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p of page


武漢肺炎的全球性國安衝擊
武漢肺炎從去年十二月至今接近三個月,但狀況並未減緩,反而隨著日本、韓國、義大利、伊朗等國疫情的直線升高,其全球擴展的狀況變得日趨嚴重。由於武漢肺炎應毒的高異變性,甚至出現痊癒者「返陽」的情形,不僅要擔心交叉感染,還要擔憂是否會出往復感染的情形。
賴怡忠
Mar 3, 2020


後武漢肺炎時代,兩岸關係已經回不去了
中國迄今硬軟「封城」的近八十省市,現在也都還沒聽到要解封的訊息。目前也不知道武漢肺炎之後的發展:到底是會像當年SARS 一樣在四個月迅速消失,還是會變成類似流感,以較不嚴厲的疫情作為,在人類社會找到生存之道,但是每幾年都會來一下。
賴怡忠
Feb 20, 2020


WHO抗疫荒腔走板與聯合國的中共化
世界衛生組織對於武漢肺炎的因應實在令人傻眼。撇開對台灣的歧視與惡意烏龍不談,我們只看到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頻頻感謝中國、讚嘆中國的發言,但對於是否宣布「國際關注之公共衛生緊急事態」卻延宕再三,直到中國已經宣布武漢封城,疫情在七天內從五百例跳升到七千七百例,並擴散至二十三國後,才不情
賴怡忠
Feb 4, 2020


五顆殞落將星所展現不同的軍民關係與軍人觀
在沈一鳴總長殉職後,開始出現許多沈總長過去的經歷流傳,包括了他當年肩負接手幻象軍機種子教官的過程、赴北葉門執行那說不出口的外國空軍傭兵任務、與之後負責與美方溝通軍售或是台美軍事合作等事宜。還有他在擔任基地指揮官或是司令部任職的點滴小故事,更有他在面對社會對軍紀管教質疑的坦誠態度等
賴怡忠
Jan 7, 2020


反政治顛覆與堅守民主是相互呼應,並未矛盾衝突
近日隨著民進黨立院黨團的《-反滲透法》進展,朝野再度發生大辯論。國民黨在公聽會上提出「沒有主管機關」、「境外敵對勢力、武裝對峙團體」等定義不明等對法條的技術性質疑,但最後採取全面抵制,指控這是戕害民主自由的惡法。
賴怡忠
Dec 24, 2019


從「被鄙視的民主」到「民主成功的故事」──東亞地緣戰略變遷與台灣民主認知的曲折過程
四十年前因著美麗島事件出現反對菁英一批批前仆後繼,不畏犧牲,以及台灣社會當時展現出對公義與正直的堅持,蔚成龐大的民主浪潮,導致原先在美麗島事件訴諸軍警鎮壓以肅清反對勢力的蔣經國,之後也被迫向國際媒體承認自己既是中國人也是台灣人、蔣家人不能也不會參選總統、以及解除持續四十年來的戒嚴
賴怡忠
Dec 10, 2019


台美關係的下一步:邁向台美全球合作的期待與挑戰
今年是《台灣關係法》立法四十周年,美國在臺協會為此籌備了一整年的慶祝活動,觀其內容,與其說是慶祝活動,更像是利用這個機會提升台美合作的實質內容與層次的作為。
賴怡忠
Nov 26, 2019


台灣迎來百年一遇的戰略機會
從兩年前川普總統在越南提出「印太戰略」一詞後,美國的印太戰略歷經兩年時間,各國提出自己的印太戰略主張作為回應。美國印太戰略已經開始在亞太地區打造一個新的戰略格局。此外在這兩年期間,包括美國國防部、國務院等部門先後提出印太戰略報告,以及美國高層官員對此專題的演說,也讓美國印太戰略的
賴怡忠
Nov 12, 2019


台灣該如何看待美國國防部組改?
美國防部最近有個組織改造引發議論。薛瑞福是負責印度─太平洋的助理國務卿,旗下新增一位專門針對中國的副助卿。而台灣不屬該副助卿管轄,而是歸在東北亞副助卿的轄區。我們需要注意這個作為的背後,是反映了何種對台戰略思惟。
賴怡忠
Oct 29, 2019


從「中華民國在台灣」到「中華民國台灣」?
蔡總統在十月十日中華民國國慶的致詞演說提出重要主張,中華民國台灣這六個字是全民最大共識。相對於李總統的中華民國在台灣,扁政府的中華民國是台灣,蔡英文總統提出「中華民國台灣」,少了「在」、「是」後,意義變得有些不同。
賴怡忠
Oct 15, 2019


蘇聯花了七十年倒台,中共呢?
北京政府對社會動亂的擔憂已經極為驚慌。這種對自己人民比對外國人還要擔心的怪異現象,再加上中國對於控制的著迷,使得中國在十九大後發明出一個針對個人的社會信用管理體系:透過無所不在的人臉辨識系統、資料彙整與大數據分析,為每一個人下評斷分數,並以此決定這個人的社會參與容許程度
賴怡忠
Oct 1, 2019


國民黨既潰又崩
上週台灣政壇最大的新聞並不是郭台銘宣稱要脫黨參選。而是郭台銘退黨聲明對國民黨發動攻擊。郭台銘脫黨後如果參選,泛藍就會出現兩組候選人,對蔡英文來說,其聲勢不一定較蔡英文與國民黨候選人韓國瑜一對一廝殺更有利。
賴怡忠
Sep 17, 2019


澳大利亞的警覺與強勢的印度──凱達格蘭論壇的對話經驗
日前在台灣舉辦的凱達格蘭論壇,有不少國際智庫界的重量級人物與會。這次論壇的重點之一是太平洋議題,台灣在南太平洋有六個邦交國,面臨中國的積極打壓,台灣對南太事務必然要高度關心......
賴怡忠
Sep 3, 2019


關於中港情勢與台灣的幾點思考
對台灣來說,除了關注中共會如何處理香港問題外,這個過程可能的延續時間及其發展過程、台灣在香港利益會受到何種影響、未來的兩岸關係會出現什麼衝擊、台港互動會如何演變、其對美中台關係與對印太局勢的影響等,都會是需要注意的問題。
賴怡忠
Aug 20, 2019


想選總統,得先回答這些問題
兩岸關係的處理奠基在對國際現勢的理解,從李、扁、馬到小英政府,有關兩岸政策的判斷是基於這個理解。即使有所出入,也往往是因為對國際現勢或是何謂應持守的台灣價值,在判斷上有出入。而韓國瑜和柯文哲呢?
賴怡忠
Aug 6, 2019
bottom of page