前半年武漢肺炎的侵襲,高雄市長罷免案接踵而來。高雄市民有投票權人約229萬人,若有57萬5千人左右同意罷免,則韓國瑜必須掛冠而去。法律修正後我國不是第一次碰到罷免案,黃國昌已經先示範過一次,但這次是有史以來層級最高、爭議最大、最受矚目的罷免案。...
全面真軍
Jun 7, 2020


張宇韶/韓國瑜透過「兩手策略」,挑戰罷韓群眾的底線
韓國瑜在祭出韓粉「以監票取代投票」的主張後,其背後的政治算計已經昭然若揭,就是在「非友即敵」的二元對立邏輯下,初步造成區別對待、和戰兩手與軟硬兼施的操作基礎。這種複製中共統戰的策略,其實就是挑戰人性的恐懼與軟弱面。
鳴人堂
May 23, 2020
bottom of p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